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零二章 对汉宣战

  彼得真的要向刘彻宣战了!

  边境牧民的冲突,成为了彼得实现政治抱负的导火索,他似乎已是“蓄谋已久”了。

  西伯利亚的夏季很短暂,彼得便利用这难得的气候条件,大举向汉朝东北的边境进发!

  二十万全副武装的军队驰骋在大草原上,彼得亲自出征,他要给年轻的汉武帝一点颜色看看。

  “母亲,儿子要走了,彼得国王的大军已经开拔,萨契科夫要追赶上大部队!”

  叶妮娅也听懂了,他的父亲要去和汉朝开战,他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呢?

  叶妮娅的母亲已经痛哭流涕了,尽管萨契科夫给全家的未来,描绘了一个几乎完全的新家园。

  但谁又能保证,萨契科夫就可以平安地归来呢!

  黎明的太阳,再一次照射着美丽迷人的贝加尔湖。

  叶妮娅独自一人漫步在湖畔,她的心里现在又多了一份牵挂…

  “皇上,边关急报,十万火急!”

  长安城未央宫外,一声尖细的喊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刘彻从梦中惊醒,他分明已经听到了来自边关铁蹄与刀剑的铿锵之音。

  未央宫中。

  刘彻已经正襟危坐在皇座上,殿内是匆忙赶来的窦婴和田蚡等人。

  刘彻急忙叫包桑将边关的疾奏,呈给了丞相窦婴,令其当众宣告。

  窦婴神色凝重,他知道奏折上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紧握书简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臣幽州刺史急报皇帝陛下西伯利亚王国国君彼得,亲率几十万大军,已越过我朝北部边境,在鲜卑和乌桓等氏族的帮助下,大军已经逼近了辽西和辽东两郡…”

  “啊!”

  大殿内的文武大臣听完奏折,无不大惊失色!

  刘彻的胸脯不断起伏着,显然他在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匈奴的战事如何?”

  刘彻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大声问道。

田蚡急忙上前两步,他向刘彻答道  “回皇上,匈奴已被我汉军追缴至大漠之外,李广将军不日便要班师回朝。”

  “李广将军何时才能回来?”

  刘彻追问道。

  “这,按日子来算的话,还须十日左右。”

  田蚡翻动着小眼睛,他也不确定大军到来的具体时间,但看着刘彻着急上火的样子,也不敢不表态。

  “即刻拟旨,快马去报,让李广五日内到达长安!”

  “臣遵旨!”

  田蚡赶紧应诺,包桑火速将拟好的圣旨,传到了宫外。

  “西伯利亚王国?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刘彻在大殿内来回地走着,看得出他在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现在需要他冷静下来。

  “丞相,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窦婴终于等到皇上向自己发问了,他在念奏章时,从第一个字开始,心中就在思考着应敌之策。

  “皇上,当务之急自然是火速派将士赶赴边关,拒敌于国门之外!”

  “臣以为,李广回朝尚有时日,还是先命卫青出战为宜。”

  窦婴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对形势的把握和判断是客观的,也是比较可行的。

  “西伯利亚国远在北方,是十分强悍的名族,他们如同匈奴一般,善于骑射,我朝自然不能轻敌。”

  “现在汉朝刚刚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将士们正处在亢奋状态之中。我们便要一鼓作气,将来犯之敌杀退回去!”

  窦婴说着,不断注视着刘彻,并扫视着大殿内的群臣,发现大家都在专心听自己讲话,心中更加有了信心。

  “卫青先战,李广后援,大汉要举全国之力,支援前线的战斗,这是我朝目前最重大的国策。”

  “必要时,还要请皇上御驾亲征才是…”

  “朕马上就要亲征,还要等什么‘必要时’呢!”

  刘彻又显得急躁起来,他的眼睛里冒着满腔的怒气!

  “什么西伯利亚王国,什么匈奴王朝,只要敢和我大汉为敌,就一定要将其消灭殆尽!”

  刘彻的豪言壮语在未央宫中飘荡着,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谁都不敢出声。

  此时,大殿内就是落下一颗针,其声响都能刺穿群臣的耳膜。

  半个时辰的静默。

  “皇上,请下旨筹备前线所需的粮草和辎重,火速增援卫青才好!”

  还是窦婴打破了沉默,他的胆气和魄力是汉朝绝无仅有的。

  “另外还须调遣朝鲜的杨仆,让他从朝鲜出发,与卫青形成对敌军的夹击之势。”

  刘彻如梦初醒,他腾地一下从龙椅上坐起来了。

  “快快拟旨,火速从各地抽调三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前往北方!”

  与此同时,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已经离开了长安,奔向了齐地的卫青和朝鲜的杨仆。

  “丞相负责筹备粮草,太尉替朕御驾亲征!”

  刘彻最后的这句话,就像一把重锤,砸得田蚡的脑袋嗡嗡作响。

  “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又摊上了这等苦差事!”

  田蚡心中不是个滋味,皇上这次的安排显然不同于上次,他能掂量来事情的轻重。

  “这次才是真正的考验,弄不好自己太尉的官职不保,还有可能掉了脑袋啊!”

  刘彻再说了什么,田蚡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完全已经懵住了。

  三日后,卫青收到了长安的圣旨,他感到非常震惊。

  眼下海军的训练也在最紧要的关头,卫青原本打算几日后,便带领将士们出海。

  但大汉北方的战事,已经十万火急了,他必须全力出击,替皇上分忧。

  “众将士听令,俄国人犯我北方边境,即刻停止出海的各项准备,马上启程前往北方战场!”

  卫青一声令下,十万海军将士紧急集结,开始浩浩荡荡地向北方挺进。

  这支队伍经过卫青的调教和集训,早已今非昔比了,军队重新焕发了雄姿,个个精神抖擞,士气旺盛。

  且说在西北军营里的李广将军,他也收到了皇上的圣旨。

  李广刚刚击溃了匈奴最猛烈的一次进攻,他常年与匈奴作战,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他知道这次匈奴的溃败,大大挫伤了匈奴单于的元气,没有半年的时间,单于绝对不会再卷土重来的。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后世唐代的诗人对这段历史,有过如诗如画地生动描绘。

  李广也不敢耽搁,他必须马上加入朝廷增援北方战事的队伍。国家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大汉统治基石稳固的一种集中体现。

  但李广心中隐隐有一丝担忧。

梦想岛中文    徐福大帝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