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一个大爆发的前夕,或者说已经处于爆发的阶段,但是要说市场上哪一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搞出的动静最大,那一定的争议声不断增程式。
增程式车型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进入一个大爆发阶段,虽然市场争议很多,但是用户接受度却是越来越高,卖得是越来越好了。
“要说热度,还得是看同行们的一次次衬托啊。”
目前市场上一共有四款增程式车型,尉来L1,岚图,赛力斯SF5以及宝马的一款,作为先发车型,有着大空间,高续航等诸多优势的六座SUV,尉来L1占据了增程式汽车市场85的销量。
半年时间交付超过三万辆,这可是一款平均售价在33.8万元的车型,比毛豆3的平均售价都要高的。
一款车型给尉来贡献了百亿营收,怎么可能不受市场重视,又怎么可能不被同行所眼红。
去年玩纯电车型的大嘴各自喷增程式,但是在纯电领域没玩出什么水花,今年把SF5换成了增程式的大嘴,在发布会上各种夸增程式,直言增程式是目前最适合国内市场的。
另外,船夫哥在上个月更是炮轰增程式,称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长城的魏老板也各种场合下DISS增程式。
尉来带来的压力无论对于哪家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压力都是巨大的。
半年度的成绩单出炉,新能源汽车单款车型交付排行榜前十当中,特斯拉占据着两席,BYD占据着一席,五菱占据着一席,小朋占据一席,剩下的五席被尉来一家独霸。
ET5,ES3,L1,埃安S以及交付不到两个半月的星途S01,尤其是星途S01,两个半月不到的交付期,已经奔着四万辆而去了,直接就是杀进了前三的位置。
尤其是星途S01,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作为尉来第一款20万元的A级轿车,星途S01创造了上市以来最快交付破万辆纪录,15万元以内纯电车型配置的新标杆。
在高配版本上,星途S01甚至通过硬件预埋的方式,保留了L3的能力,支持未来OTA升级。
在充电方面,也是同级别价位充电最快的,BYD秦EV之前建立起的技术优势,在星途S01面前荡然无存,给了船夫哥极大的压力。
而在BYD引以为豪的混合动力方面,尉来通过增程式这种不讲道理的打法,又给BYD生生撕下了一道口子。
如果尉来这么下去,BYD就非常危险了。
星途S01的大量交付,带来的市场反响是巨大的,冲击最大的就是BYD,凭借着汉系列改变消费者心智的BYD,原本有机会在今年大展拳脚。
然而,星途S01在纯电领域的降维打击,BYD正面临中端纯电市场失守,智能化形象被动,技术路线被迫调整等等冲击。
“在国内市场,只允许有一家龙头的存在,不可能存在双龙头,BYD面临尉来的全方位冲击,如果不能有所突破,那么BYD的危机就非常大。”
星途S01六月份交付继续创新高,这说明尉来在产能爬坡方面进展不错,几乎无需质疑,这一款车型今年的交付量将超过十万辆,且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十万辆最快的车型。
七月初当各家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出炉之时,BYD的股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对手尉来的股价节节攀升,几天之后,证券市场一篇分析报告引发起巨大的关注。
文章的标题就是“BYD与尉来之间的较量。”
BYD今年是转型的重点之年,王朝系列当中的汉,为BYD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为BYD在纯电方向的研究带来了方向,而计划当中的海洋系列,将是BYD冲击纯电领域,威胁尉来,甚至于冲击国内新能源销冠的重要基础。
今年上半年,船夫哥频繁的出席各大公开场合,大谈技术以及行业未来,相较于目前国内的销冠企业董事长檀锦程而言,船夫哥似乎更似一个行业领导者自居。
针对于同行,船夫哥攻击性的话术也不少,评价特斯拉,他引用了檀锦程在推上反击嘲讽马斯克关于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言论。
评价新势力,不屑一顾的表示他们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针对于尉来的关于增程是脱裤子放屁等等言论,星途S01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也被他所评价。
而像小米与菊花这类进军汽车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船夫哥同样表现得自信心十分,在电池技术路线方面,船夫哥同样也是攻击性十足。
总之一句话,船夫哥今年上半年那是火力全开,从燃油车到新势力,到转型成功的新能源车企,再到电池行业里的同行,那是逮到谁都能喷上一顿。
这一切,都是为了BYD的销量,作为行业里离成功,离挑战尉来最成功的新能源车企,船夫哥的野心十足。
然而,尉来仅仅只用一款车型,就将BYD的纯电路线打回原型。
“星途S01的销量,是对BYD在纯电领域发起挑战的最好回击,BYD一直以来有一颗国内新能源,甚至于全世界新能源龙头的野心,拦在他们前面的尉来与特斯拉就是最大的挑战或者说是威胁。”
“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产品的定价权方面,BYD在2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当中都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在高端纯电领域,BYD凭借着汉EV的爆发,也成功在尉来与特斯拉二分天下的基础上抢得一席之地。”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朝着船夫哥计划当中的方向发展,BYD在纯电领域的市场份额正朝着二强发起冲击,但是星途S01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作为尉来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级轿车,第一次冲击BYD地盘的尉来,一出手就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让BYD丧失了这一市场的定价权。
