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二回 刘表身死失荆州 曹刘孙南战赤壁(23

梦想岛中文    数据三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蒋干见到桌案之上堆放着文书,以为是周瑜平日所读,便想翻看一番用来解闷。可是等他到了案前借着残灯一看,才发现都是些往来书信。

  古时虽没有个人之说,可是偷看私信同样是极为失礼的做法。蒋干本不想看,可是一想到没有完成曹操使命回去不好交差,他便硬着头皮拿起了书信翻看,希望找到一些有用的情报,也好将功抵过。

  蒋干并没时间一一拆信观看,便先看信封,突然一个写着“蔡瑁张允谨封。”的信封吸引了蒋干注意。心中大惊的蒋干取出信件一看,便见书中写道:“我等降曹,非为仕禄,迫于形势而已。今已将曹军困于寨中,若得其便定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捷报,切勿见疑。”

  看到这封书信,蒋干的手都哆嗦起来,心中暗道:原来蔡瑁、张允结连江东!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消息。他回头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周瑜,便将书信暗藏于衣内。

  蒋干藏起书信之后还想找找有没有其他重要情报,可他刚要继续翻看书信,床上的周瑜便翻了个身。蒋干察觉动静不敢再看,急忙吹熄灯火躺回床上。

  周瑜此时也不知是说梦话还是醉话,含糊道:“子翼,我数日之内,让你看曹贼之首!”

  蒋干也不知周瑜是睡是醒,便勉强答应一声。周瑜又道:“子翼…让你看操贼之首…”

  蒋干听周瑜说的含糊不清,便小声询问道:“公瑾所言何事?”

  周瑜不理蒋干继续熟睡。蒋干见周瑜半梦半醒,不敢再去偷看文书,卧在床上假寐。此时天近四更,只听帐外有人唤道:“都督醒否?”

  闻听帐外有人,周瑜假装从梦中惊醒,佯装糊涂问道:“我床上睡着何人?”

  帐外士卒答道:“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记了?”

  周瑜懊悔道:“我平日不曾饮醉,昨日醉后不醒,也不知可有言语不当之处。你又来唤我作甚?”

  帐外士卒答道:“江北有人到此,故而惊醒都督。”

  周瑜喝斥道:“如此大事莫要高声!”说罢唤蒋干道:“子翼,子翼!”

  蒋干闻声只是装睡,周瑜见蒋干睡熟,这才悄声潜出帐外。蒋干竖起耳朵,只听帐外之人对周瑜道:“蔡、张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声低,听不真切。

  片刻之后周瑜回帐,再次低呼道:“子翼!”蒋干依然不应,蒙头装睡。周瑜这才解衣就寝。

  蒋干心中寻思:“周瑜是个精明人,明天寻书不见必然害我,不如早去。”想罢便在床上苦熬。

  天将五更,蒋干听周瑜鼾声又起,便轻唤周瑜。周瑜不应,蒋干这才起身穿戴,潜行出帐,唤了小童直出辕门。

  守门军士见了蒋干问道:“先生往哪里去?”

  蒋干答道:“我在此逗留恐误都督大事,权且告别,来日再会。”

  军士闻言也不阻拦,蒋干下船催促仆从,火速回见曹操。曹操见蒋干回来如此之快便问道:“子翼此行可还顺利?”

  蒋干道:“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曹操闻言怒道:“你口口声声能说周瑜来投,如今事又不成,害我反被周瑜耻笑。”

  蒋干道:“丞相息怒!此行虽不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大事。还请丞相屏退左右。”

  曹操闻言命从人退下,蒋干便取出书信,又将此行经过说与曹操。曹操见信大怒道:“二贼竟敢如此无礼!”言罢便命人唤来蔡瑁、张允。

  蔡瑁、张允听曹操传唤急忙赶来。曹操暂且隐而不发,对二人道:“我欲令你二人进兵如何?”

