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七)长生良方

梦想岛中文    天衍遗录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徐林回到自己寝房,回忆着上午见到圣亲王后的一切,内心仍是久久不能平静。

  那份导致泪水止不住流淌的心绪,是那么的强烈,自己是否应该拼尽全力去争取一次向圣亲王求救的机会呢?

  不…还是算了。

  徐林终究是摇了摇头,带着一丝自嘲的惨笑。

  不是已经认命了吗?不是已经开看了吗?不是已经说服自己这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吗?

  而且,本来就是了无牵挂的人生,没什么舍不下的。

  父母,有大哥和妹妹照顾,将来必会无忧;朋友什么的,在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经营”下,能称上朋友的几乎是没有;至于她…五年都没回过她一封信了,再过几年,就一定会如两片浮萍一样,各自飘散于江湖了。

  所以,还是算了。

  徐林伸手捂住胸口,感受着那微弱的心跳,企图平复自己的心情。突然,他摸到怀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随即恍然大悟,上午刚拿到的家书还没来得及拆开呢。

  徐林坐到自己的书案边,用黄铜裁纸刀豁开信封,里面有一份书信和一小份用绢袋装着的物品。

  徐林将绢袋放到一旁,展开书信读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娟秀纤细的小楷。徐林略微一愣,母亲识字不多,看来是薇儿妹妹代写的,没想到一年未见,薇儿妹妹学业有成,已经能代家中给自己写信了。

  “从安兄长,见字安好。

  自正月春祭后与兄长一别,竟有十一月余未见。薇儿甚是思念,此间种种,不消细说。唯愿兄长身体康泰,早日学成归来,阖家团聚。

  家中近日一切如常,只父亲及临风兄长皆公务繁忙,连日未得归家。此季家书由薇儿代笔,字陋词乏,望丛安兄长勿怪。

  先述父亲大人嘱托要事。自入京都以来,父亲从未曾忘与沈神医沟通兄长病情,但凡得空必然拜访神医商讨疗愈之法。终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沈神医钻研天衍录医典有所得,新研制一良方,名曰‘长生散’。

  此药可固本培元,益气养血,有护心保脉之功,对兄长身体定然大有裨益。沈神医推测,若兄长服用此药后有好转,未来坚持服用,身体复原如常也不无可能,至少可助兄长十年内再无性命之忧。

  长生散随信存一绢袋内,父亲特请驿员五百里加急递于兄长,万望兄长妥善处置,将药散于午后阳气最盛时化入水中冲服。若有疗效,还望兄长及时回信告知,以慰家人之心。

  再述临风兄长近日喜讯。临风兄长入职都尉司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秉公执法,素有良誉,颇受都尉司镇抚营总营大人赏识。上上月,临风兄长参与侦破前太仆司司丞涉贪弊案,功劳卓著,总营大人上书举荐兄长升任镇抚营按察使,官至八品,不日升迁诏命将颁下。

  父亲与母亲大人甚是欢喜,父亲在太师府不少同僚得知临风兄长升迁,更欲将家中女儿嫁于兄长以结姻亲。薇儿以为,他日丛安兄长学成归来,定可入仕为官,以丛安兄长之才,终有一日可拜受公卿。届时徐家也可为一方世家,光耀门楣。

  末了,薇儿尚有几句闲言欲诉于兄长。前月昌宁老家有信至,为唐樱姐姐托人带寄。樱姐姐信中问询丛安兄长近况,父亲与临风兄长皆不知如何回复,母亲属意我如实告知,然先前兄长告诫在耳,薇儿不敢擅自做主,来日兄长归家可自行定夺。

  薇儿近日随母亲勤学女红,为丛安兄长试织一围巾,望兄长切莫嫌弃薇儿手拙,来年随身携之回学院,以御冬春之寒。

  楮墨有限,未尽衷言。盼兄早归,再祈珍重。”

  放下信笺,徐林心中百感交集,不过想到自己的妹妹徐薇儿,他还是不禁感慨到:徐陆岩啊徐陆岩啊,你何德何能生养了一个如此乖巧、体贴又懂事的女儿,人间的好事真是让你占了大半。

  徐林的父亲徐坚出生于青州昌宁郡山南县的一个小吏人家,祖上并无显贵,徐父从小勤勉好学,全凭一己之力从小小的县衙文吏开始,做到县令,后又被当朝太师看中,破格擢升到京都入太师府,从此走上真正的仕途。

  大楚帝国的文官系统同样是秉承前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为太师、太傅与太保,是整个朝廷仅有的三个一品官阶,也是最为尊贵的身份象征。三公之职,基本是由皇室宗族、皇帝姻亲、开国功勋或累世公卿的大世家族长担任,每一个人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背景势力。

