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

梦想岛中文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陆英当夜回到富春山居,又与薛勇深谈良久。第二日他入宫,想着将最近的修书成果稍作整理,便带着薛勇回茅山一趟,许多事情还是和师父李玄阳商量为妥。

  他在文学馆一连两三日,也不管晨昏,只埋头书籍。待他要离去时,却听到皇帝已经下旨,任命黄门侍郎、太子右卫率郗晖为雍州刺史、建威将军,并假节镇守襄阳。

  陆英未免奇怪,朱旭的辞呈尚未批准,为何就认命了新的雍州刺史。一打听之下才知,原来朱旭屡有辞职奏表,但朝廷一直不许。

  这次朱旭上表之后便自行离职,来了招先斩后奏或叫拜表即行。

  会稽王大怒,要求皇帝严治其罪,宫中还未表态,但先任命了郗晖为继任刺史。

  陆英叹息着出宫,一路琢磨朱旭想法,始终猜不透他究竟何意。为何迟迟不见襄阳来人,到底是同意婚事还是不同意,至今也没有说法。

  他刚回到家中坐定,便有传旨中官来到。陆英赶忙恭迎圣旨,却是要求廷尉署议朱旭擅离职守之罪。

  陆英接罢旨意,命皇甫思礼送中官出府。独自沉思片刻,立刻换上官服打马往廷尉署而去。

  陆英思量,皇帝既然把这个差事交给廷尉,那么便没打算真定朱旭的罪责。不过是迫于朝野压力,行得缓兵之计罢了。

  因此,他找来陆道隆,吩咐他派人往襄阳问询朱旭,了解他是否真的病体沉重,以致难以履职。

  又担忧会稽王挑刺,还行文典校署,请茹千秋派人同往协助调查。茹千秋收到文书,立刻派了石亮来廷尉。

  陆英简单吩咐几句,要他们不可恃权骄纵,对待功勋老臣不可无礼刻薄,便让他们即刻上路。陆道隆遣了自己心腹杨凌亲往,应该不至于出岔子。

  陆英处理完公事,终于与薛勇结伴离京,往三茅山而去。他那年夏天辗转离开建邺,一直在北方奔波,算来已有二年余未见师父。

  所谓近乡情更怯,陆英虽吟不出这诗句,但想到李玄阳独居山谷,如今也不知近况如何,便难以抑制心内惶恐。

  好在见到师父,他虽更添了几缕白发,但精神矍铄,反而更胜往昔。陆英跪在地上行大礼,又喜又愧道:“师父,徒儿不孝,一别之后竟至今才归。师父向来可好?”

  李玄阳笑着将他拉起来,说道:“好,好!好…孩子长大了,总要出门闯荡,难道还能一直陪着老家伙不成!这位少年郎是谁?好大的个子,哈哈!”

  陆英赶忙引荐薛勇,又简述这几年经历之事。

  李玄阳道:“回来的好!老夫去年时酿的梅子酒,如今正好起出来喝!待你我师徒痛饮三日,给老夫好好讲一讲天下之事。”

  李玄阳避居山野数年,恐怕甚少听闻如今形势,见到陆英又欣喜感叹,当下便要薛勇取出梅子酒,准备大醉一场。

  陆英自告奋勇去取酒备盏,让薛勇寻山间野味打些回来,他先陪着师父述说家常。待薛勇捕到野味,洗剥干净,陆英架起火堆烤肉。

  李玄阳靠在泉边竹椅上笑望着他,其乐融融好不适意。三个人谈饮了整夜,俱是不知疲倦。到天明时,李玄阳毕竟年长气衰,躺在椅上打起盹来。

  陆英还未提及嘉兴陆氏的事情,只有等稍晚时再与师傅商量。他带着薛勇在山谷中游逛,领略茅山冬景。天虽湿寒,但林木葱茏,黄叶绿柏也别有一番殊色。

  午间,他与薛勇刚回到喜客泉边,便见谷中有一骑急奔而来。马上骑士顾不得天寒地冻,一咕噜翻身落地,跑到陆英身前沉声禀报道:“大人,陆右监命小人来此报知大人,天子驾崩,请速回京!”

