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0626 利好兑现

  就在整个京城都陷入对宝钞升值的热议之时,山东按察使金献民紧急向朝廷发来奏疏。

  在奏疏中,金献民提到徐州左卫指挥使丁鸿实名举报河道总督张凤的若干事项。

  并且金献民核查后发现,案件涉及到运河沿岸府、州、道的各级官员。不但案情重大,而且牵连极广。

  奏疏中,金献民忧心忡忡的表示,张凤贪酷枉法,盘剥百姓,已经有民心不稳的征兆了。

  鉴于许多本地官员牵涉其中,金献民希望朝廷能够在酝酿出更大风险之前,果断出手。

  霸州军的事情刚刚平定,朝廷正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

  何况在不少朝廷官员心中,山东可还盘踞着一个罗教呢,一旦出现动乱,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就连朱厚照听说之后,心里也犯嘀咕,生怕陈头铁控制不住局面。

  是以,因为宝钞的事情,生怕群臣询问的朱厚照,难得的开了朝议。

  上次任命张凤为河道总督的时候,这个人选就有争议。

  这次金献民的奏疏一上,原本就不爽张凤转任河道总督的众人纷纷表示。

  ——我之前说什么来着?!

  这里面以纪功给事中柴奇,御史吴堂、张璇为代表。

  当初他们就弹劾张凤处事乖方,在巡抚苏松的时候多克银米,险些闹出民乱。

  ——你看看,出事了吧!

  另一个出来猛打落水狗的,就是户部左侍郎杨潭。

  在张凤一开始担任河道总督的时候,杨潭就说,山东疮痍未复,而张凤又喜功好动。若是把持了那两大工程,必然会多征徭役,让地方骚动不休。

  这次杨潭跳出来,除了猛踩张凤,还另有原因。

  之前的时候,因为王琼在裴某人的指引下,点破了辎重补给上的猫腻,直斥户部的相关人等浪费民脂民膏。

  关键是王琼还真跑了趟前线,把那些堆积如山、肆意浪费的粮草卖出了大笔的银子。

  这就让主抓军队补给的户部左侍郎杨潭,以及直接负有领导责任的户部尚书孙交倒了大霉。

  户部左侍郎杨潭被斥以无能,户部尚书孙交被责以失察,户部右侍郎王琼最是靓仔。

  杨潭和孙交无奈,只得纷纷请辞。

  杨廷和见这把火要烧到孙交,当即就把事情定了性,认为这全是杨潭的责任,要求严办杨潭。

  那为什么杨潭这会儿依旧能活蹦乱跳呢?

  那还是因为裴某人。

  裴某人当初为了力挺王琼,私下帮他在天子那里说了话,王琼为了摆脱孙交和杨潭的压制,也需要天子的支持。

  结果这样幸进的行为,被朱厚照在朝堂的时候当场揭破。

  这就让王琼一下子成为群臣们仇视的佞臣。

  政治嘛,当然是先讨论人,再谈讨论事儿。

  既然王琼已经证明了他是个坏种,那么之前他的主张自然就不值一提。

  所以关于辎重的事情,自然就无人追究了。

  杨潭也因此平安过关。

  可过关归过关了,杨潭也深恨把他扔出来顶锅的孙交和杨廷和。

  前些日子,张凤向朝廷上书,要求给缉捕差役拨付粮草的时候,杨潭曾经站出来激烈反对。

  他认为安靖地方的事情,自有各州府衙门,兵备道来处理,有你一个河道总督什么事儿?还单独为此请求钱粮,这不是打算要贪了吧?

  结果杨潭反对无效,孙交直接批准了张凤的请求。

  这一下让杨潭彻底上头了,联想到和孙交的新仇旧恨,于是杨潭直接扬言。

  ——“交与凤同年,所请必允。”

  于是被架起来的孙交,只能以避嫌为由,将此事移交兵部。

  杨廷和听了杨潭那话也很恼怒,这家伙,这是点谁呢?