BYD秦DM系列的匆忙降价,以及船夫哥时不时激烈的言辞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BYD而言,如果不能超越尉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龙头,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的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当然,现在他们还有转型的机会。”
相对于真正消费市场,资本市场看待问题的方向又有所不同,或者说更加的实际一些。
巴菲特以及国内外的投资者,看好BYD的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长久布局,有着极高的技术积累以及先发优势,在电动化趋势的基础上,终将会有爆发的一天。
而到了爆发的那一天,也就是资本市场收获的日子。
然而,尉来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同,如果BYD不能加上销冠的光环,那么他们的品牌溢价将有所下滑,高端化之路也将颇具波折。
或许有一天,BYD会沦为性价比工具车,如同燃油车时代的起亚以及现代一样,技术不差,但是品牌价值难以提升。
电动化趋势之下的车企,产业链更加的成熟,内卷也更加的严重,而卷到最后,无非是看品牌的溢价能力,就如同手机市场里,小米拼了命想要搞高端,提升品牌形象一样。
在资本市场上,BYD目前的市盈率保持在40倍左右,市场对于BYD的预期较高,而一旦沦为“普通车企”,那么BYD的市盈率就必将会向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靠拢,恢复到10到20倍左右的PE,融资能力下降。
在供应链优势方面,其能力也必将被削弱,成为像小米那样的依靠供应链而活着企业,利润率下滑。
行业研报,对BYD做了几个模板分析,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BYD无法打破尉来以及特斯拉在纯电领域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
第一个模板就是燃油车时代的大众,虽然规模大,但是利润薄,这是BYD最好的模板之一。
第二个模板就是手机行业里的菊花,技术很强但是受限,退守细分市场,而第三个模板甚至给出了诺基亚,如同诺基亚一般赢在当下,输在未来。
而对于BYD的改变,分析报告当中也给出了四点要素,第一是高端化方面的突破,仅仅只依靠一款汉系列打开中高端市场显然还不够。
特斯拉的品牌溢价不用多说,尉来在中高端方向以ET5,ES3,ES6,ES8,L1五款车型,纯电加上增程的模式,牢牢的守住了用户的心智。
BYD要冲击高端,还有很多要做,第二点则是在智能化方面的补课,这一点BYD已经在做了,船夫哥之前曾经表示BYD已经组织了千人的团队,加大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力度。
第三点与第四点,就是加速国际化以及技术路线的押注,在国际化方面,尉来已领先于国内一众车企一个身位。
论出口数量,尉来跟上汽,奇瑞,长城,长安等等主机厂商比不了,但是论出口的含金量,尉来是最高的,旗下的纯电车型能够跟特斯拉在欧洲地区拼销量,这个含金是任何一家国内车企都比不上的。
上汽出口量是最大的,但是他们主要出口的是MG品牌为主,这就相当于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卖往欧洲差不多,而奇瑞,长城以及长安等车企,出口的依旧是以低端燃油车为主。
尉来在六月份除了收购福特德国工厂的利好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利好就是尉来已经跟特斯拉一样,允许在欧洲进行碳积分的交易了。
现阶段的碳积分,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碳排放非常严格的欧洲地区,尉来能够被允许碳积分交易,能够给尉来带来巨大的利益。
当前欧洲地区一个积分的价格大约在1000欧元左右,这可都是纯利润,另外即便是不卖,尉来也能够用这些积分来帮助合作伙伴,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如尉来目前合作最大基础最大的车企宝马,宝马虽然在德国ZF以及欧洲严格碳排放的基础上加速了电动化转型,但是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量占比仅仅只有13。
无论是在欧洲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销量占比接近一半的尉来所获得的积分,对于宝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用这些积分,尉来能够与宝马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
这些,都是尉来在欧洲地区纯电车型出口上升带来的好处。
去年菲亚特克莱斯勒就曾经以两亿欧元的价格向特斯拉购买积分,以减轻排放压力,从目前国际分析师给出的数据来看,特斯拉今年在欧洲地区获得的积分收益大约会在一亿欧元至1.5亿欧元之间。
而尉来,预期收益将达到0.6亿欧元至一亿欧元之间。
7月15日至16日,沪市。
一场由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名为“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的汽车论坛,船夫哥,檀锦程以及长安,一汽董事长,还有包括像李兵这样的新势力车企CEO出席会议。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会议。
“你小子,看到那份研报了没有?”
