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三章 石板滩之战

梦想岛中文    民国之北洋崛起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奎俊看形式紧急,忙掉周围府县团练绿营练军汇集于成都。这时他才想起,还有一位营务处会办马元亮还在宜昌没有到来。

  赶紧叫人发电报给马元亮,叫他立刻来成都赴任。而马元亮此时正看着报纸,最新新闻报道,英军、美军、太古公司由于军火船只爆炸,导致口水仗打的非常热闹!

  哪有闲心去成都,掺和奎俊的破事。以偶发急病拒绝赴任,把奎俊气个半死。也顾不得袁世凯的面子了,就要将马元亮免职。这时忙被身边幕僚张志翔劝住:“将军息怒呀,将军息怒,眼下形式危及万万不可将马大人免职呀,这双流温江等七县乡绅都于这马家连成一气,开始结连护保了,前两年随马元亮一起去袁慰亭处的马家子弟都已经组织乡勇,光在双流,温江两县就有不下五千人,全都装配德式快抢,听说还有一个炮营都是新军用的快炮,大人千万不能激化和马元亮的矛盾呀。否则这祸事可就来了”。

  “哪你说该怎么办!前些天我叫人去调动各地防勇,怎么这些人没有调到成都来?他这些枪炮哪里来的,我估计也是他从新军中搞来的,绝对见不得光还敢私自建军,我就不信这马元亮就这么胆大,他还敢造反不成!传我将领免去马元亮营务会办之职,把他那些乡勇掉到成都来”。

  奎俊气的面红而赤,而张志翔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将军大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是不是将军大人被气糊涂了,你也不想想这么大批军火要没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首肯,怎能调用出来,看来这马大人在袁宫保面前绝对是红人,得想办法结交一下才是,不能在奎俊一根绳上吊死。

  在奎俊一在催促下张志翔也只好起草公文,这时有戈什哈递过一封电报到张志翔面前,奎俊看着拿着电报面有踌躇的张志翔道:“念吧!又是朝廷来的斥责吧!”

  “这电报上朝廷并没有斥责将军大人您,说是调马维骐为四川提督,查将军府营物处会办马元亮,在拳乱事起时,组织乡勇绥靖地方表现甚佳,请大人您酌情升用”。看着脸色有些惨白的奎俊张志翔很是尴尬。

  “看来我这成都将军,也做不了多少时候了。哪你说怎样能叫马元亮来成都,剿灭这些拳匪”。

  “回将军,这个卑职也只是建议一下,这马元亮的乡勇要想调动首先必须把他们纳入朝廷的管理,得给他们一个名义并且得给马元亮除了会办之职外一个名头。现下成都危急邛洲雅洲叙洲等地各路防勇团练都已陆续开进城中,等战后防守成都的兵力必将不足,可把叙州各营留在成都,这样就委任马元亮一个叙洲团练使之职赏个副将衔叫他的人剿灭拳匪后去驻守叙洲府把他调的离成都远远的也省的大人您烦心不是”。

  “那你就带我发个公文吧,同时向朝廷报备吧”。

  八月中旬马元亮接到叙洲团练使的任命,也知道查不多了。就带着环儿等人启程赶往成都,来到将军衙门奎俊并没有给他好脸色,只是督促他尽快增兵成都,倒是一个叫张志翔的幕僚很是热心,最后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位张志翔还是他的同年,只是那是他十五而张志翔已经二十八岁了,这下大家更亲近不少。

  由于义和团进兵进成都,马家城中宅院,早就没人居住了在宁宇时派来一营士兵的护送下,带着补发的三个月军饷,回到马家在双流县的庄园中。

  “父亲大人不孝儿回来了”马元亮进入正厅连忙向老头子叩首。

  “傅波快起来快起来叫为父瞧瞧,恩!黑了也壮了许多,这一路上不好走吧”!说话间父子分别落座。

  “回父亲大人,这一路还好,就这拳匪闹的厉害,只好绕路,要不提前两天能回来”

  “傅波呀!这回还真叫你说准了,现在川中大乱,这手中要事没枪没权,不管你有多少家财都活不下去呀!就在半个月前,这拳匪也不知道破了多少大户,全被灭门。看来为父是老了,这见识也不如你们了,以后咱们马家何去何从这也要靠你自己把握了”。

  看着乱发感慨的老头子,马元亮心里好笑:那些大户都自己派人破的,要是叫你老人家知道还不拿棍子抽死自己,还能叫自己在家李主事才怪哪?

  “父亲大人正当盛年怎能说如此丧气话,这次拳乱不日定当剿灭还请父亲宽心”。随后父子二人开始慢慢品茶闲聊起来。

  在家中盘横了两日,开始视察宁宇时组织起的这只团练部队,最开始我只叫宁宇时等人招募了一千多人,结果后来义和团攻势迅猛,各地乡绅纷纷解囊最后组织起步队十一营,炮队一营,但都是仿照马元亮前世记忆中巡防营的300来人的小营编制,而马元亮也只是知道当时巡防营一营差不多三百人但是具体编制就不记得了,所以建立之初就以一营必须有三百正兵为标准建立最后全营编制下来有三百八十多人(历史上巡防营正兵216人一营官弁共301人)这样即使以后遇见新军,同等编制下即使不敌但是可以轻易击溃其他巡防营。几日逛下来不得不佩服宁宇时等人的练兵成效,两月时间步兵队已经可以看到具有新军的面貌,虽然还不能与北洋常备军相比,但是也只是差在时间和装备上了。