  要知道张凤还有一个同年,那就是杨廷和的老子杨春。

  杨廷和那是何等强硬的人,老夫甭管是哪个移交哪个部,反正必须得给我过。

  于是张凤的钱粮申请不但过了,而且朝廷还专门下旨,暗戳戳的点名杨潭因私怨而废公事。

  ——“令潭与凤同心布公,无生嫌隙。”

  好了,现在报应来了。

  金献民的奏疏中,其中一项特意就提到了张凤克扣缉捕差役的钱粮,以致怨声载道,勒索行商的事情。

  当日杨潭被杨廷和与孙交打压的多狼狈,现在就有多神气。

  杨廷和则是羞怒交加,当众表示要即刻查清此事,弄清楚到底是张凤有问题,还是底下人在诬告。

  这件事直接就落在了李士实头上。

  因为张凤担任河道总督时,还挂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头衔,整个山东能查他的,也就是挂着右都御史的山东巡抚王敞了。

  可现在朝廷连接替王敞的人都选好了,怎么可能再让王敞大摇大摆的回山东。

  那么李士实选出来负责主持查办张凤一案的,就是下一任山东巡抚边宪吗?

  不,是萧翀。

  因为右副都御史边宪是杨一清的门生,现在正在因为科举舞弊案猛干杨廷和。

  而另一个右副都御史萧翀是杨廷和的同乡,现在正在拼命的给边宪扯后腿。

  李士实在之前的京察中和杨一清合作的很好,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

  不错到什么程度呢,不错到李士实这个主抓风纪的大都宪,和杨一清这个主抓人事的大冢宰,两人合力在满朝官员中揪出来了五个小卡拉米。

  而且还是选的文华殿这个无人主持的地方。

  以两人的身份和地位,没有一定的默契,是很难一起不要脸的。

  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关于张凤的这个窝案,由萧翀领队,从十三道御史中各选一名监察御史跟随,一同前往山东查案。

  为了与张凤明辨上下,萧翀由右副都御史,加为右都御史。

  这场惊动朝野的大案落定,立刻就有御史向天子求证司钥库上书的事情。

  朱厚照原本还打算敷衍一番。

  但是那御史丝毫不肯客气,直接说起了民间的相关传言,甚至还直接的问起了天子有无私下收购宝钞,试图从中获利的事情。

  朱厚照被问的狼狈不堪,无奈之下,只得狡辩,说是因为司钥库少监的上书,让他意识到了宝钞不足,所以才拿出内承运库的藏银,想要收购一笔宝钞以作弥补。

  见事情已经无从遮掩,朱厚照索性将那奏疏批了下去。

  言明,从正德八年正月开始,运河上的几大税关,将重新征收宝钞。

  至于具体的官方折算价格,朱厚照没给出标准,只是声称要根据行商反馈,到时候再给出一个数字。

  一旁的张锐见到心心念念的利好终于落地了,激动的几乎喜极而泣。

  如此一来,宝钞的行情还将迎来一波上涨。

  但张锐不贪,他准备散朝后,就趁着行情好把宝钞都卖掉。

  因为大量的京中豪绅百姓参与,现在宝钞的流动性极好。

  钱庄赚钱主要是靠来回兑换的手续费,只出不进的话,终究只是一锤子买卖,再说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宝钞出货。

  在惜售看涨的普遍社会氛围下,钱庄的收货价和出货价已经相当接近了。

  这就给张锐提供了许多方便,也不用再等着慢慢兑现了。

  另一边的陆訚,情绪就没那么大波动了。

  裴元已经在稍低的位置把他的货都出掉了,“五贯钱兑换一文”的认购价格,裴元给出了将近两倍的回报。

  陆訚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将属于自己的白银从那些钱庄拉回去了。

  宝钞价格的后续变化,已经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好不容易煎熬到散朝,张锐当即就想开溜。

  但是没想到聪明人不止他一个,而且在他身边就一个。

  那就是照子!

  朱厚照虽然还懵懵懂懂,没有意识到利好兑现是什么概念,但本能的也觉得,自己的大杀器推出来了,该去看看市场的变化了。

  于是朱厚照兴致勃勃的带了陆訚和张锐,一起换上便服,出了宫城。

  张锐没找到机会开溜,但是一转念,反正自己也是要看看市价的,倒是正好一起了。

  于是这一行人在便装锦衣卫的护送下高高兴兴的来到了街市上。

  朱厚照充满仪式感的亲自去了一家钱庄打听。

  等听到掌柜的报价,朱厚照的眼睛差点瞪出来,“夺少?”

