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051章过墙(三)

梦想岛中文    汉家大侄子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第051章过墙(三)

  “朋友来了我们用好酒,豺狼来了用刀枪。”

  这句话简单中带着些不简单,被汉朝作为对匈奴宣战的口号,写在了对内的圣旨与对外的战书中,很快便在沛县传开了。

  自然,百姓们都认为这句话是皇帝说的,并不知道出自刘信之口。

  刘邦要对付匈奴,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权威,便在小小的沛县再次进行征兵,请求沛县父老子弟再次帮一帮他刘季,抵御外辱。

  如果是别的县,可能并不会理会皇帝,最多也不过是敷衍应付。但这里是沛县,刘邦的大本营,对刘邦那是十分拥戴的。

  自然,刘邦其实也担心沛县人不鸟他,先下了圣旨,将沛县划归为皇帝的汤沐浴,永久免除沛县人的徭役。

  沛人自然欢喜无限,对皇帝感恩戴德,但刘信怎么办?

  刘信是沛侯,沛县本是他的封地,如今却成了空头的侯爷。

  这在许多对政治敏感的官员看来,是皇帝再一次打击刘信势力的信号。当下急于撇清与刘信关系的臣子纷纷上书弹劾刘信,指责刘信飞扬跋扈,目无尊上,即便杀头也不为过,至少也该剥夺刘信的爵位。

  张良、陈平、全旭、司马芝也都有上表。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信本人并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写写毛笔字,练习书法。

  刘信写字,虞姬帮忙研墨,她喜欢看刘信淡定从容的样子。外面的风雨让她担惊受怕,所以她经常到刘信的书房里来。虞姬第一次来时,刘信有些愕然,后来也都不撵她走。两人客客气气,相敬如宾。

  皇帝在沛县建立了一座高台,取名黄金台。准备在黄金台上,向沛县父老以及全天下百姓宣读他皇帝的志向。由叔孙通、陆贾来制定一切的礼仪章程。

  十月一日,黄金台建成。皇帝准备开始他的表演,并热情邀请刘信参加。

  皇帝的使者走后,刘信放下了笔,出了书房,去卧室换了一身黑底镶红的礼服,头戴粱冠,腰佩美玉,身持宝剑,翩翩公子模样。

  刘信深吸了一口气,刚出了卧室门,便看到虞姬同样换了一身红色礼服,手持长剑,微笑着看向自己。

  虞姬微笑道:“我们母子这些日子受公子照顾,无以为报,愿请公子欣赏剑器舞。”

  不等刘信回话,虞姬便已经挥动长剑舞了起来,当真是婉若游龙,飘若惊鸿,仿佛兮若青云之碧月,缥缈兮若流霜之回雪。

  到了后来,节奏便日趋高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剑器舞罢,虞姬汗浸透了衣衫。

  虞姬舞得精彩,刘信看得痴醉。但也仅此而已了。他们都被现实捆绑得太深,也各自朝现实低了头。

  “我走了,如果我不回来,就去找田七。他会帮你们安排好。”

  刘信说完,便真的走了,只留下虞姬在原地,胸膛起伏。

  黄金台在原沛县酒楼前建成。偌大的一个高台,长五十步,宽四十步,版筑而成,整个高台如同阶梯式的金字塔。

  刘信徒步走到黄金台前,他来得较晚,此时群臣都已经在台上了,刘邦也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复杂地俯视着刘信沿着阶梯而上,朝自己走进。

  面对刘信盛装的公子服装,刘邦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大侄子的确是风采照人,更是年富力强。如果他是自己的儿子该有多好?自己便可以放心的将帝国传承给他。

  台下,百姓也都静悄悄的。皇帝与沛侯叔侄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秘密了。日子久了,即便是在愚昧的百姓也都看出这叔侄俩不对付。黄金台倒像是断头台。

  皇帝忽然离开了龙椅,站了起来,走向了刘信,握住刘信的手举起面向沛县父老,朗声道:“朕欲将赵地委任给自己的侄儿,封他做赵王,你们说好不好啊?”

  百姓听了,顿时欢声沸腾了起来,齐声高呼皇帝万岁,都觉得他们的皇帝与那秦朝的皇帝不一样,是个有人情味的皇帝。

  张良与陈平对视,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轻松与笑意。

  司马芝与全旭站在一起,低声与全旭道:“我终于明白皇帝建立黄金台的用意了,他这是要用民意束缚住沛侯的民望!”

  全旭淡淡道:“至少君侯保住了性命。皇帝能有这番措施,天命又岂能不在他身上。”

  司马芝有些黯然,随即想到:“老皇帝虽然深谙帝王心术,但毕竟老了,他那些儿子却并不成器的。”想到这里,司马芝便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刘信被封赵王,且不提旁人的感受,但就刘信自己而言,他并不感激刘邦,只是把这当作是老皇帝的一次无奈的妥协。

  面对与匈奴的战争,刘邦显然并不如表面上那样自信。他或许不需要刘信的才能,却需要刘信活着给他壮胆。这是自己还能活到现在的重要原因。

  但能够活着,还是一件开心的事。

  刘信知道皇帝想要什么,于是他跪在了地上,向皇帝宣誓:“臣侄刘信,愿意世世代代为国家镇守河北,永不叛汉,若违背此诺,人神共弃之。”

  皆大欢喜之后,刘邦便在黄金台上宴请群臣、百姓。酒酣耳热之际,皇帝举起酒杯唱起了歌来。

  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皇帝唱罢,刘信和之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叔侄二人相得如此,宴席中充满了欢快与活泼的气氛。

  王平与雍离多少有点尴尬。他们本都是刘信的故交好友,却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与刘信划开了距离,以求获得皇帝的信任。显然,他们做得太成功了,将刘信得罪得太狠,以至于皇帝十分放心将赵相与郎中令的职位交给他们。

  刘邦的目的十分明显,让他们二人监视刘信。

  比起王平、雍离二人的尴尬,刘信倒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以赵王的名义,催促他们二人先行一步往赵地探查形势。

  刘信还需要找刘邦要人,毕竟整顿偌大的河北,单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梦想岛中文    汉家大侄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