  八月下旬,,已经会和的各路义和团,在龙泉山开设拳场组织练拳。这时一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廖九妹在得到最后500杆快枪后把薛宝贵等人撵出了议和团,因为她发现薛宝贵等人有培植自己势力的迹象。随后就派人给奎俊送去战书要与奎俊在石板滩进行决战,气的奎俊将送信之人处死,并立即派陈橘像石板滩增兵,同时将军衙门也给马元亮传来命令,叫他带着部队不用去成都了,直接开赴石板滩与其他各路军队会和,剿灭拳匪。

  马元亮本着袁世凯哪里学到的慢慢走,等等看的用兵精髓,带着九营步队和两队炮营朝石板滩开去。

  九月一日在轰鸣的炮声中,叙洲团练赶到了石板滩战场。奎俊从成都派出的八千余人与议和团一万两千在石板滩展开激战。刚一开战两方炮火响彻天地,虽然相隔一千余米但是两方炮术都比较差,相互对射几十发也没有摧毁对方炮兵,义和团率先开始冲击但是由于清军火力太猛,冲击的一千多人倒在了前进的路上。随后廖九妹改变战术,派曾啊义带领洋枪队于清军展开互射,两方步兵相隔三四百米。枪声响成爆豆但是伤亡倒是不大。就这样清军与义和团僵持起来。

  刘洪波一边举着望远镜,一边对身旁的宁宇时说道:“这回真是开了眼了,还有这么打仗的,这下就看谁弹药多了,不知道义和团能不能顶住”

  “你就别瞎懆心了,拳匪手里的老毛瑟每杆都有四百多发子弹,没有一两天打不光的。除非他们都不休息,害的我带的哪俩个营连训练用的子弹都不够”。

  “那也比我们炮营强吧,两个月一共就打过两次实弹也就每炮十发,一会要是和义和团撞上了,也不是知道能打成什么样子哪!听大人说,等这仗打完回去后,你们哪五个装备老毛瑟的步营全部换装m1888,那可是德国原厂货比现在的汉阳造质量好多了”。

  “恩!王文亮哪小子搞来的,现下已经陆续运到宜昌,而且过些时日还有些五生七山野炮运到,估计炮队又能扩编一营了,到时候有你小子忙的”。

  这时一个马弁跑来通报马元亮的命令:“炮营管带刘洪波听命见绿色信号弹开始炮击拳匪炮兵阵地,摧毁敌炮兵后,炮击拳匪左翼掩护步兵推进”。

  “遵命”。相互敬礼后,刘洪波接过马弁手中的命令文件,开始安排士兵进入阵地。

  义和团和清军之间对射了半个时辰,曾啊义发现距离实在太远,对清军的杀伤有限,就令洋枪队开始向前推进到了一百五十米处。这时议和团装备的后堂洋枪发挥出了巨大作用,虽然清军人数占优并且火力也略战上峰,但是由于多数人只装备前堂步枪并不能趴下,装填只能站立或者半跪射击,渐渐的伤亡开始加大。

  虽然在官长威胁下并没有溃散,但是很多人开爬在地上以躲避义和团疯狂的弹雨。看到前方清军已经被压制住了,廖九妹带着六千多手拿刀枪的团丁冲进了清军队列。这清军肉搏本就不如议和团,叫廖九妹这么一冲阵线开始动摇了,曾啊义看到清军以有溃像,又怕误伤会中兄弟,命令手下停止射击也加如了肉搏的战团当中。

  一时间喊杀之声如雷贯耳,“活捉陈老狗”的口号响彻云霄。清军被义和团已经砍杀近半开始全面崩溃,陈橘看控制不住部队了,转身上马就想逃走,这时一发绿色信号弹在战场南侧丘林中升起,就见几发炮弹落在义和团炮兵阵地周围,吓的团丁赶紧四下逃去,随后十几发炮弹准确的落在义和团炮兵阵地上,殉暴的火药和炮弹将其中两门大炮高高掀起。

  义和团的攻势随着这一声巨响也为之一顿,但是廖九妹并不理会,继续指挥议和团追杀清军,而陈橘知道这是援军到了,也开始收拢败兵想和义和团继续缠斗。一刻钟后清军与议和团的左翼想起连续不断的爆炸,同时从丘林中冲出了大批的清军,但是这帮清军并不急于冲进战团,在各自官长的控制下,维持队列小跑的接近义和团侧翼。

  当距离议和团还有一百五十米时,各队官长开始命令展开队列,成战斗射击队形,随后在各营管带官的口令下开始步枪齐射,顿时爆豆般的枪声压制住了战场上的喧嚣。而于此同时距离陈橘三百米外三名清军同时举起了手中步枪,只见陈橘身子一震一头载到马下,这下清军可就炸了窝了,虽然援军以到,但是以无恋战之心。

  开始丢下枪支弹药四散逃去,廖九妹妹见到正面清军以溃,并没追击而是仗着人多开始冲击侧翼的清军,但是清军装备的连珠快抢叫团丁们血撒疆场,廖九妹派人冲了两次在清军的炮火和弹雨下根本冲不动。

  曾啊义想先把洋枪队组织起来,像开始一样和清军对射,但是这时战场已经及其混乱根组织不起来。而组织起来的少数洋枪队本无法形成规模。即使刚一聚集进行射击,就被对面清军的连珠快抢打散。廖九妹见团员损失掺重知道进攻成都已经无望,便由曾啊义带着洋枪队阻击清军,随后带着大队五千于人撤出战场。

  “传我命令,炮营停止射击,各步营追击五里,将拳匪逐出战场后开始后撤”两名马弁记录马元亮命令后随后翻身上马前去通知各部队,这时马元亮回头对李大中道:“大中把各营马弁集中下,去追那些贵撒的防营,把他们都集中回来,如果有谁不听命令无论官职大小就地处决”。

  “是”李大中敬礼后转身而去。

梦想岛中文    民国之北洋崛起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