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第290章殿试 纪云溪对露盈袖的事情很上心,第二天就去找了大哥纪云松。
然后丈量立档又花了数天,纪云溪回来告诉露盈袖,那是那块地的手续问题就快要办好了。
露盈袖听了很是高兴,除了感谢的话,露盈袖又交待道:“这块地我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是我买下的,所以这件事还请纪三哥帮我保密。”
纪云溪听了笑道:“这个自然,我会跟兰馨她们也说一声的。”
露盈袖这边买地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而那边露韶光他们,很快也到了殿试的日子。
这些天京城谈得最多的就是便是露韶光这个名字。
都在猜测这个中过乡试、会试第一的少年,这次殿试会不会再次拿下状元的名头。
若是殿试第一,这少年小小年纪,便是“三元及第”,前途不可限量。
想上一次拿到“三元及第”名头的人,还是十多年前的文泽宏。只是这个名字已成了禁忌,无人敢提起。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露崇文整个人便呆愣住了,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很久以前…
“按露家族谱,崇文过后,该是韶字辈了。”
新婚燕尔时,露崇文曾经对顾朝华这样说过。
当时顾朝华无限娇羞的道:“‘韶’这个字好,古人不是说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么?以后咱们有孩子了,男孩就叫韶光,相公你觉得怎么样?”
“好,就叫这个名字。”
只是这一切的美好恰如草上露珠,转瞬即逝。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都要十五年了么?”露崇文拉回了思绪感概道。
露韶晖,露韶光,甚至露韶阳和露韶威,看到这些韶字辈的名字,露崇文百感交集。
他已十五年没回过露家村了,对于这些族中后辈,他离家时大多还未出生,即使像韶晕这样年纪大的已出生的,也由于多年未回过家记忆也不深了。
文华殿前,引礼官正在教露韶光他们一会面见皇上的礼仪。露韶光是会试第一,所以领头的便是他。
而武举那边,露韶阳和露韶威仍是并列第一,由是由他二人打头。
不多时就听一个公公尖锐的声音叫道:“宣新科文武举子上殿面圣。”
于是在引礼官的指引下,露韶光和露韶阳他们分文武两班,同时进殿面见大国当今的圣上景辰帝了。
“臣露韶光。”
“臣露韶阳、露韶威。”
“率新科众文(武)举子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新科举子齐声宣道。景辰帝端坐大殿之上,看着下面的一众学子,声音威严中带着一丝欣喜的道:“今年科举盛况远胜从前,朕心甚慰。”
景辰帝年约四十,依旧面容白净清俊。想当年他也是名动京城的美男子,对相貌俊美之人也多有偏爱。
用现代的话说是个颜控,要不然露盈袖的母亲顾朝华当初也不会告诉露盈袖,当初她爹本应是状元,却因相貌出众而被钦点了探花。
“今年乡试、会试皆是第一的露韶光上前。”景辰帝突然开口道。
露韶光连忙上前拜见道:“臣露韶光参见皇上。”
景辰帝打量他半晌然后道:“果然是芝兰玉树,钟灵毓秀之辈。”
底下一众臣子心中一突,心中齐齐暗想道:莫不是又要将这少年钦点探花?可惜了这少年原本可以三元及第的。
紧接着景辰帝话锋陡然一转:“朕看你文章中提到‘开万世之基,成理想之国’,何为理想之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露韶光沉声对道。
他此话一出,立时满堂皆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初看这几句话,朴实无华,似乎并无奇特之处。
可是若细细品来,却是越品越觉得个中此理竟是蕴含无上智慧,乃是民生之大计!
因为真要做到这些,需要一个国家有强盛的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社会体制,健康的伦理道德。这其中哪一条单独拣出来都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这话还是当初露韶光在与文长老讨论古今皇者,谁的功勋成就最大时露盈袖说的。
当时露盈袖说你们说的这些人全都不是最好的当权者,他们都没有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露盈袖当时说出此话时露韶光还记得师父震惊过,陷入深思的神情。
此时的景辰帝惊异于露韶光的这番道理,看着他很久才道:“露爱卿,你归位吧。”
露韶光这才站回了队伍之中。
这时殿下一众文臣武将注意到了皇上对露韶光的称呼,已经在不知不觉就变了,他们听到了皇上称那少年为“露爱卿”。
“就露爱卿方才之言,如何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场其他诸学子可有何高见?”景辰帝朝其他学子问道。
“禀皇上,臣陈文杰有话请奏。”这时一个青年站了出来。
“朕记得不错的话你应是安国公长孙吧,不知你有何话说?”景辰帝向那青年说道。
安国公?露韶光曾听母亲提及,安国公陈泰与外祖父向来不和,外祖父在时就处处针对镇国公府。
“按韶光兄方才所言,不过是假想的一个理想境界。试问一国之中所需帮扶者何其之多?况且人性之复杂又岂能我们的想当然尔去揣度?岳商还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为人者臣以为只要各司其职,各尽本分就够了。”只听陈文杰回道。
陈文杰正是今年的会试第二名,其文采学识也很是出谷,而他口中说的岳商还羊说得是大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说得是一岳姓商人,因见邻居母病无钱医治而借钱三千,让其为母治病。谁知此人母亲病好三年不思还钱,还说未曾向岳商借过银钱,岳商怒而告之。
因岳姓商人当初借钱并未索要凭据,于是知县判其败诉。岳商心中愤恨,回到家中对知县判决大骂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