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27 我竟忘了此事

梦想岛中文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侯仁矩忙道谢,并说此事完结之后他要好好的休息两天。

  勉励侯仁矩两句,杜昭离开此处,赶去了城北的两军大营。

  大营中,王传平原来的府邸,已经改名为:“马步军都使府”。

  周庭以后便常驻其中了。

  周庭正在亲自指点操练兵马之事,郭大勇和陈顶天两人跟在后面宛若小学生。

  就在大营中,杜昭与周庭聊了一个上午,有关军制改革之事。

  其他的什么军纪松弛、兵骄将惰、老弱混杂等难题,周庭都能解决。

  唯独这个“冗员”的问题,周庭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杜昭颇感棘手,那么多将士的随军家属与老弱将士,总不可能直接赶他们出大营,任其自生自灭吧。

  若是如此,只怕整个中吴军的将士会彻底炸锅。

  一直讨论到午时,还是没有好的办法。

  杜昭在大营中吃了午饭,便结束讨论,回到牙堂。

  “‘冗员’的问题不好解决,那就先着手处理‘财赋’的问题吧。”

  杜昭在牙堂中坐了一会儿后,拿定了主意。

  当下,杜昭便命把守在门外的李安,请来苏州府衙的刺史。

  杜昭与之聊了半个时辰,了解清楚当下实行的财赋之策。

  苏州刺史离开后,杜昭当即便自言自语道:“田赋、商税,现在最好还是不要乱动为妙!”

  当下的田赋,实行的是唐朝后期制定的“两税法”。

  一年征收两次,分为“夏赋”和“秋赋”。

  所得赋税一般分为三份,分别为:留州、送使、上供。

  留州:既州县自留的赋税。

  送使:既送给藩镇节度使的赋税。

  上供:既送给朝廷的赋税。

  留州、送使倒也罢了,可是这个“上供”…

  若杜昭想出好的法子,提高了田赋的收入,那么将有一部分上供给朝廷,也就是上供给杭州的胡景思。

  中吴军毕竟还不是一个国家,它只是一个藩镇。

  从名义上来讲,中吴军属吴越王国,所以辖地内所得赋税必将上供给朝廷一部分。

  “我可不想为胡景思徒做嫁衣!”杜昭暗哼,自语道:“田赋改革,暂且作罢。还有商税也是此理。”

  “虽然‘上供’给胡景思的赋税,只占小部分,但我这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可是若不改革田赋和商税的话,那我又如何增加牙府的收入来源呢?”

  “对了!”

  杜昭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自嘲道:“我竟忘了此事,真是不该啊!”

  他在桌案上铺上一张宣纸,取过鹅毛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雪肤膏!

  其实早在刚回到苏州之时,杜昭就打定主意自己下海做生意赚钱。

  那天晚上,还曾与周延嗣相谈甚欢来着。

  如今看来,自己做生意是真的好,因为生意所得利润不算赋税,也就不用“上供”给朝廷。

  昨天晚上和周娥皇聊天之时,还有今天早上在两军大营之中,杜昭竟没有想起这一茬,实在是不该!

  当下,杜昭便伏案写写画画,谋划着他的赚钱大计。

  良久之后,杜昭忽然停顿,喃喃道:“再顺手将‘喉舌’之事办成。”

  说到“喉舌”,就不得不提及邸报。

  邸报,是古代朝廷官方开办的“报纸”,相当于现在的“内参”。

  杜昭要做的,便是将邸报拿来改一改,再借鉴一些二十世纪报纸的元素,糅合成当下需求的一种报纸。

  若要发行报纸,必然涉及到纸张、印刷等等范畴。

  纸张倒还好说,只是这个印刷恐怕有点难搞。

  就在去年公元953年,后周发生了一件大事——

  《九经》刻印完成了!

  这部《九经》,其实早在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就已经开始刻印。

  从公元932年,至公元953年,历时二十余年,从后唐开始,跨越后晋,再见证后汉,最后来到后周,这部《九经》才最终刻印完成!

  此次刻印之本,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刻印此书为何用了二十余年?

  因为当下使用的印刷方式,是雕版印刷,一整页文字雕刻在一块木板上,这些雕版也只能用于印刷《九经》中的一页。

  后世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由毕昇首先发明的。

  就当下公元954年来说,这是将近一百年之后的事。

  也就是说,活字印刷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呢!

  针对杜昭的报纸,使用雕版印刷不可取,用人手誊抄也颇为费时,还显得不够高级…

  那么——

  杜昭起身,长舒一口气,道:“那就先让活字印刷术提前面世吧!”

  计议已定,杜昭立即安排李安去搜罗刻印方面的人才,以及懂得雕版印刷之人。

  接着,杜昭又派人找来周娥皇,说了要在牙宅中划出一块区域,用于建造“印刷作”之事。

  周娥皇自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当即就下去选址、筹备人手。

  好在牙宅中真的非常大,太广阔了,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块合适的地盘。

  接下来的数日,杜昭又开始忙起来了。

  他亲自指点“印刷作”的筹建工作,同时也兼顾牙府中的日常事务。

  一切都挺顺利。

  在李安的搜罗之下,短短一日,还真就找到许多刻印与印刷方面的人才…

  另外,侯仁矩的资料整理工作、周庭整顿两军的安排,以及逐县逮捕、查抄等任务,也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切安稳。

  整个中吴军上下,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忙碌而充实。

  淮河以北。

梦想岛中文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