  陆英闻言喝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人低着头哽咽道:“天子驾崩,请大人速速回京!”

  陆英怔在原地,无论如何不敢置信。好端端的一个人,怎得旦夕而亡。

  李玄阳道:“华亭,快回京吧!江山社稷危若累卵,你身为九卿,责无旁贷。”

  陆英转身施一礼,也不多言,接过薛勇牵来的马匹,两个双双上马,疾奔建邺。二人来时悠然而行,归去时奋蹄扬鞭。

  第二日天亮,便至京师门外。入得建邺城中,家家缟素,人人戴孝,宫中府中更是白幡白旗,上下人等痛哭临丧。

  陆英换上孝服,听陆道隆略述情状。原来,陆英才离开建邺当夜,皇帝便在宫中魇崩。就是说死于寝中,无疾而亡。

  据传当夜天子宠妃张贵人递出讯息,王国宝匆匆想要入宫草拟遗诏。但被侍中王季明阻拦在宫门外,言称“大行晏驾,皇太子未至。敢入内宫者斩!”王国宝只得悻悻离去。

  天明后,皇太后主持大局,令杨元琳拟好遗诏,丧礼山陵一应崇简,皇太子孙德灵前即位。

  朝廷百官议定大行皇帝谥号“武”,庙号烈宗。梓宫停灵显阳殿,七七四十九日后送葬于紫金山南麓隆平陵。会稽王以叔父之尊辅政,明年改元隆安。

  因为大行皇帝信佛,宫中有千名僧尼每日诵经,每七日设千僧宴,剃度七人出家。四十九日时设万离宴,召集万人做法会,剃度四十九人出家为僧。

  王公大臣每日哭临,以日代月,二十七日满释服。天下臣民皆同此礼。

  这种短丧之风起源于汉文帝,只为体谅百姓,减少国家负担。皇帝为君父,天下子民均应服重孝,若是服满二十七个月的丧服,未免太过繁冗。是以汉文帝有此遗诏,后世也都效法行之。

  有司奏:会稽王玿宜进位太傅,扬州牧,假黄钺。

  新帝年才十二岁,且不甚聪慧,衣食言语都不能自决。幸而其弟琅琊王孙文从旁引导,才能不出大错。

  有司所奏进位会稽王的本章,皆是王国宝心意,皇帝不能做主,一切但凭太皇太后定夺。

  王国宝兄弟王茂和与王绪都是会稽王府左右,王茂和为会稽司马,王绪为会稽参军。尤其是王绪,与王国宝一道秉政,参与机要。

  一时间王家兄弟权倾朝野,气焰熏天。王国宝加官中书令,后将军,更是一手把持朝政,军国大事皆出自他手笔。

  徐、青、兖三州刺史王孝伯入京奔丧,见到会稽王就直言进谏,让他远离王国宝,亲自揽起重任。对王国宝更是没有好脸色,就差逼问是不是你阴谋弑君了。

  王孝伯在大行皇帝梓宫前哀恸良久,当着会稽王的面说道:“栋梁虽新,却已有黍离之叹!”

  黍离是周人感伤之作,某大夫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倾颓,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王孝伯心忧奸佞当朝,国将不国,故有这般讽刺。散朝后,王国宝之弟王绪劝说他,趁王孝伯在京吊丧,暗中派人将他除去,以免将来祸乱。王国宝担心天下汹汹议论,不敢从其计。

  陆英回府之后,与薛勇讲述了白日见闻,不由吟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薛勇道:“大哥,我觉得皇帝驾崩事有蹊跷,难保不是王国宝等奸邪小人所为…”

  陆英道:“此事我自有决断。目下,还需请你再往华亭一行,为我送一封信给陆家。”薛勇领命,等陆英修好书信,便匆匆离京而去。

梦想岛中文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