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26、瓷国潮州窑

梦想岛中文    天萼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临安皇城,“紫萼殿”竣工。()(/)皇帝赵构却亲笔书写“绛萼”两个大字命名,改“紫萼”为“绛萼”了。

  书写完,自我欣赏一番,自言自语道:“纶组紫绛,食葛香茅。石帆水松,东风扶留。”于是接着书写门联。

  上联:纶组紫绛食葛香茅宇下联:石帆水松东风扶留殿“绛萼”为横批,制作横匾,高悬门楣。对联制作竖匾,悬挂两边。

  一切就绪,赵构亲自去请母亲韦太后,前来观赏。

  门题、门联,烫金的大字,熠熠生辉。太后感慨道:绛,大赤也。绛萼,紫绛花也!绛萼殿,绛宇、绛屋、绛帐之中宫花尊也。

  西晋左思《吴都赋》有曰:“纶组紫绛,食葛香茅。石帆水松,东风扶留。”

  门题、门联,语出《吴都赋》,取意吴后之芬芳都殿,紫气东来也。

  ——皇帝,用心良苦啊!

  赵构听母亲这么一说,眉开眼笑道:“知吾者,娘娘也!娘娘,博学啊!”

  (宋,皇帝称太后“娘娘”,称皇后“圣人”,称妃子“娘子”。除皇帝外之人,称太后为太后,称皇后为娘娘,称皇后以下妃嫔,则按封号称谓,如,某贤妃,某才人等等。)

  “自予归来,皇帝哪次问安,不提你那位了不得的吴后了?”

  “然也!吾思念所致,还望娘娘海涵体谅。中宫已经虚位十七年,还望娘娘同意册封用玺,好颁诏天下啊!”

  “理当!然容我见过本人再说。倒是你,早日将她召回吧。她,太不讲规矩了。”

  “母亲,不怪吴圣人。我无法分身,故要她代天子视察民间,到各地看看去。”

  母子正说着话,太尉辛永宗来了。分别行礼后道:“陛下,泽国夫人求见陛下与太后,说是吴太师、吴大人有礼物给太后拜寿。”

  “泽国夫人,快传!”

  只见三辆马车开进,泽国夫人被扶下车后,抬眼就看见了尊贵的老妇人,在女婿近旁。心想,这一定就是太后了。赶紧疾步上前行礼道:“臣妾,拜见太后,太后金安!”太后微微颔首,表示回礼。夫人便又转身行礼“臣妾,拜见陛下,陛下金安!”

  赵构赶紧还礼,一揖道:“泽国夫人、岳母大人免礼!”

  “谢陛下!”又作揖行礼后道“陛下,臣妾带来两车物品。按吩咐,一车是送太后的拜寿礼,一车是给你们自己用的物品。先卸太后的礼物,好不好?”

  见赵构点点头,辛永宗,赶紧亲自驾车,前往慈宁殿。(宋,皇城内所有宫殿,都不称某某宫,而称某某殿。)

  慈宁殿,待永宗指挥人,搬进两个特大箱子,打开、抬出一看,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一对高大的,足高三四尺,齐胸高的景德镇大花瓶,赫然眼前。

  泽国夫人,要辛永宗在花瓶里注水,然后打开一个竹筐,取出花草,种植花瓶里。

  原来,花瓶里,下半部有种花的花苔底架。()两瓶,分别水植枝干足有三尺高的万年青、富贵竹,瓶口围一圈紫红、金黄色的鲜菊花。

  泽国夫人说,这个季节,只有菊花了。万年青、富贵竹,是她水植了好几年的。瓶口的鲜花,可以随花季更换。

  瓶身图案,褐色的桃枝上,舒展翠绿的桃叶彰显勃勃生机,枝叶间硕大的仙桃错落有致,一对童子童女,各自双手捧着仙桃。真是寓意美好,赏心悦目。

  待太后吩咐奉茶,泽国夫人又要人打开另外一只箱子,搬出一整套茶具,几套餐具,几大包茶叶。有果香肉桂、粽香水仙、茉莉花茶、洞顶毛尖、雨前雀舌。

  泽国夫人,亲自烧水泡茶,请太后与陛下一泡泡品尝。每一泡,都泡四道,然后换个小茶壶再换一品种泡。说是,泡过的,只要将茶汤倒干,下次可以接着喝。每泡茶,可以冲泡七八次。