  二将闻言皆是一愣,他们才训练了水军两日尚无成效,自然不敢用兵。蔡瑁道:“军士尚未练熟,此时不可轻进。”

  曹操闻言怒喝道:“军士练熟,我首级献与周郎矣!”

  蔡瑁、张允不知曹操所言何意,也不知曹操因何发怒,惊慌不能回答。曹操本就打算利用二人一番之后便将二人除掉,此时二人心怀反叛,曹操更加不会留情,喝令武士推出斩首。

  片刻之后虎卫将二将首级献上,曹营众将也都看到二人被斩,荀攸入内问曹操道:“我军不习水战,全赖蔡、张二将,丞相何故斩之?”

  曹操听荀攸一问,再看二人首级突然醒悟自己中计,顿时后悔不迭。可是曹操却心高气傲不肯在众将面前认错,便道:“二人怠慢军法,我才斩之。”

  曹营众将听曹操之言唏嘘一阵也就过去了,谁也没有将两个降将的死放在心上,唯有荀攸、程昱等人多少猜出曹操中计,可是又要给曹操留面子,不能道破,也都漠然而退。

  曹操斩了蔡瑁、张允又选乐进、李典为水军都督,以代二人之职,也不管他们是否精通水战。

  此事被细作探知报回江东,周瑜大喜道:“我所忧者正是此二人。今日剿除我无忧矣。”

  鲁肃在一旁欢喜道:“都督用兵如神,何愁曹贼不破?”

  周瑜笑道:“我这计策瞒得了旁人,恐怕瞒不了国师与孔明。子敬可去言语试探,看他二人能知多少,比我如何?”

  鲁肃得了周瑜吩咐便来试探南烨和诸葛亮。虽然鲁肃并不建议周瑜与二人交恶,不过鲁肃对南烨、刘备出工不出力的行为也有些看不过眼。明明说好了三家联合抗曹,到头来却只有江东将士在与曹操交锋,这让鲁肃怎么可能没意见?既然刘备和南烨都不能出兵相助,那至少也要出些妙计才合情理,所以鲁肃也想知道南烨和诸葛亮的智慧能否与周瑜比肩。

  南烨在周瑜寨中无事一身轻,诸葛亮也是处变不惊的闲散性情,结果二人整日凑到一处喝酒打牌。他们两个加上庞统、典韦正好凑够一桌。

  这一上牌桌,智力高低便显现出来。别看麻将是南烨发明的,可是若论牌技还真比不上诸葛亮和庞统。好在他财大气粗,倒是也不怕输。典韦可就不灵了,输的都快脱裤子了,结果他宁可在帐外守卫也不敢再玩了,倒霉的周仓就成了替罪羊。

  鲁肃得了周瑜吩咐来试探南烨和诸葛亮,一上楼船便听到了“哗啦哗啦”的麻将碰撞声。这让鲁肃不由摇头苦笑。

  庞统一见鲁肃当时大喜,典韦、周仓两个臭牌篓子已经让他提不起劲儿了,招呼鲁肃道:“子敬快坐,我等打上八圈。”

  诸葛亮比起庞统的快言快语要沉稳许多,轻摇羽扇笑道:“士元也太性急!子敬前来我等只顾玩耍也未曾迎接,失礼之处还请子敬海涵。”

  鲁肃上前与众人见礼道:“连日处理军务少有拜望,照顾不周还请国师与二位先生莫要见怪。”

  诸葛亮笑道:“我等也不曾与都督贺喜,岂会怪罪子敬?”

  鲁肃问道:“都督何喜之有?”

  诸葛亮道:“公瑾遣子敬前来不正是为了这件喜事?”

  鲁肃闻言大惊道:“孔明先生如何得知?”

  诸葛亮道:“前日公瑾招待同窗好友蒋干,大会群英,令我等回避。之后便有士卒言讲曹操换了水军都督。想必是公瑾用计戏弄蒋干,除掉了蔡瑁、张允。如此一来江东无忧,如何不喜?”