  太师,师法天之道,负责校正国家法统、教导皇室成员礼仪;太傅,傅佐天下事,负责处理朝廷文书、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太保,保百官德义,负责掌管百官监察、审核官员任免升降。

  三公责任重大,因此有“开府治事之权”,三公府署中的公务人员,无论多寡均为朝廷认可的官员,登记入少宰司的官员名册。但他们却品级不一,比如最基层的府官只有九品,完全是让人留不下记忆的幕后工作人员,因此三公府署的属官也被称为“幕僚”。

  如今身为京都六品官的徐坚,多少也算是个有姓名的人物了,自然可以荫泽一下自己的子女。徐坚这辈子只娶了一个正妻王氏,两人相识于微末,当时徐林父亲还只是个县衙里当差的小吏,而徐母王氏却是山南县的大户王家的千金小姐。这一场始于男才女貌的坚贞爱情,最终也冲破重重阻碍迎来了自己的幸福结晶,徐父徐母一共生育了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徐清(字临风),次子徐林(字丛安),女儿徐薇。

  徐林的大哥徐清,从小崇尚武道,与体弱多病的徐林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徐家迁入京都后,徐清也毅然投身从军,再经过徐父一番运作,成功加入了帝都两大警卫部队之一的镇抚营,任小旗官(类似执法队小队长)。镇抚营隶属于“九卿司”之一的都尉司,由职责是负责帝都内外城八个城门的日常守备,以及内外城超五十万户人口的治安。另外一支同隶属于都尉司的警卫部队则是金吾卫营,由御林圣甲军中的最精锐最忠诚的军士组成,负责皇宫的治安、巡视与警卫。

  在徐薇的来信中,徐林得知大哥获得了升迁,不过获功的理由却是参与侦破太仆司司丞的贪污弊案。按照大楚朝吏制,刑狱侦查是廷尉司的事,监察百官是太保府的事。如果作为九卿司之一的“太仆司”有一个司丞级别的官员犯了罪,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徐林大哥来插手参与。别说是小小一个镇抚营旗官了,就是镇抚营的总营大人,都无权过问涉及太仆司司丞的案件。

  要知道,整个大楚帝国朝廷,官员何止万人,但除三公之外,最高的文官职位就是“九卿”。九卿作为九卿司的最高长官,也是天下仅有的九位二品官员。在九卿之下,就是各自负责九卿司具体事务的司丞了,例如此次涉案的太仆司,是掌管朝廷兵甲、军械生产、调配与军粮、战马配给的重要部门,统筹全国军资、军械、军粮等等后勤补给,所有这些具体事务都掌握在左、右司丞手上。司丞也是帝国唯一的三品官阶,总共十八人,可谓是执掌帝国行政中枢的重臣。所以即便他们犯了案,也应该是由太保府甚至是当朝天子太保亲自领衔,会同廷尉司,再由金吾卫营协同调查,最终把案件结果呈递给昭武帝,由皇帝亲自决断。

  整个过程中,徐清所在的负责京都外城治安的镇抚营,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徐林隐约觉得,这个案件中,大哥怕不是有什么奇遇吧。

  真是羡慕啊,徐林幽幽地酸了起来。徐林记得年初在家过春祭公休时,大哥就自豪地说自己已经达到了精武境的大成,再往上就是精武境巅峰,精武境圆满,然后就可以冲击真武境,成为真正的武道高手,将来还要教导徐林武艺,以真气为徐林传功之类。

  那个眉飞色舞的样子,徐林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徐林默默叹了口气,看着信笺旁的白色小绢袋。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解开系口的丝线,里面是一块细心包裹好的小纸包。

  这就是沈神医研制的“长生散”么?这些年,原来父亲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病。再想到妹妹、大哥、母亲,还有那个青梅竹马的唐樱,似乎全天下,除了徐林自己,谁都没有认命,谁都没有放弃,谁都在替徐林规划美好的将来。

  “哎…”

  徐林长叹一声,打开了小纸包,里面是少量的淡红色粉末,看不出任何的成分,微微散发一点沁人心脾的清香。

  此时正是午后,虽不是阳气最盛之时,却也大差不差。徐林把药粉小心地放回桌案上,寻来自己的水壶和水杯,倒了一杯清水,随后缓缓地将长生散的药粉倒入杯中。

  粉末遇水即溶,很快化为了一杯药剂,略有一点浑浊,依然散发着那好闻的清香。

  徐林握住杯子的手略微有些发颤,他的心跳快了很多,心里说不出是紧张、兴奋还是激动。这小小一杯药,指不定能改变他的人生,也说不定又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其实对于从小已经尝试无数治疗方法都以失败告终的徐林而言,本不应该如此心绪不安。但冥冥之中他觉得,眼前这杯药,可能真的能改变一切也说不定。

  徐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轻轻尝了一口,药水并无滋味,仍是那股似有若无的清香。

  等了一会,身体并无什么异样,徐林又喝了一小口,细细品了品,好像身体有点发热,这种感觉在初冬,还挺舒服。

  不管了,干了!

