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二章 新政余波

梦想岛中文    1644我的帝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此时的山西更冷了,大雪漫天纷飞,淤积的积雪比往年都深上两寸。

  这时候,两条官奴修建的直道显现出了好处,宁乡、吴城两地的百姓,便通往这两条崭新的道路来往永宁州。

  仅仅半年的光景,人们就从废墟中走了出来,一路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行人,还有披着镣铐在宪兵们监督下清扫积雪的官奴。

  百姓们或挑着担、或赶着牛车,拉着精打细算采购来的年货回去,妇女们在细数吴县生产的布匹、百货坊内生产的胭脂之类的事物,唠些家常,对着街道边上穿着黑衣巡哨的宪兵们指指点点,孩童们则坐在车上嬉笑打闹,路上欢声笑语不断,一片欢喜的场面。

  刘芳亮来这里一个多月了,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感到啧啧称奇。

  这种兴旺热闹的光景,在太平的年岁都稀罕的很,可见赵毅真是个有本事的人。

  赵毅送给他的宅子在府衙边上,前面不远就是督军院和督政院的行政中枢,左边是市坊,右边是治安署下的宪兵局,后边则是赵毅正在命人修建的军校,进出方便,地段属极好的。

  宅子本身是足足四进四出的大宅,虽说不上富丽堂皇,但胜在够大,威严又气派,住下十来号人不在话下,儿子刘骄就在旁边的宪兵局里公办,住的地方有点远,有时办公的晚了,就腆着脸跑过来住。

  对于刘骄被赵毅擒了又降了,一开始刘芳亮对他是极为生气和失望的,但随着平阳府之战后,这个心思也就放下来了,父子二人解开了心结,现在刘芳亮就像个普通老头儿,平日里和跟自己半辈子的几个老伙计钓钓鱼,看看戏,下下棋,打发打发时间,日子倒还算快活。

  出门走上半里路,就是新兴的一个戏园子,叫折梅园,是他最喜欢来的地方,这里消费便宜,物美价廉,一文钱就有座位坐,两文钱多一杯热茶水,五文钱,还有一叠蜜饯瓜子,点个阁楼的雅座,也才五百文,不仅老百姓爱看,些许读书人也爱来这里会友消遣。

  听儿子刘骄说,这折梅园是民政署下面的一个文宣局办起来的,请的是山西这边的大才子李灌写的戏本,用本土的戏班子唱大戏。

  山西的梆子戏本就以演唱风格粗犷火爆闻名,声大词白,剧目丰实,受众群众极广,即使是妇孺,也能听得懂词意,一经开唱,整个折梅园都是百姓。

  最近一些杨家将、岳飞、李广、霍去病一些人的戏唱的格外的多,许多半大的小子,一听到霍去病就都嗷嗷叫,这些小子连尿都尿不准的年纪,也缠着自己老母要参军打鞑子,建立封狼居胥的功业,刘芳亮对赵毅的手段确实是佩服。

  “当年要是闯王身边有赵毅?”

  刘芳亮笑着摇了摇头,打消了自己无厘头的想法,在园子外交了五文钱,便领了茶水点心进去,找了个侧排的座位,等侯开戏。

  今天人不算多,戏场内还未坐满,但侧台的雅座反而不少人,刘芳亮转目看去,大都是些年轻的士子。

  年轻人不当家,不知道省钱呐。

  他不再理会,转头看向戏台。

  几个涂抹着妆容的伶人上台,一番舞弄后,一个穿着铠甲的大汉开腔道:

  “我乃赵毅,真定府人......。”

  刘芳亮没想到,今天这一出唱的竟然是赵毅自己的戏,便生出了及浓郁的兴致,随着情景的推移,赵毅的手下也一个个的出场,新民军从京城,到太原,再从太原,到平阳府,转战各地,在百姓的拥戴下,渐渐壮大。

  编戏的人很有水平,演员也很出色,即使是当初百人规模的蝴蝶林之战,都演绎的惊心动魄,让人为赵毅的处境担忧,看到被恶绅做成花瓶的妙龄少女,无不愤恨的咬牙切齿。

  戏剧继续演下去,演到了平阳府之战,刘芳亮竟然看到了演到了自己的人,正在和扮演赵毅的戏子对话:

  “鞑子自入关以来,行事残忍暴虐,刘某虽为一匹夫,亦知家国大义,但凡有一口气在,就当以吾血荐轩辕,断不让百姓受鞑虏刀兵之祸!”