  鲁肃闻言叹道:“孔明先生果然高见,曹操中计杀了蔡、张二将,已然换了乐进、李典为水军都督。”

  庞统笑道:“曹操被一时瞒过,必然已经省悟,只是不肯认错。李典、乐进虽说知兵,却不通水战。曹操水军落到二人手中早晚送了性命。”

  鲁肃问道:“二位先生可知都督如何用计离间蒋干?”

  诸葛亮、

  统虽说智谋超群,但毕竟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知道细节?二人只能将自己心中的离间之法说了出来,无非就是拐弯抹角让蒋干得知蔡瑁、张允投靠江东,与周瑜的计策大同小异,却不完全相同。

  鲁肃听了二人的离间之法也觉得不错,但是都没有周瑜的计策巧妙,心中不由得意。突然他注意到南烨一直没有开口,如同木雕泥塑一般,便问道:“国师未卜先知,可能算到我家都督如何用计?”

  南烨一直不说话就是担心被这些智力90以上的牛人绕进去,没想到鲁肃却不放过自己。只好言简意赅的说道:“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庞统皆不知南烨这歇后语是什么意思,鲁肃却大吃一惊。如今他算看出来了,在座的三人都是人精,各有本领,智计丝毫不比周瑜差。日后与曹操交战,恐怕还真要用到三人之智。

  鲁肃探明了虚实也不再久留,起身告辞。诸葛亮嘱咐道:“子敬在公瑾面前切勿言讲我等先知此事。否则公瑾又要寻事害我。”鲁肃闻言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事情诉说一遍。

  周瑜闻听鲁肃回报大吃一惊道:“此三人日后必是江东大敌,绝不可留。我当设法斩之。”

  鲁肃见周瑜又起杀心,便劝道:“国师有恩于江东,都督杀之恐被天下人所笑。孔明与国师亲近,恐怕杀之不易。”

  周瑜道:“我自有妙计斩之,令其死而无怨。”

  鲁肃问道:“都督有何妙计?”

  周瑜笑道:“子敬休问,来日便知。”

  次日周瑜聚将,请南烨、诸葛亮同来议事。周瑜见众将皆至便道:“蔡瑁、张允已除,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敢问国师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南烨在周瑜水寨中待了数日,这种简单问题还能答得上来,便道:“大江之上,自然以弓弩为先。”

  周瑜道:“国师曽师所言正和愚意。但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国师与孔明先生各监造十万枝箭,作为迎敌之用。此乃公事,国师与先生切勿推却。”

  南烨闻言一愣,没想到周瑜造箭把自己也捎上了。诸葛亮出言道:“都督所托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周瑜问道:“十日之内可否造就?”周瑜有意要害南烨和诸葛亮,十日时间已然是最短期限了,只要稍有拖延就会延误,但是也有完成的可能,这就让二人推脱不得。

  不等南烨开口,诸葛亮便道:“曹军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周瑜听诸葛亮的意思好像还嫌十日太长,心中一喜道:“孔明先生以为几日可成?”

  诸葛亮道:“十万支箭,五日足矣!”

  周瑜闻言大喜,转而问南烨道:“不知国师需用几日?”

  南烨知道诸葛亮要去草船借箭,他可没有这个本事,不过南烨却另有办法。便道:“孔明先生五日可办,我亦用五日便是。”

  众将听南烨和诸葛亮五日便可造十万支箭纷纷议论,不知二人有何办法造齐。周瑜也不知二人要如何造箭,便道:“军中无戏言。国师与先生切莫为了一时意气胡乱言语。”

  诸葛亮看了南烨一眼道:“我怎敢戏弄都督?愿立军令状,五日不成,甘当重罚。”

  庞统见诸葛亮胸有成竹拉南烨下水,小声提醒道:“国师小心,周瑜、孔明皆无好意。”

  南烨算是看出来了,不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都不介意在对付曹操的同时坑盟友一把。这与道德品质无关,只与立场有关。只不过周瑜占据主场优势做的更加明显一点,诸葛亮则是顾全大局,并不主动害人,而是选择推波助澜。就与周瑜希望曹操、南烨、刘备一同灭亡一样,诸葛亮也希望曹操、南烨、孙权一同灭亡成就刘备。

