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276

梦想岛中文    超级智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他也听到外边牛建国的话了,知道他请来了可以主持公道的人,看了看已经走近身边的赵才哲,辩驳道:“你也不用这么狂,现场就有一位眼里超群的,赵先生可是博古藏谈的鉴定专家,他的话总能够让你心服口服吧。”

  任志也看到带着陈秋白等人走进来的赵才哲了,一看见赵才哲他心里就来气,先是在同学聚会上让自己丢了大面子,又在藏协的斗宝大会上让自己出丑,还白白损失了一百万,这个小子怎么就总和我过不去呢。

  每次出现的时候,身边都少不了美女,一个比一个漂亮,我人大少爷混迹花丛这么多年,也没有告上过一个这等级的。如果不是惹不起他,非得狠狠羞辱他一顿,然后把他身边的美女全都抢过来,好好享受一下。

  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以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意吟而已,赵才哲的身份地位他只是了解了一点点,可那也是他不能够触碰和撼动的,在赵才哲的面前,他永远都得装孙子。

  这时候不得不陪着笑脸,走过去和赵才哲道:“哟,赵才哲来了啊,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你给他们说说,我师父是不是藏协的会长,我任志又不是没钱赔不起,可我能为了一件赝品赔他钱吗?”

  在任志看来,他这么和赵才哲卖好,而且赵才哲也是上层圈子的人,怎么可能会帮着这些商贩呢,好歹他任志也是一号小公子,在赵才哲的眼里总不会比不上这些商贩吧。而且还有马上风的面子在,虽然老东西现在不在藏协了,可是情分总还有一点,那可是行内的老前辈,茶凉的没那么快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认定了那只龙凤牡丹碗是一件赝品,画工和轴料之类的仿的都很像,但是其中的两点错误却是不可能在官窑瓷器上出现的,赵才哲的实力他很清楚,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他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上打眼。

  赵才哲并没有和表现的很热络的任志握手,神态很平淡地道:“我先不管你们的纠纷是怎么回事,作为藏协的理事,我需要和你强调一下,你师父在藏协的会长职务已经被撤销了,你以后别打着这个旗号说事,这样会给我们藏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本来还因为任志和赵才哲的熟络而紧赵着,怕赵才哲会帮着任志说话的摊贩,这时候也放心了,看来这位赵专家的名声真不是假的,果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只要自己的东西没问题,今天的赔偿就要定了。

  上前两步咋偶倒赵才哲面前,很客气地道:“赵先生您好,你来给我评评理,说句公道话,看看我的东西是不是赝品。”

  任志没想到赵才哲这么不给他面子,当着这么多人就把他撑面子的谎言揭穿了,可也不敢有什么愤怒,热了赵才哲的后果不是他能承担的料的,而且他的确也是撤谎了。

  可是他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很自信的也上前和商贩辩道:“这本来就是一件赝品,官窑瓷器都是要供给皇家专用的,你的那只碗的底款中有一个字字体不正,龙须也有断裂这样的瓷器能给皇帝用吗,不是赝品是什么?”

  赵才哲也没有多说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经过观察哪来的发言权呢,不管争执的双方是什么人,他要做到的就是公正公平,把实话说出来就可以了。

  让摊贩把已经摔碎的碗拿来,一只很漂亮的粉彩龙凤牡丹纹碗被摔成了五六片不过勉强还能凑在一起,修补修补的话,倒是还能看只不过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看过之后,赵才哲并没有说真假,却是问了商贩一句:“你这碗完后是准备自己留着,还是准备卖了呢?”

叫李三的商贩一下子有点没反应过来,愣登了片刻之后才明白,赵才哲这话的意思就是确定他的这只碗是真家伙了,道:“我只是一个做小  买卖的,养不起这样的宝贝肯定是要卖了,赵先生您要是有兴趣的话,给个三五百的您拿走就是了。”

  赵才哲摇摇头道:“这可不行,这是一只很少见的乾隆官窑,虽然已经摔碎了但也是有些价值的,三五万还差不多。如果你想卖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地方,相信会有一个公道的价格,你也可以去拍卖行看看。”

  任志可就不让了,化觉得赵才哲这是在刻意针对他这能是乾隆官窑吗?还是比较客气滴对赵才哲道:“赵才哲,你可看清楚了啊,这怎么能是乾隆官窑呢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也对我有意见可你不能针对我啊。”