  茶后,夫人解开一个大包袱,取出她自己制作的茶点,给大家品尝。这才开始,转达女儿的话。女儿信中说:“大约八月21日前后,皇太后还朝。十月甲申,乃皇太后诞辰日,请母亲提前数日,代为前往拜送寿礼。之前,请勿打扰。”

  夫人接着道:“女儿不让提前打扰,所以几次的礼物,一并送来。餐具,是耀州窑瓷器,二月派人运到。花瓶是景德镇窑瓷器,茶具是吉州窑瓷器,六月运到。其中,花瓶是央央亲自设计、指导制作的。茶叶,刚刚前几日运到。除了茉莉花茶,皆乃欧闽武夷岩茶。央央说,都是当年好茶,来之不易。”

  “泽国夫人,你可知道令爱何时回宫,现在何处?”太后问,神情冷冷的。这令吴央的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谢太后牵挂。臣妾也好想知道,他们父女俩,人在何方,何时回来。可是,他们每次,皆是要离开何地时,派一家丁押运物品到临安。押运的家丁,皆不知他们下一处会去哪。最后送来茶叶的家丁说,他们去过崇安县的五夫里。那里是柳三变的家乡,也是吴玠、吴璘的出生地。说建州有崇安县,乃茶之祖地,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提到过的欧闽茶乡。还吩咐我刊印、拜读《大观茶论》。臣妾正想,向陛下讨要一册《大观茶论》,好拿去刊印万册。央央说,茶乡士子与茶人,大多了解与推崇《大观茶论》之说,无不引以为傲。京都临安子民,更应当拜读鉴赏之。所以,吩咐我刊印万册。”

  赵构道“当年父皇的书籍,汴京皇宫被打劫一空。我当时人在安阳大帅府,所以没有现成的《大观茶论》。待我问问大臣们,看看谁有没有。一弄到,马上派人送去吴府。”

  “哦,这样啊!那就请陛下,将央央的手抄本给我即可,就可以排版刊印了。央央说,当年从吕相公那,借来赏读时,曾经抄写过一本的。说是,放在她的一个箱子里。”

  言罢起身,说是另外一车物品,陛下可以命人归置。她不打扰了,这就告辞。

  泽国夫人,离开慈宁殿,便对辛永宗说,“这个车里,有你的礼物,是央央亲手制作的一个笔洗。刻有名字,你要找到取回。”

  “真的啊,谢谢吴大人,谢谢泽国夫人。”辛永宗,高兴坏了。

  泽国夫人,在绛萼殿门前驻足片刻,便上车离开皇宫。

  回家的路上,泽国夫人心里很不安。自她见过太后,其始终阴沉着一张脸,不曾有过一丝笑容。不禁,心中掠过一片阴影。

  以后,自己的女儿,这婆媳之间,如何相处啊!

  不过,女婿倒是不错,还拜托她,请当年构筑吴府庄园,建造芍瑞轩,与近旁“仙境”的工匠。说是他要在绛萼殿内,建造建筑风格一样的“紫萼轩”与“仙境”。()

  仙境将包含,构筑“纶组紫绛,食葛香茅。石帆水松,东风扶留。”意境。

  于是,泽国夫人心想,这两口子的暂时分离,没准就是自己女儿,给女婿一段时间,好让女婿兑现当年诺言,为央央打造一座特殊“亭殿”。

  可是,央央,你们父女在哪,什么时候回来啊…

  潮州城南七里处,韩愈祠,吴央一行一到潮州,先临韩祠,瞻仰先贤。

  当然,这座韩祠,还是宋元祐五年所建的,并非笔架山改韩山的所在地韩祠。

  最早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地址在潮州刺史公堂后面。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将韩祠迁到州城南七里处。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丁允元任潮州知州,主持将韩祠迁到东山(后改名韩山)古揭阳楼遗址处。

