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784章投龙之法

  竟然是这家伙…

  李衍心中升起疑惑。

  对方在《神仙传》等古代典籍上有记载,他并不好奇,毕竟已经见得太多,连二郎真君都有了交情。

  让他奇怪的是,这家伙来金陵做什么?

  按照之前那帮劫匪的口供,这名地仙明显是把柄被人拿捏,或畏惧建木组织,才将消息告知,匆匆离开。

  照理说,应该立刻远遁,跑来金陵这危机四伏之地…

  望着远处栖燕楼,李衍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有预感,事情或许另有转机。

  反正已经接了任务,不急于一时,他阴司权限提高后,是否动手也不会遭到惩罚,先看看对方想做什么…

  想到这儿,他阔步走向栖燕楼,同时伸出手掌做了个手势。

  数百米开外,王道玄站在屋顶,手掐阳诀,正运转神通,借着超强眼力,将李衍的手势看得一清二楚。

  “楼里有异常,但先别轻举妄动。”

  他转身看向旁边,正架着火枪的沙里飞微微点头。

  金陵城如今危机四伏,他们自然不放心让李衍孤身一人涉险,因此分了两支小队在外接应。

  另一头,李衍已来到了大门前。

  门外迎客的龟公看到,立刻点头哈腰跑了过来。

  “这位公子,您…”

  话未说完,从门中便走出一名女子,冷声打断道:

  “你先下去!”

  “是,王姑娘。”

  龟公目露诧异,二话不说,避开二人。

  李衍则打量着眼前女子。

  其并非青楼打扮,而是一身黑衣劲装,上身套着竹甲背心,每根竹片都散发金属光泽,且刻满密密麻麻血符。

  算不上漂亮,但一脸英气,个子不高却身形笔挺。

  这种打扮,李衍很熟悉。

  猎妖人!

  不过相较于北方猎妖人的凶悍,此女更显精干,武器也换成了腰间一排排飞刀、火枪和各种药囊。

  “在下王鹿,李少侠里面请。”

  这女子面无表情,侧身抬手。

  猎妖人怎么还干起了保镖?

  李衍虽心中好奇,却也没多问,跟着进了楼。

  刚踏入栖燕楼大门,喧嚣声与暖香味便扑面而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为宽敞的“跑马楼”式天井庭院,这在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实属豪奢。

  两层回廊环绕,朱漆雕栏精工细作,梁枋间施以繁复的“苏式彩画”,地面则铺设着打磨光滑的砖石,光可鉴人。

  庭院中央,一座高出地面尺许的戏台正上演着。

  台上伶人并未敷浓妆唱昆曲,而是一男一女两位艺人,男子敲击云板,女子则怀抱二胡,正用地道的金陵方言唱着一种抑扬顿挫、俚俗生动的曲调。

  “云板叮咚琴弦拉,各位客官听我拉呱呱…”女艺人嗓音清亮,带着特有的市井韵味,“…倭寇作乱心胆颤,金陵城头布刀枪。莫慌来莫要怕,自有那英雄好汉…哎呦喂,保咱这六朝繁盛地,十里秦淮家!”

  这是金陵本地独有的民间说唱“白局”。

  “白局”唱词应景又带着几分调侃讽刺,台下围坐的宾客多是富商、文人、官吏模样,有的凝神细听,有的击节叫好,也有的眉头微皱,可能对这直白反映时局的唱段有些不适。

  空气中混合着茶香、酒气、脂粉味,以及一种“雨花茶”的清雅气息。跑堂的伙计端着“秦淮八绝”精致茶食在人群中穿梭,动作麻利。

  李衍的目光扫过这热闹景象,并未停留。

  那位名叫王鹿的女猎妖人引着他,穿过喧闹的庭院,沿着回廊走向后进更为幽静的区域。

  沿途经过几间垂着湘妃竹帘的雅室,隐约可见人影低语。

  最终,二人在一扇不起眼的槅扇门前停下。

  门是“鸡翅木”所制,纹理细密如羽。

  她吱呀一声推开门,侧身示意李衍进入。

  门内是一间清雅静谧的密室,与外间的喧嚣浮华截然不同,墙上挂着一幅“金陵胜景图”水墨,墙角青花瓷瓶中插着几支素雅的时令花枝。

  一张红木八仙桌上,已摆好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油润红亮的金陵盐水鸭,深红诱人的红烧狮子头,金黄酥脆的松鼠鳜鱼,皆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肴。