  赵才哲瞟了他一眼,道:“我没有针对你,我还不至于为了一点芝麻的的小事去针对谁,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你说过的那两点的确是存在的,这样的碗也不可能被呈送进宫,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就确定这只碗不是官窑。我知道你不会这样就相信我的话,可那是因为你自己学艺不精,如果你多看点书,就会明白,我并没有说谎。

  古代的宫廷对于官窑瓷器管理很严格,即使是残次品也要专车送往京城专门处理,这只碗的确是乾隆官窑瓷,但它不是呈送进宫的,而是应该被销毁的,但是却因为某个制度被保存了下来。

  乾隆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曾经专门为这个上过奏折,说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会因为非人为的因素而造成不完美的成品,和能够选入宫的完美成品差不多是一样的数量,这些落选的即不能进贡给皇帝,又不敢流散到民间,请示皇帝该怎么处理这些淘汰的瓷器。

  乾隆下旨回复他说:伺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处变价,钦此。

  让他把落选的瓷器在当地卖掉,以后不必再专门送到京城处理了。

  乾隆八年的时候,唐英又上过一道奏折请示乾隆皇帝,说黄轴的和带有五爪龙纹的瓷器属于皇家专用品,次品也不应该流入民间,这类的又要怎么处理。乾隆皇帝回复他说:黄器如折所请,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

  你明白了吧,不是说官窑瓷器就没有瑕疵了,尤其是在乾隆一朝,有瑕疵的官窑瓷器被大批地贩卖出去,流传于民间。当然,你如果否认我的话,也可以去做碳十四鉴定,相信那个几更直接了吧。”

  说完看了看一旁满是欢喜的商贩,道:“你这只粉彩龙凤牡丹碗有点瑕疵,但也是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制瓷工艺,修补修补的话还是很不错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遇到喜欢的人回叙会出更高的价格也不一定。”

  赵才哲的鉴定在古玩行就已经是权威了,他鉴定过的东西没人再会说什么,任志不得不接受自己摔碎了一只乾隆官窑瓷的现实,嘴里念念叨叨的:“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是这样…”

  商贩李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道:“赵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不但帮着做了鉴定,还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的知识,要是古玩行的专家都向您一样,那可就太好了。”

  赵才哲微微一笑,道:“其实大多数的专家都很不错的,但是也不能全靠专家,最主要还是大家多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在遇到这样的事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赵才哲的话再次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围观的人群中不论是摊贩商户,还是来市场里淘宝的,都鼓起掌来,对赵才哲公正的行事和谦和的态度表示赞佩。

  “专家就是专家,看看人家说的这话,就是有水平,难怪这么年轻就有那么高的成就呢。”

  “可不是吗,就冲这公平的态度,也足够人们学习了。”

  也有赵才哲的崇拜者在一边大声说着:“赵先生说得好,我祝博古藏谈节目越办越好,也祝你的唐韵博物馆有更大的发展,为古文化做更多的贡献。”

  赵才哲当年在学校也接受过很多人的祝贺和恭维,但是却从来没有这么真心的,谦虚道:“我谢谢大家的祝福,我也希望能够为古文化多做一些贡献,想要把古文化的精髓挖掘并且传播开来,不是几个人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注,我和大家共同努力吧。”

  任志不敢对赵才哲的鉴定有质疑,也没有那个能耐做出质疑,他也相信赵才哲不会专门针对他。这件事有了赵才哲参与进来,他更是没可能逃避赔偿,否则会对他大为不利,他以后还想在古玩圈子里混呢,这时候必须得保住面子。

  心不甘情不愿地,用很无奈无奈的语气和李三道:“既然你这件东西确定是乾隆官窑,我也不赖你的东西,可这毕竟不是皇家贡品,我就按市场价赔你吧,一百万不高也不低,你看怎么样?”