  笔架山,因其山峦酷似一巨型笔架而得名。相传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常常与当地的名人学士登临此山,享览风光,吟诗作对,并于山中,亲手栽种了两棵由中原带来的橡树。后人为寄托对韩愈的思念之情,就将笔架山更名为韩山。

  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才仅仅八个月,就能够得到潮州人民如此爱戴与纪念,自然不是没有来由的。这个,从苏轼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便可了解个大概。

  苏东坡说:元丰七年,皇帝(宋神宗)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歌词说:…

  碑文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即,苏东坡说: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

  所以,韩愈对潮州的贡献,自是“关盛衰之运”吧!

  韩愈《劝学解》中的两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教化有道。韩愈的“恶溪驱鳄”故事,更是令人百感交集。韩愈为此而作的一篇檄文《祭鳄鱼文》,也因之而代代留传。这就难怪当地人民对他“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了。

  碑文还说:“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苏轼还给予韩愈高度的评价,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千古楷模。

  韩愈是唐宋文学大家,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振笔一呼,天下从之,一改自东汉以来“道丧文蔽,异端并起”的局面,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韩愈在潮州,以贬谪官员的身份,依然以为民服务,造福一方为己任,能得到民众的崇拜,也就不足为奇了。

  韩祠,这座庙宇,在明媚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也令专程前来瞻仰的吴央,对韩愈的一生,更多了一层理解与崇敬之意。

  苏轼关于“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之说,不禁使她想起了岳飞、岳鹏举,也是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鹏举兄,你在天有灵,我想念你啊!

  离开韩祠,直接前往潮州窑。

  潮州地处中国南疆,粤境东部,韩江中下游,与欧闽相邻。潮州的先民属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大部分从闽南的莆田迁入潮州。唐朝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从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设置了漳州。所以,潮州话可以通行闽水漳州。

  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平和等县郡,也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与福州(福建)、虔州(江西)接壤的。

  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新罗县(今龙岩市长汀县);另一个源头,是在循州的兴宁县(紫金县,兴宁县,今属梅州)。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除了汀州段和循州段外,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潮阳郡,唐天宝3年,(闽中)割潮州归岭南,唐乾元年(758年)再复潮州。北宋,沿袭唐制。南宋,自然是沿袭北宋制了。

  所以,潮州韩江,接水闽南,吴央一行,由闽南前来潮州,自然路途不是很远了。

  潮州,位于粤东韩江中下游,陶瓷生产起源很早。李唐时代,窑场已遍布潮州城四郊.枫溪是潮州西郊重镇,素称“南国瓷乡”。枫溪之东,有飞天燕、大旗山,西北有白水、赤岗,均盛产瓷土。隋唐时期,白瓷施加褐彩的做法,对宋代江南地区,青白釉褐彩装饰,也应有启迪作用。

  潮州窑,即潮州笔架山窑,在潮安。

  笔架山潮州窑,地处潮州城区韩江东岸,是宋代青白瓷窑系中的一个重要窑口,又称笔架山窑、水东窑。笔架山从南至北长约4公里,因形似笔架而得名。

  在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四华里,窑址鳞次栉比,相传有九十九条窑之多,号称“百窑村”,又称“水东窑”、“白瓷窑”。

  潮州窑,该窑始于唐代,北宋延续之。唐代以烧青瓷为主,北宋时,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青白瓷釉色偏白,积釉处显水青色,也有的白中泛青。器型有碗、盘、碟、杯、执壶、瓶等等。

  北宋时,当地窑火旺盛,有大小窑炉近百个,所以民间称其“百窑村”。由于战乱,和外销受阻等原因,该窑于北宋末期由盛转衰。

  正是这样的“由盛转衰”期,吴央一行来到了百窑村。

  潮州窑,为阶层型龙窑,有点象武夷景区的“遇林窑”。

  笔架山宋窑,规模弘大。据说,建窑时,依山势挖一条长条斜坡深沟,两侧用矩形砖砌墙,单隅。全窑长,大多在30米至100米上下,窑室长60~80米不等。窑灶总倾侧度为14~17度之间。窑床一般分为3至15段,宽2.15至3.16米不等。窑温约在1000至1300度左右。

