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36章 运行(下)

  确定机器周围没人了,姜易在众人炯炯目光下,按下按钮。

  活动检查床开始缓慢移动,随着小猪仔的头部进入点流体笼罩范围内,姜易又开启了射频系统。

  这才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提。

  没有射频系统发射脉冲,成像技术就是空中楼阁、千年幻想。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发射电磁波脉冲后,还需要又极其精细的氢原子共振信号和豫驰时间接受系统。

  第二步所需要的的时间太长。

  若只是检测单一的身体组织,比如手臂,时间较短,初代机半个多小时也差不多。

  可若要检测身体全部组织,没有十多个小时想都不用想。

  这也是任何初代机甚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不可避免的问题。

  但是,只要设计逐渐合理,零部件功能继续加强,医用核磁共振仪的检测效率会越来越快。

  说不准百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会达到10分钟检测人体全身的速度。

  时间慢慢推移,射频系统不断开启和关闭,而脉冲接受系统也开始全功率运作。

  姜易身侧的列阵处理机和好几台高性能电脑更是一直在全功率运转。

  没办法,初代机的实验,不仅仅是对测量精准度的实验,还包括计算机对浮点列阵的计算测试。

  人体,或者说猪体内的氢原子对肉眼而言,那真是无穷无尽,核磁共振技术也只能测量相关器官内的情况。

  也是有姜易这个近乎“全能”的人才存在,这让初代机的组件和改进大大提高了速度。

  就好比计算机和列阵处理机中程序的编写,即便来了计算机方面的高手,可他不懂得核磁共振方面的技术,最后编写出来的程序也只是根据其他人士的转述才开发软件。

  不像姜易这般,整台原型机从里到外都有他的参与,程序哪方面是重点,哪方面可以删减他都一清二楚。

  尤其在最后的调试中,他花费了几天几夜,几乎把编写的系统又重新整合了一遍,让其运转效率大为提升。

  这要是不懂这方面的计算机高手来编写程序,怎么也得好几年的实验才行。

  正如先前发言所说,披荆斩棘、拨开迷雾,没有相应的学识和实际的参与,即便是计算机高手也编写不出来合适的计算程序来。

  就核磁感应中质子的空间编码技术而言,这就是一件庞大的工程。

  为了节省时间,姜易回到家里除了必要舒缓身心的“虎豹雷音”外,他开着数台高性能的电脑连续工作,有时候他甚至连续三五天不合眼。

  若非性命功夫的存在,姜易这般别说七个月了,就是一个月也会猝死在工作台上。

  地球上有句话说的是真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姜易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被崔明君称之为占据功劳的五成,其实一点都不多。

  涉及到脑力的运转,这就不是一个人甚至一群人能达到姜易这种程度了。

  若说什么东西11≠1,那么最大的体现之处就是智商。

  一个人的智商是100,另一个也是100,这俩人的智商相加是200。

  那这个200的智商值的同样的学业中能否赶得上一个120的人?

  绝不可能!

  就更别说姜易了。

  他的智商,现在最少都在180以上,甚至更多,这也是一实验室的人的努力成果都有些赶不上姜易一个人的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同一句话:科学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科学的突破,则是天才的专属!

  而科学上天才是什么?智商勤奋坚持!

  这三样,姜易一样不缺,还远超世人。

  劳力世上很多,即便是专用电磁体的重新设计和射频系统、接受系统的改头换面,只要有些基础知识,姜易就能带着大三大四的相关专业学生来完成。

  至于各类软硬件的设计,那就不是体力的问题了,而是脑力,而且是烧脑的问题!

  没错,就是“烧”!

  这七个月来的高效运转,姜易发现自己大脑组织的色彩有了明显的变化,运转更高效,大脑的临时性和长久性记忆功能越发强大,甚至连体积都收缩了一圈,却更加的结实脑用。

  若说常人的大脑是豆腐脑,那他的大脑就类似于垒球…

  要知道垒球格式实心儿的,而且这玩意儿结实啊!

  姜易相信,现在他全力给自己脑阔一拳,顶多头骨裂缝、脑袋漏油,但里头的脑组织却不会出现伤害,顶多有些脑震荡。

  被地球上的泰森全力捶个几十下也不怕,定多走不了直线…

  可真实情况却让人心寒,若非有命气补足,脑萎缩都是轻的。

  就像很多IT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会猝死,死后解剖发现,大多数都有脑萎缩病情…

  话且说回,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众人的兴头也降了下来,甚至大多数人坐着坐着都睡了过去,包括崔明君这位物理学院的老大。

  唐朝阳还算精神,可十个小时的等候让他心中就跟长草了一般,当真是盒饭不香、茶水无味。

  姜易除了喝助手递过来的盒饭和热水外,几乎一直在检测和操作仪器。

  他身边的所有机器都在全速运转,也在散发着热量,明明是深冬的大型实验厂房,温度也较低,可他就跟身处在火炉边似的。

  也怪不得很多人都要围在周边昏昏欲睡,实在是这地方暖和啊。

  至于电磁体周围,哪里同样暖和,没看见小猪睡的四仰八叉吗?

  虽说有麻醉剂的原因,可也是因为温度适宜让其下意识舒展开了四肢。

  却没人敢过去,只要不出现火化或者冒烟情况,那地方生人勿进!

  除了那只看上去没心没肺、其实可怜兮兮的小猪仔。

  又是大半个小时过去,姜易长吁了一口气,按下按钮,关闭了初代机的运转。

  慢慢的,机器的“嗡嗡”声停了下来,实验室中一时间静匿无声,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在交相辉映。

  唯有唐朝阳瘫在椅子里翻过来调过去,有一眼没一眼的翻着手机。

  手机还连接着充电器,旁边小桌子上的玻璃保温杯中的茶叶早就泡的寡淡无味。

  许是听到耳边声音不对,唐朝阳有些迷茫的转了转脑袋,发现那个大型机械的指示灯已经熄灭。

  反应了半天他才琢磨过来,脖子有些僵硬的转了半圈,就见姜易一脸疲惫的斜靠着办公桌,笑呵呵的看着他。

  “完成了?”

  “完成了!”

  “没,没问题?”

  “必须的!”

  “…哈,哈,哈哈哈,咔…”唐朝阳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连欢笑都像是在卡壳。

梦想岛中文    学霸跑偏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