  听了庞统的劝告,南烨依然点了点头对周瑜道:“我愿同立军令状。”

  周瑜大喜,唤军法官取了文书立下字据,而后对南烨和诸葛亮道:“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诸葛亮道:“今日天色已晚,来日算起至第五日,都督可遣五百士卒到江边搬箭。”

  南烨道:“我亦是如此。”

  二人说罢离了帅帐,周瑜麾下众将面面相觑,不知二人有何办法。鲁肃对周瑜道:“莫非二人有诈?”

  周瑜冷哼道:“他们自己送死非我逼迫。且叫军士看管二人,莫让他们独自离开大营,看他们如何使诈。吩咐军匠人等故意拖延,凡造箭应用之物都不备齐,如此一来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看他二人有何理说?子敬可去探看二人虚实,若有异动前来报我。”鲁肃闻言告退。

  南烨、诸葛亮出了营帐,诸葛亮忍不住问南烨道:“不知国师如何五日造箭?”

  南烨微笑道:“我可不会掐算天时,用不了孔明先生之策。先生自去借箭,我另有他法。”

  诸葛亮闻言一惊,他怕的就是南烨与自己计策相冲,毕竟传闻中的南烨国师大道通神,便是能知天时也不奇怪。曹操不是傻子,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两次被骗,假如南烨先去借箭,诸葛亮自己就危险了。诸葛亮没想到南烨不但算出自己借箭之法,还另有其他办法五日造箭,不由暗叹南烨厉害。

  二人说话之间,便见鲁肃追了出来,诸葛亮见了鲁肃便埋怨道:“我曾嘱咐子敬休对公瑾直言,免得他要害我等。子敬不肯为我等隐晦,如今果然又出事端。五日之内如何造的出十万支箭?子敬若不救我,我命休矣!”

  鲁肃为人豪爽耿直,诸葛亮若不道破周瑜之计也就罢了,如今道破鲁肃难免脸色一红道:“先生本有十日期限,如今自取其祸,我又如何救得了你?”

  诸葛亮道:“还请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再束草人两千分布船只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五日包管有十万支箭,只是不可又让公瑾得知,否则我计必败。”

  鲁肃闻言不解其意,可还是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鲁肃并不像周瑜一般急于除掉南烨与诸葛亮,他更希望先顾全大局,利用二人除掉曹操再说。对于鲁肃来讲,南烨和诸葛亮若真能在五日之内造出二十万支箭来,对于接下来的战局没有坏处,只有好处,鲁肃也乐见其成。

  听完了诸葛亮的请求,鲁肃又问南烨道:“不知国师造箭有何所需?”

  南烨笑道:“十万支箭最短也要十日造出,若要五日内完工,只有日夜不停赶工,如此一来工匠必有怨言。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打算出三倍工钱重赏造箭工匠,并出三倍价钱采买物料所需。之前我曾答应公瑾此战出些物力,这三倍造箭开销我出三分之二的赏钱,公瑾只按造箭原价出资便可,但要先将银钱交付给我。”

  鲁肃觉得南烨所需倒是比诸葛亮的简单易懂,同时他也觉得南烨之言似乎有哪里不对。这就好比一个人可以用一分钟挖个土坑,六十人用一秒钟却办不到。有些事情理论行得通,实际却不一定能成功,那些工匠就算重赏也不可能五日不眠不休。不过鲁肃无心反驳南烨,同样答应了南烨所求,回报周瑜。

  诸葛亮所需的船只、军士、草人鲁肃便有权调拨,再加上诸葛亮嘱托,鲁肃便隐瞒不提,只说南烨需要用钱重赏工匠。

  周瑜心中也明白五日造十万支箭绝对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微微一笑道:“我便先给国师造箭之资,且看他五日后如何拿得出箭来。”

梦想岛中文    数据三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