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章 泰山郡救援

梦想岛中文    疗汉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得知刘里领般阳百姓迁移,孔融惊愕万分,赶忙派人追赶劝说刘里。

  可是此时派人劝说已经完了,不但没能劝说刘里回头,反倒是三波人没有一个回到北海。

  张饶虽然很想解决掉刘里,可毕竟他分身乏术,后方有着刘里终究是一个威胁的存在,现在愿意离去,哪能让孔融给破坏掉。

  虽然张饶放任刘里离开,但心里却憋着一肚子的火。

  尼玛离开就离开吧,还带走了城中的百姓,这留给自己一座空城有个毛用啊!

  刘里也同样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这次走的太过顺利,没有阻拦,没有追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因为百姓的缘故粮食出现了预警。

  般阳县虽然不大,也遭受过战火的洗礼,但人口依旧足有数千人。

  除去选择留下的老弱病残以外,也有好几千人跟着刘里迁移。

  人家都选择跟着你迁移了,那肯定得管饭吧?总不能让人在半路饿死。

  如此情景之下,刘里心中也是无奈,只能命孙夏先行一步,前往泰山郡求援。

  按理说孙夏统领斥候队伍无法分身,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初跟刘里去奉高的就那么几个人,凭借着对诸葛珪的交情或许能有格外的加成。

  而这些人里面战死的战死,活下来的就属孙夏有脑子,最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百姓们都拖家带口,带着家中的‘贵重’物品,所以赶路的速度极慢。

  孙夏快马加鞭赶往奉高城求见诸葛珪,倒也有可能在刘里一行人进入第一座县城的时候得到回复。

  孙夏来的诸葛府前,自称诸葛珪故人请求一见。

  诸葛珪心中疑惑,却也同意了见面。

  当他看到孙夏时顿时陷入了疑惑之中。

  “不知阁下是?”

  他心中茫然,不过虽然不认识孙夏是谁,但总觉得有些眼熟。

  事态紧急,容不得孙夏客套,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某乃孙夏,奉主公之命前来求援。”

  闻听此言,诸葛珪更加茫然。

  求援?求什么援?要是需要支援也是应该找太守啊,找他这个郡丞有毛用啊。

  “你家主公是?”

  “我家主公乃奋武将军麾下大将刘里是也,哦,就是之前为你治病的那个,诸葛郡丞应该不会忘却吧?”

  孙夏心中多少有些不爽,你诸葛珪的命可都是我们救...我们主公救的,好歹我也是当年跟随在主公身边的老人,既然连我都忘了,简直太不像话了。

  他的话让诸葛珪顿时恍然。

  刘里这个名字他听说过,据说在讨伐董卓的时候立下大功从而声名远扬,乃当世名将,与河北四庭柱齐名。

  当时他还感叹来着,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威名,当真不简单。

  可没想到这个刘里既然就是当年救治自己的恩公,这让他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你是说恩公就是刘里?”

  不等孙夏回答,诸葛珪便抢先一步自问自答道:“是了!是了!我想起来了,你是当年恩公身边的随从,来人!快备酒宴!”

  孙夏哭笑不得,赶忙制止诸葛珪道。

  “酒宴就不必了,如今主公领般阳百姓与途中,还望诸葛郡丞施以援手。”

  “哦?”

  诸葛珪闻言眉头一挑,惊讶问道。

  “领般阳百姓?这是何意?”

  孙夏将事情的原尾一一叙述,诸葛珪顿时恍然。

  “主公真乃仁义之士也!”

  诸葛珪由衷感叹,随之说道:“你且与我同去面见太守,将事情的经过再说一遍,其余事物交于我处理便是。”

  他知道事情的紧迫,上万人的队伍吃穿用度都是个问题。

  奉高城虽然是泰山郡的郡城,可距离般阳却有着不小的一段距离,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安置般阳百姓与其他郡县之中。

  这种事情赶早不赶晚,早一天可能就能避免有人饿死。

  诸葛珪带着孙夏找到应劭。

  应劭得知当年的贼小子既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的名将刘里,这让他也震惊了许久。

  又听到刘里携般阳百姓西迁兖州,这让应劭对刘里在心中的形象彻底颠覆。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行善之举自然需要支持,应劭二话不说立马安排。

  他先是安排人马调派粮草,又连夜分析,安排在原山以西的位置筑建一座城邑,以此安置般阳百姓。

  孙夏闻之欢喜不已,当天便与诸葛珪辞行离去,将消息传递给刘里。

  当他与大军汇合之时,大军正好赶到原山附近。

  刘里听到孙夏的回复,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有了泰山郡的援助,刘里心中安定,便不打算继续前行,而是按照应劭所安排的方式在原山以西驻扎。

  借助等待的这段时间,刘里正好将黄巾降兵训练出来。

  虽然没有足够的粮食激励,可时间上却不再那么着急。

  一连数日,诸葛珪主动请缨赶赴原山,见到刘里后他显得格外热情。

  “恩公!辛苦了!”

  “哪里哪里,这次多亏了诸葛郡丞,要不然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刘里这番话不单单是客套,也的确是有感而发。

  走了这一路他才知道,原本自己的想法太过简单,根本没有考虑全面。

  要不是诸葛珪的极力帮助,应劭也不会这么热情的答应建立城邑安置百姓。

  若是半路将百姓放弃,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不说,反而会惹上假仁假义的骂名,这的确让刘里头疼无比。

  “恩公过谦了,愿携百姓迁徙于此,非仁义之士不可为尔。”

  “过奖了。”刘里谦让一声,不想跟诸葛珪在这里打太极,突然间,他心中猛然出现了一个名字,不由脱口问道。

  “你儿子可好?”

  “啊?”诸葛珪顿时傻眼了。

  这问候有问本人的,有问父母、兄弟的,可他还是头一回碰到一上来就问儿子好不好的。

  “啊!小儿很好,让恩公挂心了。”

  不过转念一想,他还以为刘里说的是诸葛瑾,便没往心里去。

  刘里也意识到了不对,不过厚脸皮的功夫他已经练到了如火纯青,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嗯,你儿子诸葛亮很聪明,不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如让他出门游历一番多长长见识。”

  诸葛珪:“....”

  “小儿诸葛亮如今年仅十岁。”

  刘里:“....”

梦想岛中文    疗汉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