几个月没碰面,船夫哥看待檀锦程的眼神越发的复杂了,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之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份关于BYD以及尉来直接对比的研报,并且还是对BYD不利的,这让他怎么想?
“看到了,不过叔您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我们指使的,你要觉得对你们有影响,可以公关掉,另外我也觉得这份研报有夸大的成分。”
檀锦程依旧对船夫哥保持着应有的尊重,行业前辈嘛,在竞争方面大家可以嘲讽,阴阳怪气,但私下里还是依旧如初。
这事儿真不是檀锦程弄的,不过也确实能够引起误会,毕竟在资本市场上,檀锦程一直都有着相当强的人脉,目前尉来与BYD在20万元以下的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
秦DM,秦EV,还有正在造势当中的海洋系列,都是针对这一市场,跟尉来用矩阵战术对付特斯拉高端市场一样,BYD也在采用这种模式来对付尉来在20万元以下市场的冲击。
降价,搞矩阵,对抗,互喷是这一时间段这两家企业竞争最大的看点,檀锦程没有在媒体面前发表过太多的言论,但是尉来新任CEO可是没少在媒体面前对喷。
用吃瓜群众的调侃来说,李响仿佛就像是住在微博上一样,出现任何关于尉来消息的,他都能及时回复。
“你这么说,我是信你的,我们相信你下手没这么狠。”
船夫哥轻笑一声,其实他最怕的就是檀锦程在资本市场上做动作,尉来在今年的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却还能够保证着不错的现金流,除了他们新能源汽车以直营,售价较高之外,檀锦程的资本运作能力是任一名竞争对手都不敢忽视的。
更不用说他还有其他两家现金流充沛的大型企业,尉来但凡出现现金流紧张,他甚至都不需要融资,通过内部就能够解决,这是BYD所不具备的。
檀锦程若是在资本市场对BYD进行打击,那将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今年一季度,BYD的经营现金流达到了96.5亿元,有所好转,但是投资现金流却是负的145亿,一月份港股的增发以及六月份拆分半导体进行IPO申请,也是为了缓解现金流。
得亏是在星途S01发布之前,BYD在港股方面的增发就已经通过了,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会缩水到哪一个地步。
技术,资本,市场,这三者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容忽视的,BYD一直以来的资本动作能力是比较强的,不然他们也搞不到如此大的规模,但是也怕尉来这样的怪物。
檀锦程一愣:“那不至于,大家公平竞争,搞点小动作很正常,但还不至于下死手。”
“哈哈,说起来我现在每一次看你的感觉都不一样,或者说是越来越感受到威胁了吧,不过你也不要大意,我们也在进步呢。”
“那是当然,叔您这些前辈们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在资本市场上,“搞定”竞争对手对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是容易树敌,也容易引来反噬,尉来要做的是正面赢下竞争对手。
至于说在竞争当中,被市场淘汰,那就只能怪自己喽。
“檀总,王总,二位好啊,今天有想过哪方面的发言么?”
