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51 孔孟神一样的分析

梦想岛中文    系统请我当老师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孔孟摇摇头:“其实我怎么做并不重要,这次比赛的关键也不在这里。”

  五人一愣,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马若曦:“孔老师,你说的关键,难道是指那些试题题量?”

  孔孟赞赏的点点头,要不说人家是才女呢,果然聪明!

  他解释道:“没错,就是题量。你们想想,就算平时考试,让你们做题,不到一节课时间,你们能做出来几道?”

  “这…”其他人都有点明白过来。

  虽然大家没具体关注过这个数据,但结合考试时,一套2030题的试卷最少得一个半小时…

  那100道题…

  孔孟分析道:“这还只是平时,现在是比赛,试题难度绝对更大。100道题30分钟,也就是说,你想全部完成,一道题所用时间不能超过20秒…”

  龙傲天也十分聪明:“您的意思,是我们做题时,思考时间绝对不能太长,有不会的也要直接跳过?”

  “没错。还有,不知你们注意到没?刚才那个主持人专门说这500题中有选择、填空和简答,其实他完全没必要强调这个。

  若我没猜错,你们抽出来的题目,顺序极有可能给打乱。选择题比较简单,说不定会放在最后,而最难的简答题,应该会在首位。所以…”

  “挑着做!”这次不用孔孟提醒,五人回答的异口同声。

  点点头,孔孟专门对马若曦道:“马同学,我知道论诗歌天赋,你是他们所有人中最顶尖的,你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拿到自己那100题的满分。

  我没有阻止你的意思,但还是想提醒你一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马若曦点点头,若有所思。

  在孔孟帮5人分析试题时,不远处韩青云也在指点自己的学生:“大家注意,这个学富五车最大的难点,是它的题量,你们一会做时,一定要注意时间…”

  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止孔孟一人注意到。

  韩青云说完,最后拍拍杨子文的肩膀:“子文,你是咱们四维的顶梁柱,虽然这次比赛以集体为主,但我觉得主办方最后应该还有个人评定,加油!”

  杨子文身高1米9,因为身材极瘦,所以看着有点像竹竿,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学生,竟是四维中学的超级学霸!

  点点头,杨子文道:“我知道,韩老师放心,去年我是第一,今年我一定也是第一。”

  将能想到的都安排好,韩青云忍不住看向孔孟这边。

  他刚才找周倩倩商量安插学员,本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想到竟被拒绝了。

  而拒绝他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老师,这让他气恼的同时,心中也在狐疑。

  他甚至还发现,致远中学今年最强队的导师,也不再是周倩倩,而是这个孔孟。

  到底什么情况?难道致远的领导层,准备放弃这次青少年诗歌大赛吗?

  青少年诗歌大赛虽然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不过因为发起人是古文联盟协会,在业界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这项比赛举行这么多年,总冠军除了前年,一直都是四维中学。

  而前年四维输了,输给了致远,那年的致远导师,正是周倩倩!

  这也是周倩倩第一次带队征战诗歌大赛。

  新锐教师,精英教师,教师中的佼佼者…人们毫不吝啬自己对胜者的赞美,却自动忽略了第二名,忽略了第二名那个四维叫韩青云的带队老师同样是新人。

  所以在后来的日子中,每当别人提起青少年诗歌大赛,韩青云都忍不住想到这深以为耻的一幕。

  虽然他通过不懈努力,在第二年扳了回来,但他依旧无法证明自己比周倩倩更强。

  本来按照四维中学的潜规则,诗歌大赛带队老师带满两年后,就要退位让给新老师,但耿耿于怀的韩青云还是厚着脸皮来了。

  他要再次打败周倩倩,用3∶2的方式,证明自己才是最优秀的。

  谁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对,是我千辛万苦费尽心思准备好复仇,但对手却不在了…

  想到这,韩青山不禁有点心灰意懒。

  算了,自己就将这个孔孟打败,再拿次第一吧,虽然就算真拿了第一,也没什么值得得意的。

  5,4,3,2,1…比赛正式开始!

  看着倒计时变成0,所有选手瞬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平板上。

  超级学霸杨子文一样如此,不过等他看清平板上的题目时,不禁一愣,只见上面写着: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塘代诗人李维在《十月十日忆河西兄弟》中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这竟是一道简答题?

  而它的难度…

  杨子文眉头紧皱,毫无疑问,此题难度之大,在场选手能正确写出来的,绝对不超过1。

  倒不是该题题干迷惑性大,相反,此题题意简单,清楚明了,相信只要认识字,都能看懂。

  因为它的难点不在这方面,它难的是这首诗本身。

  首先,它是一首古诗,和现代诗相比,古诗本来难度就大。

  其次,它出现在塘代,作者李维。

  塘代是一个历史大朝代,李维在塘代诗坛也有几分名气,但他这首《十月十日忆河西故人》却很少有人知道。

  因为这首诗实在太普通了。

  杨子文也是一次机缘巧合诵读李维全集时,有幸读过两遍,但因为当时并未刻意背过,所以已经有些记不准内容。

  到底是“每至佳节倍思君”还是“每至佳节倍思卿”?

  其实杨学霸能想起大致意思,已是牛人中的牛人,这归功于他有个过目不忘的大脑。

  若换成普通人,别说回忆具体诗句,能想起见过这首诗,就足够吹嘘很多天了。

  对了,李维是男子,若只是思念的话,最大的可能,应该是他的红颜知己。

  那么…

  大笔挥就,“每至佳节倍思卿”被他用工整漂亮的宋字写出来。

  自信无比的杨子文并没有注意到,他在这道题上已耗去2分钟的时间。

  对一般人来说,用2分钟做出一道题,还包括书写,绝对可以说是神速,不过放到此次比赛上…

  下一题,杨子文眉头再皱,因为这竟又是一道简答题。

  “请写出青代王运鹏所带领词派的名称以及代表作。”

  难道主办方把所有的简答题都分给了自己?

  那真的是…

  算了,把简单题留给别人,复杂的自己来,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自己小队的分数。

  只是,这道题貌似半点不比刚才简单啊!

  关键是题中所说的代表作是一首56字的七言律诗…

  这次杨子文速度快了些,但也用了一分半钟。

梦想岛中文    系统请我当老师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