  徐林一闭眼,脖子一仰,温凉的液体全部滑入喉中。

  就在这同一时间,徐林的寝房门“砰——”的一声猛然被人推开。

  徐林被重重地吓了一跳,整个人弹了起来,杯子摔在地上,喉咙里还没有咽下去的一小半药水受起身动作的影响,出现了向口腔反涌的趋势。

  此时徐林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吐!

  徐林忍住喉咙里剧烈的翻涌感,双手捂住嘴,拼命地压制想要咳嗽的欲望。他仰着脑袋,奋力地让喉咙里的液体尽快流入胃中,但每压制一次咳嗽,整个喉咙就会有一次痉挛。这个过程太痛苦了,以至于他的脸憋得通红,连眼睛都充血了。

  门口的李栎整个人都傻了,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徐林,连身后的江源与周舫在推搡他也毫无反应。

  “丛安!丛安!你没事吧!?”

  眼尖的江源在门口看见徐林痛苦的样子,急不打一处来,但李栎个大块头就这么挡在门口,江源左推右搡还是无法进屋,只能在屋外干着急。

  过了好一会儿,徐林终于把喉管里的药水彻底咽了下去,他仿佛浑身力气被抽空了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此时李栎也终于回过神来,走进了房间,江源紧随其后冲到徐林面前,检查徐林是否有大碍。

  “李乔阳!你这是要害死人啊,我让你平常进出房间动静小一点,你怎么就是不听!你看你把丛安吓成什么样了!”

  江源一边掐着徐林的人中,一边愤愤地责怪李栎。但李栎却一言不发,只是一直怔怔地看着徐林的脸。

  “你别以为你不说话这事就过去了,你这个恶习迟早——”

  “嘘——”站在一旁的周舫突然做了个噤声的姿势,打断了江源的不依不饶。

  江源一脸疑惑,没好气地看着周舫。周舫见他不明就里,于是指了指徐林的脸,说:“看他的脸。”

  “脸?脸怎么了?”

  江源半信半疑地回看徐林,此时的徐林已经从刚刚的剧烈反应中平复了过来,正半躺在椅子上深呼吸。

  “血色,丛安的脸上,有了血色。”

  一直怔怔的不对劲的李栎也终于恢复了清醒,道出了他刚刚发愣的原因。

  江源闻言也是一惊,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徐林那张几年下来都惨白的有点可怕的脸,此刻已经很明显的充满了健康的血色,虽说有很大原因是刚刚憋的,但是这会徐林的气息已经平稳,他脸上的血色却没有消散的迹象。

  “丛安,丛安,你感觉怎么样?你的脸色怎么突然变得红润起来了?”

  江源急切地问着,看着眼前徐林发生的奇异变化,江源迫切地想知道这究竟是喜还是忧。

  此刻的徐林,经过刚刚那一番折腾,体内气血翻涌的厉害,完全不想说话,于是只是无力地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到头来,还是周舫机敏,从地上拾起来徐林刚刚掉落的水杯,轻轻闻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桌上的信封与信笺,微微一笑,说道:

  “逸澜勿忧,依我看,丛安应该是服了某种从家里寄过来的补药,有益气补血的作用,这效果还挺明显的。”

  周舫分析的非常准确,李栎与江源看了看周舫水杯,又看了看桌上的信,基本也大致明白了缘由。

  等徐林终于完全缓过来了,他便将家里给他寄来了长生散的事情简单交代了一番,只不过自然是没有真正提及这个药物的作用,只顺着周舫的意思说这是一种补药,家里父母怕他身子太虚才特意寄过来的。

  “你这身子虚成这样,怕也是咎由自取吧,话说回来,你家长辈还真是溺爱于你。奉劝你还是悠着点吧,是药三分毒,越是起效快的药,越保不齐有什么副作用,小心虚不受补。”

  李栎依然没好气地教育着徐林。徐林此刻身体始终有股暖流从小腹处源源不断涌现,浑身前所未有的舒爽,见长生散效果显著,徐林也是心情大好,所以无论李栎说什么,徐林都是微笑点头。

  “既然丛安并无不适,那我们还是说说来找他的正事吧。”

  江源适时地转移话题。

  “对啊,你们这会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徐林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刚刚午膳之后一直在争…讨论一个问题,但并未达成共识。我们想来,你可能会知道一些内情,毕竟这两年,你去梅兰镇的次数最多,所以想让你说说外面的一些见闻。”

  “嗐!什么讨论问题,我们就是打赌,说圣亲王殿下的武功是不是天下第一。刚刚你们也见识了,要我说,圣亲王就是天下第一,这种境界,绝无敌手。”

