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家的时候,天刚擦黑。
骑着自行车的刚进巷子口就看到了一道白色的身影。
瞧着女人窈窕的身形,齐伟连忙猛踩几下追了上去。
“嘿,红子,”
红子是附近这一片最漂亮的女人,打小起就是男孩们眼里的白月光,甚至在插队的时候,也是闻名几十个插队点的美女。
半年前,靠着接班回城后,她更是不知道多少次出现在附近男青年的睡梦里。
齐伟同样也不例外。
“你这是刚下班儿。”
齐伟搭讪道:
“怎么样?街道商店忙吗?”
红子是街道商店里上班,她妈就在那里工作,退休后让红子接了班,她们家就兄妹两个人,父亲在石景山钢铁厂,虽然离城远了点,但是工资高待遇好,这样的好工作,自然要让儿子接班,毕竟街道商店,一个月也就二十多块的工资,也就勉强够养活自己的。
所以,红子反倒比她哥早回城。
“还行,你这是刚买鸡蛋呢?”
红子一边点头一边瞧了一眼他车把上挂着的篮子。
被这么一问,齐伟忍不住就显摆了起来。
“嗨,这不,我那个在长安的大伯特意叮嘱每天最少得吃一个鸡蛋,换了外汇副食品供应不是增加了吗,所以,见天就买点儿。”
说话的时候,齐伟的语里难免有显摆的意思,毕竟,家家户户的副食品见月也就那么多,一家人一个月也就十几个鸡蛋,可因为兑换外汇的关系,银行额外发了副食品券,这是为了鼓励大家换外汇。
“这有海外关系就是不一样啊,连鸡蛋都能多吃点,你这脸色可比原来好看多了。”
红子一边说,一边问道。
“对了,你和王秉诚不是发小嘛,他到了长安后和你联系过没有?”
“那必须的联系啊,要不是我大伯,那小子能那么走运,直接摇身一变成外宾了,嘿,听说人家现在房子,车子什么的都有了,而且还上起了大学,你说人这命…哎,不能比啊。”
有没有联系不重要,重要的是得会吹,咱这张嘴一开,那能不吹破天嘛。
“是不一样,这也算得上是苦尽甘来吧。”
红子听着他这么说,点了点头,又问道。
“对了,那你有他的地址没有?”
“地址?红子,你要他地址干嘛呀?”
“不是,我要的,是他院里的邻居找的,这不他不还有两间房子吗?他邻居寻思着要是他不回来了,正好就找街道分给他。”
红子这么一说,齐伟立即讽刺道。
“嘿,一群吃骨头不吐渣子的东西。过去那层院子都是人家的,现在连人家那两间房子都想着,人家咋能不要呢?你去给街道说说那房子是外宾的,看他还敢给旁人不。”
“那你给我个地址吧。”
红子倒也直接,直接要了起来:
“回头我给街道送过去。”
“我现在手头没有,改天,改天啊。”
齐伟嘴上说着,就加快了脚步,他心里知道红子想要地址的原因肯定不是房子的事,她又不在街道办上班,哪里用得着操这个心啊。
不就是瞧上人家了嘛。
真是的…
外宾,外宾有什么好的。见着外宾就想傍过去。
心里头这么想着,齐伟就推着车子进了大杂院。
然后,一进屋就看到父亲坐在那正一口口的抽着烟,他的脚下都是烟头,
下意识的,齐伟想到…出事了?
“爸,鸡蛋买来了。你瞧…”
不等他把话说完,齐志远就看了一眼儿子,稍微想了一下,把信递给了儿子,说道:
“你看看这封信,你大伯写的。”
“大伯,他…没有事儿吧?”
齐伟不禁有些担心。
“没事儿,没事儿,你看完信再说。”
齐志远默默的抽着烟,而齐伟则在那里看着信,虽然信上写的都是繁体字,但勉强都也能看得懂。
“什么?我能到长安留学!爸,这是真的吗?”
齐伟的语气是激动的,看着父亲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到长安留学!
老天爷啊!
这事儿他连想都没敢想过。
“得考试!”
齐志远提醒一声,然后又说道:
“而且学费…”
“大伯在信上不是说他在吗?”
“那是你大伯,又不是…”
不等爸爸话说完,齐伟就说道:
“那也是自家人啊,你看大伯都愿意,您还愁什么?这样等将来,等将来我要是能在那边定居了。挣了钱第一个把钱还给大伯,您看成吗?”
瞧着满脸激动的儿子,齐志远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又默默的点了下头,说道:
“下个月就高考了,你得先参加高考,考过了再说,去把鸡蛋拿给你娘去,晚上咱们爷俩喝一杯。”
“好嘞!”