  然而,李衍的目光只是在席面上一掠而过,随后便锁定了桌旁静候的两人。

  右侧是一位约莫四十上下、气质雍容的中年美妇。

  她面容姣好,保养得宜,身着一袭秋香色长褙子,锦面上织有精巧繁复的“凤穿牡丹”暗纹,乌发梳成“牡丹头”,发髻上斜插一支点翠镶红宝的“金燕钗”。

  燕首衔珠,振翅欲飞,正是金燕门的标志。

  而在左侧则是一名须发皆白、身形清癯的老道,身穿青色葛布道袍,朴素得近乎寒酸,与这华丽密室和满桌佳肴格格不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系着一个硕大的旧葫芦。

  葫芦呈深褐色,油光水滑,显然年深日久,被摩挲得包浆浑厚,表面用刀刻着一个古朴的“煮”字,笔画苍劲有力。

  看到李衍,眼中明显满是警惕。

  见李衍入内,金陵金燕门统领慕容燕笑意盈盈起身,步履款款间尽显熟络热情:“李少侠少年英雄,名动京华!此番南下更是在扬州力挽狂澜,连斩妖邪,如今金陵城内谁人不知?妾身久仰,今日终得一见,实乃栖燕楼蓬荜生辉。”

  “快请上座,尝尝这金陵风味,都是刚上的热菜…”

  言语间,姿态恭谨又不失从容。

  然而,李衍脚步却未动分毫,视线如刀,直接越过慕容燕,望向那腰悬旧葫芦的葛袍老道脸上。

  “周隐遥?”

  李衍面色冷漠道:“敢在我面前现身,什么意思?”

  说话间,已伸手握住了勾牒。

  瞧对方神色,必然知道自己身份,与其被动跟着对方节奏,不如直接询问,弄清原因。

  突如其来的质问,瞬间刺破了慕容燕刻意营造的和谐氛围。

  “放肆!”

  那猎妖人女子王鹿已站在了老道身后,闻言柳眉倒竖,如同被触怒的雌豹,摁住了腰间柳叶飞刀。

  “敢对我师尊无礼!”

  小小的密室,空气骤然紧绷如拉满的弓弦。

  慕容燕脸上露出一丝慌乱,急忙横身插入两人之间,双手虚按,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急切:

  “李少侠息怒!王鹿,不得妄动!误会,都是误会!”

  她转向李衍,语速极快,目光恳切:“李少侠,容妾身分说!周真人虽为地仙阴犯之身,却绝非为祸人间的歹人!”

  “他在江南潜修数百年,与茅山、虎门令、闾山诸派皆有香火之情,往来密切。”

  “更难得的是,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暗中联络同道,在江南各地秘密组建了一支猎妖人队伍,专司剪除那些为祸乡野、玄门正教鞭长莫及的妖邪精怪,护佑一方黎民安宁!”

  “王鹿便是真人亲传弟子,亦是江南猎妖人中翘楚!”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急促的心跳:“此番周真人不避风险亲临金陵,正是为了这席卷江南的浩劫。”

  “他与妾身素有交情,深知少侠‘活阴差’之能,关乎此局成败。故而恳请妾身从中说合,只盼少侠在此时此刻,能以大局为重。”

  听着慕容燕急促的解释,李衍脸上冰霜非但没有融化,反而凝结出一抹更深的冷笑。

  他目光如炬,依旧牢牢锁住一直沉默不语、面色沉静的周隐遥,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发出沉闷而富有压迫感的叩击声。

  “哦?心怀慈悲…护佑一方?”

  李衍语调带着丝讥诮,“好一个德高望重的周真人!那我倒要请教,既是如此德高望重、心系苍生,当初为何又要将扬州鼎的所在,泄露给嫘阴那妖妇?!”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王鹿瞬间怒目圆睁,几乎又要发作,却被慕容燕死死按住。

  周隐遥一直微阖的双目终于睁开,那双历经沧桑的眼中,没有慌乱,只有一丝沉重。

  他放在膝上的枯瘦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那个刻着“煮”字的古朴葫芦。

  “…唉。”

  一声悠长的叹息,道人开口道:“李道友所责,句句在理,贫道无言可辩。泄露扬州鼎之秘,确乃贫道此生难赎之过。”

  他微微一顿,眼神中流露出深沉的无奈,“那嫘阴…手段阴绝毒辣。她探知贫道在江南尚存数名弟子传人,暗中设伏,尽数掳去,以此相挟。”

