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五章 红月坊

梦想岛中文    小小蚌妖仙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费了我一百点贡献,就是个这?”

  清道夫组织休息客房内,蚌小火看着手中格外巨大的全能大补丸,心中一阵吐槽,这一次上面发下来的奖励也只有一千点啊,一下就花去了十分之一,加上自己兑换的两瓶修炼丹药,瞬间没了200贡献点。

  虽然他身上没有太大伤势,但为了掩饰自己,同时想要弥补之前修炼混元九幻决时,亏空的精气意神,特意在功勋楼里面兑换的全补丹药,全能大补丸,对于个人什么都能补充一点,甚至包括灵魂伤势,也是因此价格昂贵。

  只是这种丹药也有缺点,什么都补一点,但效果却比较鸡肋,不如专一的丹药好,也只有蚌小火这种特定人士才有需求购买,功勋楼的管事老头听到蚌小火询问后,二话不说直接塞给了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只是此刻的蚌小火看着手中的浑圆褐色的巨大丹药,口中艰难的咽着吐沫,最后还是大张着嘴,如同塞苹果一般,硬塞在了口中。

  不一会全能大补丸慢慢化掉,期间蚌小火如同吃了一大块冰淇淋一般,浑身清凉舒服,最后的他竟然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

  直到第二天,风浮云和朱万楼的到来,才将他唤醒,他二人为了庆祝答谢一番,因此想带蚌小火去一个专门的地方,红月坊。

  多宝鱼和大菱鲆是同种鱼类,大菱鲆(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

  在自然海域,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圆形或长舌形。幼鱼眼睛在身体两侧,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一只眼逐渐向左或向右,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

  多宝鱼广泛分布于冷水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扁平的身体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

  多宝鱼体侧很扁,而且还是椭圆形的身材,它的两眼在头部的左侧,它的长相不但奇特,而且多宝鱼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头部及尾鳍均较小,鳍条为软骨;体内无小骨乱刺,骨头呈白色玉石状,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丰厚白嫩。漠斑牙鲆形态与中国褐牙鲆相似,体侧扁,圆形,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身体的左侧呈浅褐色,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能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以便隐藏身体,躲避敌害。多宝鱼近似圆形;有眼的一侧(背面)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棘,无眼的一侧(腹面)呈白色;体表上还有隐约可见的黑色和棕色花纹,肌肉丰厚白嫩。

  七星底灯鱼是灯笼鱼科、底灯鱼属鱼类。体稍延长,侧扁,稍高。背、腹缘圆钝。头较大。吻短钝。眼大。眼间隔较狭,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眼前方。口大,前位,稍斜。上下颌等长。犁骨、腭骨和舌上皆具绒毛状齿。鳃盖骨薄,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密,鳃耙上具许多细刺。

  体和头部均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伸达尾鳍基部中央。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稍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背鳍后方具一小脂鳍。臂鳍大,基部长于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背鳍基部末端稍前下方。胸鳍狭长,下侧位,鳍端伸达背鳍基部中央下方。腹鳍较小。尾鳍分叉。全体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各鳍无斑点。

  七星底灯鱼为东海沿岸常见中上层小型鱼类。栖息水深15150米。秋末、冬初盛产于东海,鱼群习惯在黎明前密集海洋表面。主要以浮游硅藻和甲壳类为主。分布于大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海区。

  七星底灯鱼体和头部均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伸达尾鳍基部中央。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稍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

  背鳍后方具一小脂鳍。臂鳍大,基部长于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背鳍基部末端稍前下方。胸鳍狭长,下侧位,鳍端伸达背鳍基部中央下方。腹鳍较小。尾鳍分叉。

  全体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各鳍无斑点。

  幼鱼体长4.6毫米仔鱼吻圆钝上下颌已形成,眼大,鳍膜从颅顶开始绕过尾部和肛门后缘的腹鳍膜相连,尾鳍膜已出现放射状丝,胸鳍圆而小,肌节“〈”形,眼具黑色素,腹囊前方、消化道中部的背侧各出现1大黑色素,肌节1117对。体长5.7毫米仔鱼,背鳍膜起自胸鳍后上方,背鳍、臀鳍和尾鳍膜上都出现放射状丝,眼后下方出现1个发光器,腹囊中部腹面及肠管末端各有1呈菊花状黑色素,肌节为1118对。体长10.3毫米稚鱼,口裂大,各鳍条均已形成,背鳍后端鳍膜增厚,尾鳍呈浅叉形,鳃盖上每侧有2发光器,胸鳍上方和臀鳍前端体侧上各有1发光器。体长12.10毫米稚鱼外形已和成鱼相似,脂鳍已形成,尾鳍深叉形,体上各部的发光器已全部出现。

  七星底灯鱼为东海沿岸常见中上层小型鱼类。栖息水深15150米。秋末、冬初盛产于东海,鱼群习惯在黎明前密集海洋表面。七星底灯鱼季节移动明显,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移动趋势,春夏季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外海、北部近海和南部近海有少量分布,南部外海和台湾海峡没有渔获,秋冬季分布范围较广,但以北部近海为主,外海次之,其中秋季在南部近海和台湾海峡也有一定数量。水深分布,春季和夏季最高渔获量、平均资源和尾数密度出现在水深60100米海区,其中春季在水深大于150米海域无渔获,夏季则在水深大于100米海域无渔获;秋季主要分布水深小于60米;冬季则主要在水深60150米。主要以浮游硅藻和甲壳类为主。

  分布于大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海区。

  七星底灯鱼是沿海定置网捕捞的主要对象,有一些产量,但多作鱼粉,经济价值不高。渔获量相对较少,但其系多种鱼类的饵料,在鱼类食物链中颇为关键,构成东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环节,而过去对其研究很少,为保持海区生态平衡,应开展生物学、生态和资源数量变动等研究,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翔实的科学基础资料。除少量鲜销外,多加工成鱼粉、鱼露和鱼油等。

  1秒:m.23xsww

梦想岛中文    小小蚌妖仙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