  李栎自信满满地说着,仿佛圣亲王是他家的亲戚一般自豪。

  “非也非也,天下之大,以我们这种浅薄见识,你怎敢如此笃定?说不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江源摆摆手,表示不认同。出乎意料的,一向不多发表意见的周舫居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江源的说法。看来李栎是一派观点,江源与周舫是一派观点,三人因此各执一词,才想到来找徐林这个所谓的“传闻中转站”寻点江湖传闻为佐证。

  “哧——”徐林看着热烈讨论的三个同窗,不自觉地笑出了声,不知为何,此刻的徐林,觉得世间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欢乐。

  “喂,徐丛安,你笑什么,你倒是说说看啊,你以前不是经常跟我们讲圣亲王在外游历时的传奇故事么,你觉得他是不是天下第一强者?”

  李栎果断拉着徐林加入了群聊。

  “咳咳——我这里自然是有许多你们不知道的江湖传闻,但是…这些故事可都是我真金白银买来的。”

  徐林假装高深地卖起了关子,故意把“但是”二字拖了长音。

  “哎哟,你真当自己是个梨园的说书人啦,还打算跟我们收银子不成?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快说!”

  李栎、江源、周舫三人都齐刷刷地盯着徐林。

  “嗯…好吧,看在本少爷今天心情好的份上,就再跟你们讲讲圣亲王的江湖传闻。”

  徐林将自己的椅子摆到书案的另一侧,其余三人则分坐书案三边,俨然一个正经的说书会开始了。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乔阳,你多少也算个习武之人,你可知道你是什么境界?”

  “我?我…我其实也不算是习武之人吧,毕竟家里还是希望我以读书为主业,一定要算的话,今年春祭公休省亲时,我父亲说我如果专心习武,再练上两年的话,有希望进入精武境。”

  “呃…”

  徐林有点无语,一时竟不知道怎么接话。“好吧,当我没问。”

  “本来打算拿乔阳举例的,但是他连最基础的武道境界都没入门,我就直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武道境界的高低划分吧。”

  徐林清了清嗓子,开始把自己从大哥那里以及在梅兰镇茶馆、青楼学到的武道修炼知识拿来显摆一番。

  “习武之道,炼人之精,聚地之气,通天之神。是精气神,为武之源。入武道者,首练强精健骨,锻体如钢,是为精武境。通穴开脉,气行周天,是为真武境。聚气化形,立地开源,是为灵武境。气筑神台,一念万法,是为神武境。”

  徐林摇头晃脑地把自己学来的这一套说辞背诵而出,引得在场三人连连“噢、噢”地不住点头。

  “精武境、真武境、灵武境、神武境…这些名称我倒是听父亲大人说过,不过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栎也回忆起了自己这方面的见闻。

  “唔…细细解读,听起来武道修炼与人篇中的记载倒是有相通之处,人篇有云:‘人由精生,造化骨血,命之源本。精足气生,吐纳往复,周行有法。气蕴神往,感悟天地,始得其道。’也就是说,人体三宝的精气神可以互相滋生、互相助长,通过不断地修炼,达到更高的层次,最终得道。”

  江源一派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开始进入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不过这个‘得道’之后,人篇中却再无记载,也不知在那之后人会是什么状态…”

  江源喃喃自语。

  “嗐,得道无非就是延年益寿吧,难不成还是得道成仙吗?”

  李栎不假思索地接道。

  江源没有搭理李栎的打岔,继续说自己的思考。

  “另外,按照徐林所说的,精武境很好理解,就是乔阳目前这个状态,再练上两年,身体练得如钢似铁。但是真武境这个描述就有问题了。”

  这时李栎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对对对,如果按照丛安这个说法,那我们院首岂不成了灵武境了?不是说世间罕见灵武境高手的吗?”

  “乔阳说的太过笼统,我来解释一下,我们的疑惑应该是一样的。”

  见李栎表达不在点子上,江源接过了话茬。

  “以上午我们院首大人与圣亲王殿下侍卫的那次冲突情形来看,丛安对于武道境界的描述似乎有些问题。”

  “我们都知道,圣亲王殿下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灵武境,而且灵武境高手在武林世家中绝对是凤毛麟角,就算在世外不可知之地也是为数不多的,所以梁院首与圣亲王殿下的两位剑侍最多也就是真武境。然而他们交锋时迸发出的那种无形气场,虽然我们看不见,却感受得真真切切。他们的境界完全不像真武境的‘通穴开脉,气行周天’这么简单,反而是更加接近灵武境的‘聚气化形’的描述了。”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栎连忙表示赞同。一直未开口的周舫也点了点头,三人不约而同地带着疑惑看向了徐林。

梦想岛中文    天衍遗录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