与船夫哥闲聊之时,李兵走了过来,汽车圈子里,这三位老乡又一次聚在了一起,不过相比起檀王二人,李兵只能算是“后辈”了。
檀锦程不在乎在大佬面前拿捏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是不代表别人会轻视。
“我猜你肯定是推销你的换电。”
威小闻三大新势力头部,威基本已经快要凉了,小朋以及闻界则越活越好,虽然这两家还都亏损严重,但销量是实实在在的上去了。
上半年李兵交出了接近4.2万辆的销量数据,这还是在他们搞不到芯片的前提下,换电在2021年,跟增程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这两者确实是能解决很大的续航焦虑问题。
另外在股价方面,闻界涨得也很好,除了利益于销量增长之外,还有李兵的炒作能力,这家伙也是热搜的常客,跟李响一样活跃在互联网之上。
上半年闻界的营收超过了140亿元,单车毛利率达到了19,通过去年的募资,现金储备更是高达470亿元,可以说2021年是李兵过得最舒服的一年。
全球新能源牛市,资本狂热,今年预期交付10万辆,高端化市场竞争对手相对较少以及换电带来的差异化,今年注定是李兵高光的一年。
不过往后就不好说了。
“没错,大家都是推销自己的产品嘛,那我也来猜一猜檀总应该是聊星途或者是L1吧,王总我猜应该是聊电池技术。”
所谓的汽车论坛,确实会谈及一些行业的未来趋势,但是每家车企的老板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更多的还是推销自己的产品。
星途S01与L1是目前尉来在市场上讨论度最高的两款车子,代表着尉来在纯电以及混合动力方面的成就,而船夫哥最近一段时间跟宁得的老总杠上了,讨论度相当之高。
不过今天宁得的老总没有过来,但是到正式会议开始之时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会议,估计他准备的发言也是针对于船夫哥。
“看起来有点像是我一挑三啊。”
船夫哥没有否认李兵的猜想,只是冲着檀锦程与李兵二人似笑非笑,BYD主推磷酸铁锂,宁得时代主打三元锂,顺带着又听闻在钠锂子电池方面有所突破。
而李兵玩的则是换电,都是电池技术不同的路线之争,吵来吵去无非都是为了市场话语权。
“那这不是证明了BYD的强大嘛。”
宁得与闻界,以及没有到场的小朋,被称之为“尉来系”的三强,与尉来汽车一起,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同盟,也垄断了大部分的销量。
从电池供应链,到补电模式,再到智能化以及整车,都是压得其他车商喘不过气来。
如同那篇分析报告一样,其实不止是BYD,而是包括合资厂商在内的其他车企都是如此,若想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快速度了。
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三人有说有笑,被现场记者给拍了下来,尽管三家当中存在竞争关系,且竞品也越来越多。
对于船夫哥跟檀锦程的有说有笑,现场的记者均觉得很有意思,就在前两天,这两家的高管还在微博上对喷呢,船夫哥对尉来也没少亲自下场嘲讽过。
不过唯一让记者们有些意外的是,作为尉来的灵魂人物,近几年以来檀锦程几乎很少会对竞争对手有太多的评价,最近一次在推上跟马斯克的对线,还是马斯克先挑起的。
大佬们的幕后社交,技术路线的互怼,菊花的凡尔赛以及对于缺芯的吐槽,成为这一次会议的主要看点,檀锦程的发言也很有意思。
没有聊关于星途S01,这玩意儿现在几乎是碾压除了BYD之外的一切,没有什么可聊的,说太多了反倒是不好。
“其实大家对于增程有着太多的争议,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件事,那就是尉来L1打破了对于BBA在高端市场方面的垄断地位,这一点我们是相当自豪的。”
“增程是不是过度,是不是落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重新定义了高端豪华需求。”
一个非常刺眼的数据,拿2020年国内30万元至50万元的主力豪华车型来说,BBA三家在国内的销量占据着82,其他所有车企加起来都不足20。
要价格有价格,要销量有销量,最肥的一块肉被BBA全都吃完了。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下降到了70,最大的巅峰者就是尉来与特斯拉,而随着尉来L1不断的刷新纪录,BBA在这一领域的市场地位会进一步下降。
“尉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终将会在几年之后,让消费者在谈起30万元以上车型之时,不敢说第一时间想起国产品牌,但至少是会把国产品牌放进考虑名单之列。”
“当然,我们也希望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端国产品牌,也许等到我们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之时,他们在汽车消费领域,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合资品牌,不是BBA,而是我们的国产品牌。”
要论到凡尔赛,檀锦程也是不差的。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