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吴宁

  “说下去!”

  武则天冷然一声,想听听吴宁到底有什么说辞,而殿上其他几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里面除了李显,浑浑噩噩毫不知情,剩下的几位,可是都知道武老太太对吴宁生了疑心的。

  这个时候,谨言慎行,方为上策。

  大伙儿实在想不通,吴宁何必还要在这里招惹老太太呢?

  其实,不杀世家的理由,不用吴宁去说,不杀和杀的理由都是台面儿上的。

  老太太要杀世家,是要掌控皇权,这对武则天有利。

  可不杀世家,则是为了不让大周伤了元气,这对天下有利。

  就是这么简单。

  想想看,半数朝廷官员、十数万世家弟子,再加上之前说的对山东民生的影响。

  这么大的的危害,换了任何一个皇帝,任何一朝臣子,都不敢这么干。

  可惜,执掌天下的是武则天,她选则了前者,这就是老太太狠辣的地方了。

  可是,现在武则天让吴宁说下去,那吴老九把这些再重复一遍?

  管用吗?

  显然不管用。

  事实上,吴宁也根本没打算说这些。

  武则天让他说下去,不是让他说废话的。老太太的意思很清楚,让他直接说方法。

  “启禀陛下!”吴宁抬起头,“古人有云:没有带来混乱的臣子,只有带来混乱的制度。”

  “世家之乱,说到底,并非是十数万世家子弟威胁了大周,而是古往今来传习的制度造就了世家。”

  “陛下今天把世家杀的干干净净又如何?早晚还会有新的世家利用制度再次崛起。不是吗?”

  吴宁一席话,殿上这几个人面面相觑,默然无声。神情之错愕,更是溢于言表。

  憋了半天,最后还是武则天没忍住,问了一句,“哪个古人说的?”

  咳咳!吴宁差点没噎着。

  哪个古人不重要好不啦?重要的是内容。

  “陛下!”吴宁避之不答,换了个语气,“一概绞杀是没有用的,若想从根儿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上着手。”

  “制度?”武老太太果然不再纠结。

  别管是哪个古人说的,也别管说没说过,细想之下,还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家的出现,确是制度造成的,也就是从魏晋开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以州郡为单位,在各州郡选出一个在朝中任高官,且德高望重的名人,任命为“大中正”。

  再由大中正从本州之中,选一个稍稍比自己差一点的德高望重人物,任命为“小中正”。

  于是,各州郡就有了大、小中正。

  那大小中正是干什么的呢?这两人就一个任务:从本州选拔人才,向朝廷举荐。

  他们手里有一张类似于“人才调查表”的东西,对所辖境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秩序的四有青年逐一审查,在表格中分置九等。

  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然后,再把这九等名单提交吏部。吏部就可以按照等级,直接派官儿了。

  明白了吧?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只这么寥寥几句,大伙儿就应该明白,这里面“大、小中正”得有多大的权利,这个制度又存在着多大弊端。

  大中正选小中正,两人再一块儿挑官儿。

  可人都是自私的啊!我爸爸要是大中正,那他就算不把我这个亲儿子放在上上等,起码也得在选官之列吧?

  于是,世家就这么出现了。

  到了隋唐时期,在皇权的引导下,九品中正制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可是,繁衍了几百年啊!

  世家已经不需要九品中正制了,特么一州一郡,甚至几州几郡,只要是识字的都是一个姓儿,都是他们家亲戚。

  你选去吧,选谁都是我家的。

  甚至都不用选官,七姓十家光是家里出的那些宰相,得的那些爵位,用这些功劳向皇权要一点“恩荫”的官额,那就够把朝堂填一半儿了。

  所以,武则天才要赶尽杀绝,把七姓十家灭了,那这些问题也就都不存在了。

  虽有阵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还是值得的。

可是现在,穆子究说杀不得,还说什么制度  老太太当然知道制度有问题,可是怎么改?怎么变?

  “制度?谈何容易!?难道,你还有改制之法!?”