  李三只是摆地摊的,还从来没有在一笔买卖上赚过这么多钱,一时间有点拿捏不准了,眼睛带着求助的味道瞅向赵才哲,希望他能够给个意见。

  赵才哲在之前已经给这只碗做过定价,差不多就在九十万到一百二十万之间,点点头道:“嗯,一百万虽然不是最高,但也不算低了,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你这碗虽然碎了,修补修补也能值个五万左右,好点的话兴许还能上十万,一百万就一百万吧。”

  任志本想着赔出去一百万把那只碗收下来呢,要知道刚才李三给他的开价也不过就是六十万,可赵才哲这么一说,这只碗和他可就毫无关系了。要是自己眼力再高明一点的话,早就能收到一只完整的乾隆官窑了,看来自己真的是学艺不精啊,马上风那老东西还真是没用,一点正经本事也没传授,跟着他尽他的倒霉了。

  递过去签了字的支票,任志的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一百万啊。可李三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差点让他的血改道从嘴里喷出来了。

  “赵先生,如果不是有您帮忙,我这事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这碗我也不留着了,送给您当个纪念吧。”

  任志心里大骂:你个混蛋加三极的,老子给了你一百万,也不见你说点什么,连句谢谢都没有。他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你就要把碗送他,这可是最少都要值好几万啊,真是个败家玩意儿,活该你一辈子摆地摊。

  在心里骂过之后,他也没脸在这儿待着了,趁着大家都注意赵才哲的时候,一个人灰溜溜地跑了。边跑还边骂马上风,老东西自己不学无术还害人不浅,这个师傅是不能要了,跟着他一点好没学到。以后还是听赵才哲那句话,自己多多看书,多多学习,估计也要比跟着老东西强多了。

  赵才哲可不能收下这碗,不说自己稀罕不稀罕,就是凭着这么多人的信任,他也不能收这么重的一份礼物。

  摆手道:“谢谢你的盛情,你这件东西我真的不能收,这可不是一包烟一杯茶,这是一件很重要的证物,它能够证明在两百年前,我们的工匠就可以烧制出这么精美的瓷器,是很值得收藏和研究的文物。如果你自己不愿意收藏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地方吧,京城博物馆你知道吧,你给这位石老先生打电话',就说是我介绍你去的,他一定会给你一个合理的价格。”

  李三接过赵才哲写了电话'号码递过来的便签,再次感谢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赵先生,您不但帮我解决的难题,还帮着我给东西找出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要不这样吧,我这摊儿上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我平时跑乡下收上来的,您看着挑两件,算是我对您的感谢吧。

  虽说是大恩不言谢,可我这心里却过意不去啊,贵重的东西您肯定不缺,我也没那本事送您,就这点不入眼的小玩意儿,你要是再拒绝,那可就是打我李三的脸了。”

  看来这李三在处事上还是个挺讲究的人,做人贪心没那么重,也知道知恩图报,这时候要是拒绝了他,还真就让他面子上下不来,以后难免要给市场里的同行调笑。

  赵才哲觉得李三这个人还不错,干脆在他摊上看看,有什么差不多点的,就收上一件,也算是远了李三的面子,没合适的就随便拿一件最不值钱的好了。

  “好吧,我就看看,不过咱们可是先说好了,我要是在你摊儿上捡了漏,你回头可不准骂街啊。”赵才哲应下了李三的话,同时也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李三也笑着道:“看您这话说的,赵先生,我李三也是行的正坐得端的爷们儿,走了宝是我自己眼力不够活该,怎么能埋怨别人捡漏呢,都这样的话,这市场就不用干了。再说你还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即使送你两件也说得过去,而且我这摊儿上除了这只碗也就没什么好玩意儿了,哪能入得了您的法眼,您也就是给我面子罢了。”

  赵才哲是牛建国半路上请来的,果然简简单单就把事情处理了,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有了几分面子,虽然他是听到姜圣懿喊赵才哲的名字才注意的,可好歹也是他第一个发现赵才哲的啊。

  见赵才哲要在李三的摊子上选东西,这么多人围着可不合适,对着围观的众人打了一个罗圈揖,亮起嗓门儿道:“各位,事儿已经解决了,大家也都长见识了,赵先生还有自己的事要忙,这就散了吧,趁着天色还早,想淘宝捡漏的可要加把劲儿了。”

  事件结束了,围观的人群也渐渐都散开了,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还在原地等着,想看看赵才哲会选什么东西。

  有不少人在走前都主动和赵才哲打招呼,不为他专家的名头,也不为他能够鉴定出这只粉彩碗,只为他能够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说话,为他对自己喜爱的古文化做出的贡献。

  洛湘怡之前只知道赵才哲是龙城赵家的外孙,自己有偌大的买卖在经营,没想到今天跟着姜圣懿来找赵才哲买首饰,居然看到这这么一出。

  带着点难以置信的口气,问姜圣懿道:“圣懿,原来赵才哲有这么大的名气啊,刚才还纠缠不清的两个人,就因为他的几句话,居然就这么把事情解决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即使是他大舅来了,也不见得能这么顺利就解决。”