  “此事也怪贫道,心存侥幸,想着那九鼎镇压之地,禁制森严,即便告知其方位,也未必能成事,况且不到两日后,扬州鼎便会离开。”

  “然而待贫道救出弟子,却发现那妖妇竟已得手,事态失控至此,贫道难辞其咎,百死莫赎其过。”

  言罢,缓缓起身,对着李衍微微一揖,从容不迫道:“如今悔之晚矣。贫道此番前来金陵,不惜暴露行藏,正是为弥补此过。拼着这条残存的老命,亦要寻得破局之机。”

  他姿态谦卑,目光却坦荡而坚定。

  李衍眼睛微眯,虽不说话,但身上冷意却消散不少。

  慕容燕见气氛稍缓,立刻堆起笑容招呼道:“来来来,李少侠,先尝尝金陵时鲜,淮白鱼最是肥美。”

  说罢,又岔开话题道:“还有个好消息,妾身知道林少东家与你们的关系,放心,他现在暂无性命之忧。”

  李衍心中一动,直截了当问道:“慕容前辈费心了。只是李某更想知道,究竟是谁在幕后搅动风云,欲置林家于死地?又是谁杀了田千户?”

  慕容燕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正色道:“此事在江南已非密辛。金陵地面,如今真正掌舵的是江南另外两家巨擘——姑苏陆氏与钱塘谢氏。”

  “这两家乃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大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更与江南诸多玄门法脉关系莫逆,不少法脉中的俊杰翘楚,本就是这两家的子弟门人。”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他们出压林家,原因有二:其一,林家出了林耀祖这等勾结倭寇的内贼,导致江南水师损失惨重,牵连甚广,陆、谢两家作为本地豪强亦损失不小,自然要林家付出代价;其二,便是趁机落井下石,彻底扳倒林家这个商路对手,吞并其产业,壮大自身。”

  “如今金陵城内外的军政大权,陆、谢两家及其背后的法脉势力已实际掌控了七七八八。”

  “不过…”

  慕容燕话锋一转,强调道,“据妾身打听到的消息,田千户之死,却绝非陆、谢两家所为,他们只想‘按规矩’让林家服罪伏法。”

  “杀人灭口、途中截杀钦差护卫这些蠢事,他们不会做,也不敢做。再者林少东家也说不出田千户被害的线索,只一味要保下林家无辜之人,才被扣上‘咆哮公堂、抗拒审查’的帽子,打入了死牢深处。”

  此时,一直沉默的周隐遥接口道:“老道在这江南地界几百年,与那些法脉多少还有些香火情面。”

  “若李小友信得过,老道可出面斡旋,借这些法脉之口向陆、谢两家施压。将林少东家尽快放出大牢,应非难事。”

  看来这就是条件…

  听到能救林胖子等人,李衍紧绷的神色松动几分,沉吟片刻,直视周隐遥道:“好,只要能保得林东家他们平安出狱,此事我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你方才说要‘弥补过错’,究竟有何良策?”

  周隐遥见李衍应允,心中也松了口气,随即神情肃穆,压低声音道:“老道苦思冥想,欲行一非常之法——联合江南各大道门法脉,在金陵城举行一场‘投龙大典’!”

  “投龙法?”

  李衍一听来了兴趣。

  这种玄门科仪他也听说过。

  自秦汉发端,唐宋延续至,主要用于祭祀天地水三元神灵,需将刻有祈愿文字的简牍与金龙、玉璧等礼器封投于山洞、埋土或沉水,对应天官、地官、水官。

  “没错。”

  周隐遥沉声道:“此法由来已久,旧时有海龙肆虐,地埋震动,西湖倒灌,钱王几次投龙,才未酿成大祸。”

  “我等只需以投龙之法祭祀天地,借山川龙脉之势,镇锁地气,便能稳住地脉,朝廷也无需顾忌,攻破太湖妖乱!”

  “确实是个办法。”

  李衍眼中精光一闪,“此法不容易吧。”

  周隐遥如实回道:“确实,单纯投龙,即便在洞天福地,也有些勉强,但找来一镇国神器相助,大事可成。东西已经在来金陵的路上,不日即将抵达!”

  原来如此…

  李衍顿时了然,怪不得金陵官府并不着急,原来已经有了解决办法,看来其他法脉也已参与其中。

  “是何神器?”他询问道。

  周隐遥回道:“唐玄宗年间,由道门大宗师‘叶法善’真人亲手督造,用以镇压国运、禳灾祈福的——大历铜钟!”

梦想岛中文    泼刀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