  武则天还真不信了,朝廷里那么多能臣,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改制都未有建树,你还能弄出点新鲜的来?

  好吧!

  “回禀陛下!”吴老九一弯腰,“微臣还真有。”

  “啊!?”武则天惊了。

  你有?你有你不早说!?

  “说下去!”

  “单就官制而论,其实很简单,废止举荐制,收紧恩荫,大行科举。”

  “不举荐,少恩荫,也就把世家上升的通道堵死了。”

  “大行科举,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不是人才,科场走一遭。”

  “公平,也省了麻烦!”

  武则天沉默了。

  “能行吗?”老太太有点不确定。

  现在的大周,包括大唐时期,还是以举荐为主,恩荫为辅。

  毕竟这个时候,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准确地说,是少数家族手中。叔叔举荐侄子,或者子承父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举荐和恩荫才更有效率。

至于科举  科举就是个幌子,朝廷那么大的用人量,单靠科举考上来的那么几个人是不可能供应的。

  这也是武则天宁可杀了世家,让天下乱一乱,也没想过去大兴科举的原因。

  在她的认知里,民间的寒门子弟毕竟是少数,科举也兴不起来。

  不得不说,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如果换了宋、明、清的任何一位皇帝,非笑话武则天是傻帽儿不可,太小看天下人“当官的决心了”。

  殊不知,终大唐一朝,从科举入仕的人才,加一块儿也就几百人。可是到了大宋,呵呵,几百人?一科就录用一千多的也不是没有。

  武则天担心的这个事儿,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她现在要干的事儿和黄巢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把世家杀了个干干净净。

  不同的是,到了北宋时期,赵家是不得以而为之。

  那时候,已经没有世家了,文人家族更是少之又少。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爆发户,更没什么可举荐、恩荫的。

  所以,赵家只能被动地收紧举荐和恩荫的用官渠道,转而大力发展科举。

  而武则天现在,则是有选择的余地。

  事实上,在吴宁的影响下,老太太已经主动地走上了北宋的道路。

  你看呗,废除坊市,大力兴商,这是不是宋朝的大方向?

  如果她再大兴科举,那和两宋就更近了。

  而且!!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唐可不会重文轻武,大唐还有燕云屏障。不但有燕云屏障,整个亚州几乎都是大唐的后花园。

  这就...有点无敌了。

  现在武老太太缺的就是一点点眼界,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这个吴宁可以帮她弥补。

  “陛下....陛下是不是担心,科举不能胜任选官之责?”

  武则天抬头,“子究,寒门仕子还是太少了。”

  “陛下说的没错。”吴宁点头,“可是,科举之道既然是公平选拔,那为什么一定要是寒门仕子呢?十万世家子弟不一样可以通过科举在朝为官吗?”

  “嗯?”武则天皱眉,“那世家必会死灰再燃!”

  “制度变了啊!”吴宁缓声道,“选官的权柄在陛下手中,而非世家族长。”

  “再说,此次抄家,世家元气大伤,靠陛下掌管的科举是没法翻身的。”

  “可不同的是,陛下抄了世家的家,却还用了他们的十万文人,何乐而不为呢?”

  也对!武则天有点动心了,她本来就是不执拗的人。

  相反,老太太这一生嫁给了权力,也屈从于权力。只要于权有利,武老太太从来都是没有原则的。

  就好像她可以为了梦想而入宫,可以隐忍在寺庙里等待机会。

  可以为了上位而讨好关陇门阀,也可以为了打击关陇门阀而立起七姓十家。

  更可以为了打击七姓十家而发展酷吏,现在为什么不能为了别的目的放世家一马呢?

  看了吴宁一眼,心中还有一丝疑虑,“那平民仕子还是没有世家弟子有优势,朝堂上不还是他们的天下吗?”

  “陛下!”吴宁淡然一笑,“微臣有一问请教陛下。”

  “说!”