  那掌柜笑容可掬道,“三贯钱兑换一文。”

  朱厚照难以置信,“昨天的高点,不是都到了一贯兑换两文钱?”

  张锐更是急的脸都红了,尖着嗓子呵斥道,“你在胡说!”

  那掌柜也不多解释,只说道,“现在就是这个市价。”

  朱厚照不死心的问道,“那你们这里宝钞的出货价格是多少?”

  掌柜犹豫了下说道,“一贯兑换一文钱。”

  昨天的最火热的时候,出货价和收货价已经十分接近了。而现在,出货价虽然跌的不多,但是收货价已经在迅速拉开距离了。

  这意味着,市场普遍对宝钞未来的前景不看好?

  朱厚照从那家钱庄出来后,直接对张锐询问道,“最近的其他钱庄在哪?”

  “这…”张锐已经慌乱的无法思考了。

  他可是刚刚借贷加了仓啊!

  还是陆訚在旁说道,“临街就有一家,之前我去瞧过,规模还不小。”

  朱厚照当即急匆匆的又带着张锐和陆訚往那家店走。

  张锐想赶紧离开,去找自己的弟弟张雄商量商量,奈何朱厚照因为得知宝钞杀跌的消息太过紧张,一直抓着他的手。

  手心里还都是汗。

  张锐只能跟着朱厚照往那家店走。

  到了店中,有不少人正忙着在兑换。

  朱厚照仗着年轻力壮,划拉开人群,大声向那掌柜问道,“现在宝钞是什么市价?”

  那掌柜见朱厚照穿着不俗,很有大客户的气势,于是和气的问道,“这位客官是买,还是要卖?”

  朱厚照问道,“买是什么价,卖又是什么价?”

  那掌柜道,“买的话,一贯兑换一文钱。卖的话,三贯钱兑换一文。”

  朱厚照和张锐的心都有些凉。

  还是朱厚照问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难道你们不知道,朝廷已经下旨,从明年正月起运河商税要征收宝钞了吗?”

  说到这里,朱厚照彷佛自洽了。

  对啊,或许就是这些人不知道这件好消息,所以价格才会杀跌。

  就连张锐也期待了起来。

  然而没想到,那掌柜的一句话,就让朱厚照的心凉了半截。

  “嗐,别提了,这消息还没散朝就传过来了。”

  “开始的时候,倒是小涨了一下。可是后来大家发现,就算这样的好消息,市场好像也没什么大动静。再加上有些人忽然大额在抛,我们后面的东家也吃不准,就陆续把比例降下来了。”

  那掌柜说着,指了指刚才被朱厚照挤开的那些人,“你看这些,都是来卖宝钞的。客官是要卖还是要买?”

  朱厚照这会儿心思有些乱,他哪还顾得理会这个,正要挤出人群离开。

  就见外面又挤进来个伙计样的人物,凑到那掌柜耳边说了句什么。

  那掌柜闻言脸色变了变,连忙对要离开的朱厚照招呼道,“贵客留步,有好消息,有好消息。”

  听到好消息三个字,一脸死灰的张锐竟是顾不得僭越,几乎挤到了朱厚照身旁,和他异口同声的问道,“是什么好消息?”

  那掌柜笑着说道,“两位还真是来着了。”

  那掌柜说完,在朱厚照和张锐期待的目光中,用手势比了比,“最新价,两贯钱兑换一文。”

  朱厚照和张锐都有些激动。

  这是开始回涨了?百姓们终于意识到宝钞的价值了?

  倒是一旁的陆訚冷静一些,他在后面问道,“掌柜说的是收货价,还是卖货价?”

  朱厚照和张锐的目光一凝,两人抓着手,一时感到惊悚。

  那掌柜笑道,“当然是卖货价了。”

  朱厚照和张锐的目光立刻恶狠狠的盯住了那掌柜。

  朱厚照:我要他死!

  张锐:他别想活!

  陆訚虽然知道再问下去就难看了,但是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该问的终究得问。

  于是陆訚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问道,“那现在宝钞的收货价是多少。”

  那掌柜脸上笑容微僵,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误解了,但他很快恢复过来,仍旧和气的说道,“六贯兑换一文。”

梦想岛中文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