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六章 石膏矿

  “干得漂亮!”沐阳满脸喜色地看着眼前大片白色的粉石。

  “营长,你让我们找黑的白的红的蓝的什么大片石头都找,这又是什么石头啊。”

  吴先瞪着一双好奇的双眼看着沐阳手里捏着的粉末。

  “这是生石膏。”

  “生石膏?那煮熟了能吃吗?”

  what?

  ???石膏矿、二水合硫酸钙拿来吃?

  很苦的耶。

  这孩子…

  或许能用来煲汤。

  沐阳有些无语,但还是耐心地向旁边的战士解释道。

  “这是硫酸…呃,不对,这是生石膏,用火小心低温地烧它就会蒸干里面的水变成熟石膏,粉末儿一样的。”

  “至于有什么用…”

  沐阳心里早已经做好了打算。

  吩咐战士们挖一点装手推车运回去,沐阳继续询问他们矿物的事情。

  不过,因为探查不仔细,现在独立营也只是找到了一座小型的花岗岩和小型的石膏矿。

  沐阳最希望有的煤、铜、铁这些工业顶梁柱却是还没有发现,或者说,战士们并不认识矿物。

  毕竟铁这种黑色金属的矿物并不是银白色的,比如磁铁就是铁黑色的,或者带一点点靛蓝。

  “北岳恒山那么大片山脉,不可能连个铁矿石都没有吧?”这是最坏的打算,不然以后兵工厂就只能靠抢来的铁轨和其他铁制品来炼铁了。

  “或许去旁边的灵丘县可以找到铁矿。”

  嗯,记在小本本里头。

  “来,辛苦你啦辛伯!可以把模具给我们了!”

  沐阳接过了辛伯身后背着的木具。

  辛伯却是摇了摇头,“我和我那婆姨就那么一个大娃娃,搁八路军这也挺好,省的整天提心吊胆怕他在哪个葛牢牢(旮旯角)让小鬼子给多杀了。”

  “扪就会鼓捣这些木材,也帮你们八路军的后生们随便鼓捣鼓捣。”

  手里拿起了一个像是小盒子一样的模具,沐阳用手指肚抚摸着上面的凹槽。

  感受到这是一件质地优等、做工精良的木质模具,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辛伯花了很多心思。

  “辛伯不来吃个午饭?很快就烧好饭了。”

  “…”辛伯却是摇了摇头,语气显得非常坚定:“不饥,不饥,老汉这就走了。”

  见辛伯走得决绝,沐阳赶紧让战士送他下山。

  “怎样?”

  回过神来,沐阳看着院子里摆放的桶桶罐罐。

  “营长,已经磨成粉了!”

  战士们献宝似的拿出了用烧好的石膏磨成的粉末。

  “不错不错!”

  捏了捏这些熟石膏,沐阳已经有了前世高中在化学实验室、大学的时候在工业实验室里面鼓捣化学品的感觉了。

  只不过他现在手上没戴着一次性手套、身上没有穿着白色的长医师服,也没有护目镜,完全没有任何防护。

  好在现在要用的并不是什么硫酸盐酸、强碱这些东西,防护暂时不需要。

  “用一样的罐子,我们先试验一下,我们控制变量,看看多少比例合适?”

  不过这些术语他们听不懂,后来干脆直接指挥他们做,暂时不需要他们理解。

  “来,这个罐子,放一个手指头的熟石膏;第二个罐子,放两个手指头的熟石膏;第三个还有后面的都懂了吧?”

  “给我搅拌…或者说用那些木棍放进去摇匀它。”

  “我去,你这是在舂米吗?小心点,浆都摇出来了。”

  “你早上没吃饭吗?”

  “你这摇了跟没摇一样啊?”

  看着众生百态,沐阳心里有些苦涩。

  过了一会。

  “好了,凝成浆了。”

  “这可不能吃,别给我吃了!死了尸体都给我扔外边。”

  “嗯,这几个浓度好像差不多…”

