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二章 如玉(二)

梦想岛中文    种玉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天气已经很热了,因为“非典”延误的春拍,在各个拍卖公司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两个月后,扎着堆儿即将在北京上演。陈田星子的一些老朋友,以及在欧洲、美国的合作画廊的代表,这几天纷纷来到北京,她现在就是去看望一位和她过世的丈夫陈老太爷同辈的老古董商。

  陈老太爷生前好古董,陈田星子跟着他也有些涉猎,寡居后到了北京,更是成为拍卖场上的常客,只是她的收藏没有什么方向和目的,看见喜欢的,不论是玉器、磁器还是书画,只要价格不离谱,她都会买下来。这个圈子不大,很快陈田星子成了“名人”,不相识的人认为这种漫无目的的收藏,只是这有钱的寡妇的附庸风雅,只有少数几个老朋友明白,收藏不仅是女人消磨时间的方式,也寄托了女人对逝去的陈老太爷深深的怀念。

  只是这一年多来,陈田星子一改以前的散漫模式,把收藏的目标集中在并不算热门的油画上,不仅是她画廊签下画家以往的作品,而且一些名家的作品也不放过,一出手便是志在必得。有心人给她做过统计,光是2002年的春拍和秋拍,这个富婆就投入了上亿元。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有潜质的艺术品价格增幅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过去的一年多,中国油画的增幅一般都达到了50%。

  2002年以前,纽约“春交会”东方艺术品部分,一直是以中国的艺术品为中心,韩国、印度和日本的次之。而今年的“春交会”,印度、韩国和日本的艺术品已经取代中国占据了主导位置。专家和海外媒体惊呼,中国的艺术品开始急速回流大陆!

  稍后的三、四月份,世界上最著名的拍卖行“英联”和“德意”,接连在纽约和香港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成交额达到了数亿港元,许多画家都创下了各自的价格纪录,不少行家都意识到,中国当代油画可能要进入一个“井喷”时期了。

梦想岛中文    种玉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