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那啥,说两句

  一月一日,元旦。

  新年的第一天,在欧洲比赛了大半个月的青厨二队凯旋归来。

  再次奥烹赛冠军对于厨协和国内的厨艺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陆沉鱼等人在奥烹赛出色表现获得了不少人的称赞。

  与此同时,也算是为厨协扫清了之前青厨一队败北的郁闷之气。

  在青厨二队的队员们还没回国时,厨协方面就传来消息要嘉奖众人,并且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媒体采访。

  姚禹等人回国后,先是在京城歇了一天,然后又耐着性子接受了一整天的采访,才各自散去,各回各家。

  回到申城后,姚禹被陆涛喊去陆家吃饭。

  时至今日,陆家人已经基本没把姚禹当外人了。

  不论是陆沉鱼的父母还是她的爷爷奶奶,对姚禹都很满意。

  而且两家原本也是世交,姚禹的人品学识能力又无可挑剔,以后陆沉鱼若真是和他在一起生活,也是再好不过的。

  今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早,姚禹回国后没两天,姚婵也放寒假。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姚婵比之半年前要沉稳了不少。

  不过平时在家面对姚禹时,还是从前那副古灵精怪的元气少女状态。

  这半年来,姚婵的大学生活很丰富,参加了不少活动,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令姚禹没想到的是,姚婵不知怎么地,居然和白沛如成为了好朋友。

  而且两人认识的时间比姚禹认识白沛如时还要早两个月。

  她们两人,一个是大一新生,一个是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又没在同一个学院,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多少交集的机会。

  可事情就是这么地巧。

  两个相差了好几岁的姑娘在一次校庆活动认识了,而后便一见如故,聊的很投机。

  若不是姚婵在家和白沛如视频的时候,姚禹恰好路过,他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私人财务和自家妹子是朋友关系。

  一月十四日,腊八。

  肠炎道,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腊八这天,姚禹下厨做了顿饭,然后把陆沉鱼、楚辛楣、徐云乐、李寻归、沈秋明,还有正好返回申城的杨锐、陈立叫到家中小聚。

  这大半年以来,成长的并不只有参加国家队集训的姚禹等人。

  陈立在琴岛跟着陈雨晦学习了大半年,杨锐也在西三版纳跟着隐退的大师傅闭关苦修了很久。

  他们两人的厨艺比起半年之前,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家聚餐的时候,姚禹提到了自己打算开餐厅的想法。

  沈秋明有些惊讶,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开在哪?开多大?”

  李寻归也是飞快道:“你丫的终于决定自己开店啊。打算搞多大的?缺不缺启动资金,算我一股啊。”

  姚禹笑道:

  “你专心拍你的电影吧。跟我凑什么热闹。”

  “我就是打算等三月后从世青赛回来开一家和仁和馆档次类似的馆子而已。”

  “餐厅面积嘛,万平米应该够用了。开业初期暂定为一千个餐位。”

  “一千个餐位够干嘛?老朱的酒楼都已经扩大到下四层了,季荀的西餐厅都开了四家连锁了。”沈秋明摇头鄙视道:

  “你好歹也是玉食榜首兼国厨队长,就不能搞得大气点?”

  “业内的人要是知道你打算开店了,当天愿意来捧场的人可能都不止一千。”

  一千餐位起步的餐厅已经可以与中档酒楼相比了。

  何况是在寸土寸金的申城做餐饮,启动资金远非普通地级市可比。

  就算是本地有车有房,身家数千万的阶层,也没多少人敢一下子搞得这么大。

  毕竟,餐饮这一行的回报率虽然可观,竞争压力也相当的大。

  除了姚禹、季荀、朱行琛这种可以很快拉起一支强劲后厨队伍的名厨,普通人如果想合资做餐饮,也只会从可容纳一两百人的小门店坐起。

  至于再小的街边苍蝇馆子,那就只能算是养家糊口,而不能算是正儿八经地进军餐饮业了。

  姚禹闻言说道:

  “哪有那么夸张?我只是打算做点小生意而已,又不广发英雄帖。”

  “那你选好店址了吗?”陆沉鱼问。

“还没有呢。我打算把门店开在世纪公园到明珠塔一带,最好是能找到临街的

梦想岛中文    大胆狂厨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