  宋人,当然不懂测量温度,吴央是按青瓷的硬度、陶色分析的。师傅们,则是按“经验”掌握火候,代代相传的。

  据说,百窑村里,有一个使柴燃烧大师傅,姓徐名旺。徐旺祖上几代人,都给窑主烧窑看火候。到了徐旺这一代看火候,本事就甭说了,百窑材算他说头句话。徐旺一家四口的衣食住行,就全凭他的一身本事。

  于是,吴央拜访了“火候”师傅徐旺,谈的很投机。吴央便送他一对耀州窑插瓶,要父亲资助他一笔钱,好让他建条自己的窑,自烧自卖,发家致富。

  接着,吴央要父亲吴近,买下这里中等以上的所有陶瓷产品,发往广州。

  说是,与之前耀州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的产品一起,赶在入冬十月,北季风发起前,启航远洋。然后,再回头潮州,忙乎张罗,如何巩固、发展、兴盛潮州窑。

  尤其,潮州窑,竟然有青花瓷产品。想想在景德镇,自己还约束自己,不要“跨时代”地想什么青花瓷呢,真是感到十分欣慰。

  潮州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

  真是风水宝地!

  吴央心里暗暗发誓,要让潮州窑极盛于南宋,要让这里成为“南国瓷都”,成为“海滨邹鲁”,成为陶瓷出口基地之一,成为“海上丝路”始发港口之一。

  吴央一行,带着潮州窑产品,离开百窑村,前往广州。一路上,哼着当地人,大多会唱的,歌颂韩愈的曲子。歌词是苏东坡的,曲子是当地曲艺人谱写的。

  苏轼说“潮州人请我书写他(韩愈)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苏东坡,果然如愿了。

  吴央想,韩愈、苏轼,在天有灵,定然十分欣慰吧。

  苏轼,其辞曰——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诏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苏轼,其辞译文——您从前骑龙邀游在白云乡,双手拨动银河,挑开天上的云彩,织女替您织成云锦衣裳。您轻快地乘着风来到皇帝的身旁,下降到人间,为混乱的俗世扫除异端。您在西边游览了咸池,巡视了扶桑,草木都披上了您的恩泽,承受着您的光辉普照。您追随李白、杜甫,与他们一起比翼翱翔,使张籍、皇甫湜奔跑流汗、两腿都跑僵了,也不能仰见您那能使倒影消失的耀眼光环。您上书痛斥佛教,讽谏君王,被邀请到潮州来观看,中途又游览了衡山和湘水,经过了埋葬帝舜的九嶷山,凭吊了娥皇和女英。到了潮州,祝融为您在前面开路,海若躲藏起来了,您管束蛟龙、鳄鱼,好象驱赶羊群一样。天上缺少人才,天帝感到悲伤,派巫阳唱着歌,到下界招您的英魂上天。用牦牛作祭品,用鸡骨来占卜,敬献上我们的美酒,还有殷红的荔枝,金黄的香蕉。您不肯稍作停留,使我们泪下如雨,只得送您的英灵,披着头发,轻快地返回仙乡。

  ——吴央,她为韩愈而唱,也借之为岳飞而唱,寄托哀思,寄予玄想。

  想象着,岳飞深受众神欢迎,愉快地逍遥仙乡。

  (张籍、皇甫湜,大唐官员,诗人、散文家,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等交厚。祝融,本名重黎,上古帝王,号赤帝,为火神,三皇五帝之一,葬在南岳衡山之阳。海若,海神名,庄子说的东海的海神,名若。)

  吴央,她为韩愈而唱,也借之为岳飞而唱,寄托哀思,寄予玄想。

  想象着,岳飞深受众神欢迎,愉快地逍遥仙乡。

  (九头鸟书院)

梦想岛中文    天萼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