  姜圣懿也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面,对赵才哲一样有些敬佩起来了,翻了翻眼皮,道:“这个我也是第一次见识,以前压根儿不知道这家伙这么能耐,赵沐姐成天和赵才哲在一起,她应该知道这些的。”

  两人同时看向赵沐,赵沐这时候当然是自信有余了,赵才哲可是她的弟弟,语气中显露出一丝对赵才哲的骄傲,道:“小才哲的能耐大着呢,在国际收藏界都有不小的名声,上次我们去荷兰,有一个欧洲最有名气的古董商,一看见他马上就递名片了。除我们师伯和太师叔这些收藏界的大师老会长以外,就连藏协里的那些老前辈们都对小才哲很客气的,他说话很管用的。”

  赵才哲听着赵沐在那儿逮住机会就宣传他的事迹,无可奈何地笑道:“得了小沐姐,咱就别自吹自擂了,我在这个摊儿上看看,完后咱们再到前边走走吧。”

  李三他们这边的摊位赵才哲本就没打算过来,如果不是牛建国认出他,请他来给主持公道,他就要带着姜圣懿和洛湘怡两人往商铺区转了。今天主要就是带她们来见识一下的,淘宝只是顺带着的事情,看了天棚区也要到商铺区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古玩经营气氛。

  赵才哲一直以来都认为,与人为善总是没坏处的,今天无意之间撞到了李三和任志的事,又意外地给人拉来帮着做鉴定,果然得到了回报。

  李三强烈要求赵才哲在他的摊子上挑两件东西作为馈赠,赵才哲也是为了周全李三的面子才同意的,可现在看来,他还真得挑上两件了。

  天棚区的商贩手里大多数都是普通玩意儿,其中还混杂着不少蒙外行和老外的东西,但是真正的好玩意儿也还是有的。人往高处走,眼力好的鉴定师都在大商铺里行走,所以说越大的买卖里边,捡漏的可能就越小,一多半的漏都是在地摊上捡来的。

  这些小摊贩们的路子很野,指不定就跑到哪个山旮旯里边去憋宝,经常能够遇上一些流传几百上千年,但是却没有人认识的好玩意儿。卖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随便给个仨瓜俩枣的也就顺回来了,这里边就有很多重量级的收藏珍品。

  李三的摊儿上就有这么几件东西,整整齐齐地一摞码放在边上,那个位置是商贩们最不重视的,一般都放一些不好卖的和没什么价值的东西。

  帮忙归帮忙,捡漏归捡漏,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几件东西很明显已经被李三认定为处理货,留在他手里不是被别人捡了漏,就是卖不出去处理了或者丢弃了,还不如在自己手里能体现出它们本身的价值呢。

  赵才哲随便在李三的摊子上扫了几眼,的确是在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收藏的东西了,最有价值的也不过就是几件民国时候的木雕,对于他这样的收藏界老虫来说,完全入不了眼。

  指着边上一摞在意念力之下有两层蓝色光芒的瓦片问道:“你这东西倒是有点意思啊,看起来像是琉璃瓦,不过又和正常的琉璃瓦大相径庭,你从哪儿弄来的啊?”

  李三看了那几块白琉璃瓦一眼,道:“嗨,说起这个来还真是失败。这是上次去包头时候带回来的,当时也是觉得有点意思,可这回来都好几个月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估计是嫌这东西晦气吧,兴许是办白事用的也不一定。”

  赵才哲又捡起摊子上的两件现代仿牙雕,估计也就值个几十块钱,对李三道:“行,这两件做的还算精致,我就拿你这两件当个纪念吧。你这几块瓦我看着也有点意思,白事也是事啊,我带回去琢磨琢磨,但是这个就不能白拿了,你也是做买卖的,你开个价吧。”

  李三颇有点难为情地道:“赵先生,您选的这两件拢共才不到三十块钱,还要花钱买这几块破瓦,我哪好意思要您的钱啊,你喜欢拿走就是了。”

  赵才哲可不能白要了这几块琉璃瓦,哪怕是花十块钱买了,也不能白要,这个将来都是要闹麻烦的。道:“什么是什么,我只是说几句公道话,又不用我出什么大力,也不用我花钱费事的。就你从包头带回来这一趟,里边的辛苦也有些价值的,你还是开个价吧。”

梦想岛中文    超级智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