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007章 家,一本难念的经

  父亲萧朝贵的心脏一直不是太好,平时都在服药,但被救护车送进医院急救室去抢救,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恐怕,都是自己惹他老人家气急攻心造成的。

  世事难料啊!

  没想到,本来是回家来说服父亲,同意自己去做药,结果竟弄成这般田地,确实出乎萧建军的意料。

  没想到重生回来,跟父亲见面的第一次,来了个不欢而散,这也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啊。

  不是说重生了,就以为稳操前途胜券,可以一劳永逸!

  这是不可能的事,每个人不能轻易成功。

  重生,只是比其它人多了一些经验,以及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知先觉,但微观上没有任何优势。

  自己更要付出百倍努力,取长补短,克服自己的许多缺点,尤其是性格方面,否则,同样会船搁浅滩。

  躺在病床上的萧朝贵,透过房门上的玻璃窗,看到门口徘徊着的长子萧建军,最终选择了离开。

  他的眼角默默落下两行泪水,完全的老泪纵横,以往的一些事情,都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昨天傍晚,正在客厅看报喝茶的萧朝贵,听到宅门的敲击声。

  当他打开宅门时,惊喜地发现,门口站着自己的长子萧建军,脚边还是一堆书籍和行李。

  “阿爸,我回来了。”

  风尘仆仆的萧建军主动开口,亲热地叫上一声,他重新见到二十六年前的父亲模样,心里有点别样的感觉。

  “哎哟,是小军回来了,快进来。”

  第一次见到儿子对自己如此的热忱,萧朝贵高兴坏了,他眯着眼嚷嚷着,一边帮着儿子将行李拎进屋里来,然后关上宅门。

  这是套三居室的房子,是江城县教育局这几年新建的教工新区,专为老教师和双职工安排。

  萧朝贵属于老教师,前几年落实政策,所以分到了这七十几平的新住宅,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三个房间,中间一个小过道,放了鞋柜和电冰箱。

  这套房子虽然跟夏晴家的豪宅根本没法比,但比以前公用厨房,公共厕所的筒子楼,那强出不少。

  “小军回来了。”正在厨房抄菜的继母尤秀英,伸出头来打了个招呼。

  自从听到继子萧建军,攀上一家省城里的高官千金之后,尤秀英对继子的态度也大变样。

  尤秀英从骨子里头就敬佩有能耐的人。

  “阿姨还在抄菜啊!”萧建军笑了笑,寒暄一下,算是打了招呼。

  “你进客厅沙发上坐着,菜马上就好,一会就可以开饭了。”尤秀英非常热忱地回复道。

  继子以前对她总是冷冰冰的,这次态度倒转变不少,莫非是分配落实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尤秀英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大哥,你回来了。”

  另外一个房间门开了,出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说话还有些腼腆。

  他叫萧建强,今年十二岁,是萧建军同父异母的小兄弟,两兄弟整整相差了八岁多。

  “小强,要考试了吗?”萧建军瞥见房内开着台灯,书桌上摊着课本。

  “哦,小强这几天正好是中考,挺紧张的。”萧朝贵在旁插嘴道:“你先回房复习,等会吃饭时再跟你大哥聊。”

  “嗯…”萧建强应了一声,跟萧建军摆了摆手,又关上门复习去了。

  萧建军猛然想到,现在是七月上旬,正是各学校复习考试期间。

  他要不是毕业班,现在也正在紧张复习迎考的时候。

  萧建军把在校的破旧自行车和被褥等,都廉价处理给了低年级同学,但课本他虽不得扔掉,他全部都拿了回来,这毕竟承载他四年的心血。

  “阿爸,我自己来吧。”

  萧建军把行李和书移进客厅的木沙发边上,抬头望见父亲从手压式的热水瓶里,在给他泡茶,连忙上前一步接过来。

  “家里你不太熟悉…”萧朝贵低吟道。

  这四年萧建军在外读大学,虽然学校离家也就五百来公里,但他不经常回家,除了寒假过年回来,有三年暑假都没回,说是搞勤工俭学。

  所以,萧建军在这家里倒像个客人,家里确实也没有他的位置。

  三个房间,一个大房间连阳台的做成了全家的起居室,也就是客厅兼餐厅。

  另二个房间,一个是他们夫妻俩人的房间,还兼书房,最小那间给了小儿子小强。

  萧建军回家来,跟父亲和继母他们也住不了几天,大部分时间,他愿意到他大姨妈那里去住。

  大姨妈乡下农村,土坯房子挺宽敞的,关键是萧建军自己有归属感。

  他平常回来几天,开始跟萧建强同挤一张床睡,后来他坚持睡在客厅木沙发上。

  那个木沙发,上面是海棉垫,拿掉就是一张小木床,铺上被褥就成。

  当初尤秀英坚持买这种加长木沙发,可能心里面早就有这种想法。

  可每当瞧见大儿子睡沙发,萧朝贵心里总不是个滋味,但也是没法子可想。

  从八岁那年开始,自从继母尤秀英挺着肚子进家门之后,前世的萧建军对这个家的感觉,就更加的冷凉。

  从小失去母爱的他,似乎在这里从没有感受过浓郁的家庭温馨。

  萧朝贵清楚,儿子对自己有怨恨,主要原于其母亲的死亡。

  其实,对于妻子薛婉贞的死,萧朝贵也深深自责过,面对亲友们的指责,他有几年的沉沦,曾经发誓要好好把儿子培养成人,以告慰死去的妻子。

  但一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幼子还要工作,且中学教师课程多,还要兼班主任。

  那几年父子俩生活过得很清苦,他是却当爹又当娘,什么都搞不好。

  小时候,萧建军经常性拿着他母亲照片哭泣,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生活又没人照顾。

  为此,萧朝贵决定再成一个家。

  没想到,尤秀英也不是一个当后妈的料,自从小儿子萧建强出之生后,她的心思都在小儿子身上。

  萧建军呢,干脆住到了其大姨妈家里去了。

  而薛婉君本身对萧朝贵是一肚子的怨恨,始终认为是萧朝贵害死了她的小妹。

  萧建军去她那里,自然不会听到有关萧朝贵的半句好话,只能加深父子之间的矛盾。

  萧朝贵心知肚明,也曾经努力过,妥协过,但继母与大儿子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改善,双方不温不火,不冷不热。

  时间长了,尤其萧建军上大学之后,萧朝贵也就放弃了,有了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

  现在的萧建军,一边喝着刚泡的铁观音,一边回答父亲的提问,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显得心事重重。

梦想岛中文    做药二十年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