  好!!!

  台下有百姓被这句热血的台词激动到了,站起来纷纷鼓掌,有些大方的,朝着台上掷钱和瓜果,片刻就扔了一堆,让戏童都来不及捡。

  刘芳亮看的耳根子通红,没想到在戏文里,自己也是个有担当的英雄,不由老脸一羞,吭吭哧哧的塞瓜子。

  “哼!什么英雄,狗熊才是!”

  一句口气中带着浓浓不屑的话传到了刘芳亮的耳朵中,让他的动作为之一僵,他转头回望过去,是几个穿着白衣的儒生在交谈。

  “赵毅,流寇尔,为祸乡绅,众人无不恶之,这刘芳亮也是闯贼的旧部,二人皆一丘之貉罢了,还英雄?徒增笑柄。”

  “宋兄,慎言。”旁边有人提醒这个说话的儒生。

  被唤为宋兄的儒生神色狂傲道:“怕什么!我等乃圣人之徒,岂可贪生怕死?公道自在人心,今日我宋文书偏要说句实话,这赵毅实乃乱国之徒。

  他让那帮庶黎秉政,置孔孟之学于何地?

  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不就为了出将入相,为一方父母官吗?难道还需和庶黎俯首听命不成?

  此为父母官,还是儿孙官或奴仆官耶?

  历朝历代,哪有这样主序不分之事,实在是荒天下之大谬,若他有本事,尽可杀了我去!”

  宋文书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引出不少儒生的赞同,这些人都是当地的读书人,众人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一举成名天下知!

  赵毅这番搞庶民代表的方法,无异于将官员的权利全都打压下去了,当官的竟然要讨好一群目不识丁的庶民,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按照儒家的规矩,读书人就是该出将入相,为天子牧民,所谓肉食者谋,老百姓就乖乖当被牧的羊就好了,秉政治国这些事情,就得让他们这些肉食者来干。

  即使这些读书人,身上有功名的甚少,但是他们的意见几乎能代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读书人,似李庭浩这样从一开始就跟随在赵毅身边,认同其思想的士子极少,所以,新政一出,便在士林中激起轩澜大波。

  截止目前,新政已经给赵毅添了不少麻烦了,其治下士人怨气颇深,甚至有些地方或者乡镇的官吏们,迫于家族和士林的压力,辞官而去,基层缺失,给还不完善的督政院带来极大的压力,但李庭浩等人知道无法动摇赵毅的决定,也是咬着牙硬撑。

  刘芳亮坐在一边看着这群儒生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让开,让开。”

  人群中进来一群穿着黑衣,臂绑红绸,拿着哨棍的宪兵。

  “是谁在非法集会,宣扬反新政的言论!”

  一个宪兵队长领着人冲进来问道,他叫韩超,本是新民军的老战士,年中时在战场上丢了一个手掌,又不愿意回乡享受勋烈,硬是写报告请求留队,于是汇报到督军院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宪兵队队长的职务,负责这一带的治安,一听到有人竟敢公开反对大帅,立刻带着手下的宪兵冲了过来。

  “正是宋某!”宋文书打开扇子,满脸不屑的看着身前的宪兵队长韩超。

  “给他拿了。”

  “诺。”几个宪兵越过人群,拿着绳子和哨棍走上去。

  “不用,宋某自己会走,我倒要看看,赵毅就真敢逆天下大势,行焚书坑儒之事?”

梦想岛中文    1644我的帝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