人的命运总是在不经意之中发生改变,一封从海外寄来的信,完全改变了齐伟的人生路径。
他在一边复习功课的同时,一边还要拿着字典在那里学习繁体字。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会写,当然英语也是需要学的。
就这样,齐伟转而开始备战另类的高考。而真正帮助他的是伯父从长安寄来的一份高中学业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就在他对着这份复习资料在那里学习的时候,虽然信息差很大,而且很多人压根儿就没有获得信息的渠道,再加上没有公开报道。但是很多人仍然从亲戚那里收到了信获得了这个消息,当然,这是因为他们在sEA的亲人愿意为其提供经济担保。
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但可以肯定的是命运的齿轮也正是在这一刻开始转动了。
“咱也能出国留学了。”
梁跃民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那张表格,这是爸今天下班时带回来的。
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到sEA留学!
是电视里那个遍地摩天楼的地方,自从父亲回来之后,他没少从电视里看到那个国家。
今天之前他顶多也就是从电视或者录像机里去看一眼那个国家,或者用随身听听那边的靡靡之音,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他终于有机会过去了。
只是有机会,因为他必须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才能够去申请sEA的大学,获得录取通知书之后,这个留学的名额才能够真正的落在他的身上。
“你先对着字典学一些繁体字,那边用的都是繁体,还有英语也不要落下来。”
父亲的话又一次在梁跃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希望父亲在那边的朋友真的能寄一些复习材料过来吧。”
他的嘴上这么说着,又一次拉开电灯,然后继续看着书。
一周之后,他的父亲带回来了一份从长安寄来的国际快递,快递里是一包书,都是参加高中学业能力水平测试所需要的工具书。
接过沉甸甸的书本,梁跃民的心情是激动的,有了这些书,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够通过测试,毕竟,自己当年也是读过高中的。
“就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而已。”
这一年的夏天,很多人都在做着另一个准备——为出国留学而准备。
因为考场只设立在春城,沪海以及穗城的关系,所以,齐伟能乘火车前往春城参加考试。
等到他抵达报名地点的时候,才发现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的了,少说有一两千人在那里排队。
这边刚排队,那边就有人和他搭讪道:
“哥们,你也是从燕城过来的吧?”
“对,哥们你也是?”
“对,我叫李奎勇,你呢?”
“齐伟。”
“你原本在哪插队来着?”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终于轮到他们的时候,首先要缴费,每个人40南元,而且只收外汇。
因为报名的人都有海外关系,所以自然能拿得出这些外汇。
上午报名,下午开始考试。一共需要考三天,在接下来的三天之中,春城大小的旅馆都住满了人,还有不少人托朋友找关系住到了附近的大学。
每天往返考场。
考试的内容和高考差不多,有国语,有数学,有物理,有英语…虽然在做数学的时候,绝大多数考生都被数学的难度给吓一跳。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英语,和这边的英语是参考不一样。
在sea英语是必修课,是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毕竟这个时代的学术语言是英语。学术研究对语言肯定严,不然翻译错了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它可能并不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你可以入大学之前掌握的不好,甚至几乎不掌握这门工具。但是如果因为工具不完备导致听不懂课,大学考试不及格而不能毕业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是你个人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理论。毕竟,sEA大学是免学费的,仅仅只收取注册费,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对学生的分数有要求,如果是文科大学的话,除了法律,商业等少数一些专业之外,基本不会对英语提出要求。可是如果是理科大学,对英语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毕竟,那些大学不仅教授是面向全世界招聘的,除了本国的教授,还有欧美各国的教授,总不能在聘请教授的时候,先要求别人说国语吧,所以,都是采用英语授课,这也是SEA在全球收割人才的必须。
否则,就只能“望人兴叹”。
对于齐伟他们这些人来说,这却是最困难的地方,毕竟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过英语,即便是学过外语,学的也是俄语。只有极少数一些人因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学了一些英语,但同样也已经丢弃了很多年了。
所以,这也注定了,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只能读文科。不过,他们在大学期间,他们还可以申请转专业,如果能攻克语言关,随时可以申请转专业,甚至在大三毕业之前,都可以申请,当然前提是要能够通过考试,要不然就只能延毕。
不过,因为SEA的本科只有三年,所以延毕一年,倒也影响不大,毕竟,在宽进严出的大学中,延毕个三四年的都有。
三天的考试结束之后,前脚这边刚出考场,齐伟就被一群人给围住了。围住他的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买他的那些教辅书。
“你小子想得美,谁知道自己考的怎么样呀?这书哪还有用呢。”
齐伟一边说,一边推开了围住他的人,那边看到李奎勇的时候就打招呼道:
“怎么样?奎勇,你考的如何?”
“谁知道啊?这题出的太邪门了,就邪性的很…张煌言,这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让分析他的诗。怎么分析?”
无论如何,这个夏天在春城在沪海,在穗城,一共有3775人参加了这场考试,一场考试之后,虽然只有736人通过了高中学业能力测试,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开始,有了这个开始之后,才会有更多的留学生…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