  “陛下觉得,杀十万文人、半数朝官对大周的负担大,还是几百座官营书院的负担更大呢?”

  武则天又惊了!!

  对哈,这小子太坏了!

  担心科举世家弟子一家独大,那就建书院呗!专教寒门子弟。

  就算在大周全境各州都铺上书院,那对朝廷来说也是负担得起的啊!

  此时,吴宁的声音适时传来:

  “只要陛下敢放开平民的上升通道,敢给寒门仕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臣保证,不出十年,必不会让陛下失望!”

  武则天没接话,静静地看着吴宁。

她的心里此时已经有了决定。看着吴宁是因为  太像了!

  武老太太心说,实在太像了!

  行事风格与那个吴宁几乎是一模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点子,永远会给你惊喜。

  而且,都那么坏,那么讨厌!

  如果,场下站的是吴宁,他也应该想得出这种既让世家继续为朝廷卖命,又绵里藏针,把世家慢慢磨死的绝户计吧?

  武则天内心抑制不住的在想,穆子究到底是不是吴宁!?

  “子究....”

  老太太悠悠开口,“你很像一个人!”

  所有人都心头一颤,太平心道:“来了!”

  狄仁杰也是低着头,不敢看武则天,更不敢看吴宁,上官婉儿则是在细看吴宁的眉眼。

  她也好奇,吴宁用半年时间就经营起一家价值十万的炭厂,而穆子究短短八年就让长路镖局遍布天下。

  吴宁抬抬手就灭了一众酷吏,而穆子究轻描淡写就干掉了突厥,还搭上了七姓十家。

  吴宁写了一箱子的《醒世方》,而穆子究则在这个大殿上献了官制之策。

吴宁如果活着,也正是穆子究的年纪  这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呢!?

  “哦?”只见穆子究依旧淡然,没有波澜,“陛下还见过像子究一样的人吗?”

  “见过。”武则天重重点头,“而且,还很想念!”

  吴宁没有马上接话,因为心中已有起伏。

  想念?

  武则天居然用了“想念”二字!

  强行让自己稳住心神,“能让陛下想念的,想来是个奇人吧?”

  武则天一直紧盯着吴宁的神情,可是让她失望了,表面上,那句“想念”并没有让穆子究有任何的迟疑。

  只得道:“确实是个奇人!”

  老太太靠回龙椅,“有九年了吧”

  “朕初闻那个叫吴宁的小子,他才十五岁。”

  “可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娃娃,只几句话就把朕一直不能解开的困局化解了。”

  “哦??”穆子究挑眉,“那他好大的胆子啊!”

  “是的!”武则天笑了,“胆子确实不小!”

  “和你一样,敢在朕面前卖弄,当真是不知死活。”

  “呵。”穆子究再笑,“非常之人,行非常手段,不是吗?”

  “是!”武则天点头,“确实是!”

  支起身子,指着穆子究,“你和他一样自信!都是非常之人,知道朕舍不得。”

  穆子究闻罢,微微颔首,“陛下抬爱!”

  “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他得寸进尺,先是废了朕的一众爱将,又给朕提了一大堆意见。现在你看到的四海通商,宵禁作古,就都是他的杰作。”

  “可是”老太太站了起来,背起手来,下了高位。

  踱到穆子究身前,“可是他越得寸进尺,朕就越喜欢他。你说怪不怪?”

  “不怪吧!”穆子究低垂眼帘,“这世间,平凡的人太多,遇到一个有趣的人不容易。”

  “对!”武则天大笑,“太对了!!”

  “吴宁,就是一个有趣之人!”

  “而你!和他很像,也是个有趣之人!”

  “是吗?”穆子究已经不抬眼,“那微臣甚是好奇,他的结局可好?”

  “因为那也可能是我的结局,不是吗?”

  狄胖子汗都下来了,心说:吴老九,你疯啊!

  能对付过去已经是万幸了,结果这货还在玩火,这等于是反将了武则天一军。

  还嫌不够心跳是吧?

梦想岛中文    獒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