  沐阳看了看中间几个罐子,感觉里面的石膏浆水有了一种芝麻糊的感觉了。

  拿出辛伯用栎木做成的模具,然后将石膏浆倒在一个个半圆柱形的凹槽里面,然后用刷板反复刮,将面板上面的石膏浆均匀地涂抹在凹槽里面,不会浪费。

  多余的石膏浆则是刮走,这样各个凹槽里面的石膏浆又不会连在一起,

  二水合硫酸钙(生石膏)可以在较低温度(那也比沸水的温度高)下脱去一个水分子得到二分之一水合硫酸钙(熟石膏)。

  但是丢进水里,充分混合后不久又会变成生石膏,是易碎的固体。

  看到一根根粗糙的半圆柱型粉笔就这么诞生了,沐阳显得很是欣喜。

  军队终究是组织领导的军队,支部那是建立在连队之上的,下面顶多设置工作小组,但基层支部就是在连一级上的。

  原本给王刚担任助手的几个政工同志,现在已经成为了连指导员了。

  而从师长那里白嫖过来的几个政工干部则是给他们当手下。

  下至基础政治战士(现在不设政治战士了,那是以前的称呼。),上至教导员处,不到50人的集体却是整个独立营最核心的力量。

  但沐阳觉得,除了王刚之外,其他的政工干部也只是刚刚够格,原因就在于他们文化水平并不高,虽然思想觉悟不低,也会做一点政工,但这文化素养一直提不高。

  就向现在的人,没有好好地学过中学语文,就不能奢求他们能熟读有深度的文章,通读古今文言文。

  现在部队里文化水平他最高,所以他总想着建立一个学习小组,让政工干部、连排指战员都聚在一起听他bb…或者说是听他讲一些语文课科学课什么的。

  1937年全国dang员也不过4万人,但连队指导员、连队政治战士才是八路军的真正根基,沐阳虽说也没入dang,但也得替连队战士们着想。

  至于为什么原身都是一个副营级干部了还不入dang,他也不清楚,还得旁敲侧击问问。

  部队里面成分越来越多了,有一早就跟着沐阳的老红军、老新兵营的战士、有后面收纳的伪军、有从师部弄来的小知识分子、还有当地征召的农民。

  如何团结他们是沐阳和王刚要解决的一项重大的问题。

  经过沐阳的一番考察,他还是发现,连队指导员、政治战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写字有时语句不通、错别字多,这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政工的有效开展。

  还有教育战士们的方式,在沐阳看来有些…匮乏。

  教育不比军事管理,教育是多样化的,军事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觉悟的不足,但却不能提升政治觉悟。

  连队政工干部们给战士们树立了好几个带头模范,让战士们在带头模范的带领下好好学习,但战士们往往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啥也没学到。

  这些都是以前红军时候的习惯了,但现在已经有一些不适用。

  王刚身上的担子够重了,等从赵守诚和林文两人这里提拔出一个副营长,教导员的工作才会正式走上正轨。

  “把那块板子给我拿来!”

  战士们弄来一块深色的木板,只见沐阳在上面用不同浓度石膏制得的粉笔写了一个又一个大字。

  “嗯…这个版本的溶液浓度还差不多。”

  这时,身后传来一具惊异声。

  “咦?”

  王刚惊奇地看着这块小板子。

  “这是笔?”

  王刚看着沐阳手上抓着的粉笔,。

  再看看黑板上写的东西。

  “八路軍”

  啧,这字真漂亮,竟然是行楷,对书法有些涉猎的王刚还是看得出来的。

  再联系一下沐阳之前说的开课教学,他心里面已经有了猜测。

  “这白笔和木板子是用来给战士们写字的?”

  “不错,老王,我看你那小本本的纸都快撕光了,平时就拿一张纸给战士们写字,战士们就用树枝来画泥,我看着心底闷得慌,就给你们鼓捣了这粉笔。”

  “数量多不?”

  “多啊!你看那一块白石头就能凝出一大堆了。”

  “那这木板子?”

  沐阳拿起一块麻布,浸了浸水,黑板上的粉末一擦就没了。

  “诶!”

  王刚面带惊喜,连忙撩开袖子上来尝试。

  粉笔不好抓,但是已经是烂过笔头的王刚倒也还算可以,这要是一个普通战士来握粉笔,写出来的字不会比私塾里面的小孩写得要好。

  “王剛”

  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王刚感受了一下粉笔的手感和消耗程度,面上的喜色愈发浓郁。

  “好东西啊!”

  王刚内心感叹不已。

  战士们学习环境一直都很艰苦,从长征起就是这样了。

  为了做好政治工作,除了经常开会了解连队的状态,听取战士们的意见。团里面偶尔还会组织干部们的学习计划。

  那个时候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用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底的黑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一抹土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课本,政委只好拿出珍贵的纸笔抄一段字让大家学一段。

  虽然粉笔黑板代替不了课本儿,但在演示方面可是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听沐阳说?这白石头很多?

  王刚看着旁边堆放的表面全是粉尘的白色矿物,心里已经打起了石膏的主意。

梦想岛中文    抗日之晋北小卒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