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70章 港城虽好

  9月12日,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图书馆开馆,李学武参加了开馆活动。

  7层大楼,预计藏书百万册,为生态工业区添加了一丝文化气息。

  “法国馆什么时候开馆?”

  李学武坐在台下,听着台上老李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转头对身边的香塔尔问了一句。

  香塔尔刚刚同另一边就座的吉利星船舶总经理凯瑟琳叽哩哇啦一阵,李学武属于见缝插针。

  安排他坐在外宾的一侧,也有照顾外宾不会外语的尴尬。

  可实际上集团对外办不太了解,这几个老外都在学中文。

  不过要说起学中文,李学武还是觉得玛姬·罗曼学的最好。

  可惜了,玛姬已经回国,自最后那一次分手轰以后再没有她的消息。

  香塔尔和凯瑟琳他倒是经常能看见,香塔尔还好,每个月来京城一次,或者是去营城造船厂。

  凯瑟琳可比香塔尔有毅力,虽然在港城有豪宅别墅,但她坚持留在内地生活和工作。

  几乎每周都会到钢城一次,无论李学武有没有时间她都会去。

  也不一定都会在一起,据她自己所说,她很喜欢内地的生活。

  这真是小和尚趴房梁——奇了妙了。

  一个出身于老牌资本家庭的公主竟然会喜欢内地的生活。

  凯瑟琳说内地拥有淳朴自然的一面,更有热血和激情的思想。

  李学武有点看不懂这个姑娘了,或许意大利人天然呆萌?

  “你们不是有句话,影响团结的话不要说的嘛?”

  香塔尔瞥了李学武一眼,道:“如果你有办法,我愿意为你争取法兰西艺术文学骑士勋章奖励。”

  “那真就是对我的歧视了。”

  李学武看着老李的演讲,嘴角带着笑意地讲道:“我就是随便问问,你也不用太过于在意。”

  “我在意了吗?”香塔尔微微眯起左眼,看着前面讲道:“我只是觉得有点可惜,毕竟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你应该相信我是真想把法国的文化带到内地来,也想把内地的文化带到法国去。”

  “当然,我当然相信你。”

  李学武转过头看向她讲道:“不为了别的,就为你和圣塔雅集团为我们、为红星钢铁做的贡献,我都有足够的理由信任你。”

  “然后呢,还要继续建设?”

  香塔尔直视他的眼睛问道:“你不会觉得我们必须要建这个国家馆吧?”

  “当然不是,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意。”李学武坦诚地讲道:“当初决定圣塔雅集团来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建馆我是持欢迎态度的。”

  “我了解你,你是开放的。”香塔尔了然地点点头,微微叹气道:“可惜你不能代表所有人。”

  “就像你也不能代表法兰西一样。”李学武无奈地笑了笑,道:“这是我们彼此不愿看到的遗憾。”

  “你真会说话——”

  香塔尔看了他一眼,转头问向看热闹的凯瑟琳:“他对你也是如此滴水不漏吗?”

  “我有点没明白您的意思。”

  凯瑟琳眉毛一挑,目光不自觉地看向了李学武。

  确实,李学武跟她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滴水不漏”。

  再说了,就算李学武愿意,她还不愿意呢。

  两人在一起增加合作感情,提升谈判活跃度可以,真闹出“人命”就不值得了。

  难道她还能大着肚子回港城生一个混血儿,然后找他来算账?

  别闹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会被淘汰的。

  只是凯瑟琳到底年轻,嘴里说着不懂不懂,可眼神已经出卖了她。

  香塔尔转过头去不再看她,嘴角一撇无声地道了一句:小婊子。

  就这种表情她要是再看不出什么来,也就白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这么多年了。

  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屹立不倒,除了资本支持以外,还有异于常人的眼力。

  意大利人太随便了。

  法国人也没好哪去!

  凯瑟琳已经从李学武的表情以及香塔尔的反应中察觉出了什么。

  后知后觉的她脸色微红,是那种尴尬和羞愧的羞恼。

  尴尬和羞愧不是因为她和李学武之间的故事,而是自己没有反应过来被这个法国娘们看穿的羞恼。

  法国女人没有好东西。

  她盯了对方一眼,转头看向前面,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

  坐在李学武身后的樊华抿嘴偷笑,心里感慨秘书长真是太牛了。

  樊华听得懂法语?

  当然听不懂,但她已经察觉到因为秘书长的几句话,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和吉利星船舶总经理本来聊的很好的气氛僵硬了起来。

  同钢铁集团有深度合作的两个外企关系融洽算不算好事?

  如果只针对红星钢铁集团来说的话,作为对外办主任樊华的意见同秘书长李学武是一致的:

  这些企业打起来才好呢!

  圣塔雅集团、吉利星船舶以及三禾株式会社是坐在一起的。

  这三家企业是最早同红星钢铁集团展开合作的,也是这些年持续拓展和加深合作领域的优秀外企。

  圣塔雅集团参与了红星钢铁集团的多个项目建设,包括建筑、矿产、商贸、酒店等等,是目前为止投入最多资源的外企。

  当然了,要没有丰厚的回报和利润,圣塔雅集团也不会这么做。

  资本家可能会捐款,但绝对接受不了亏损,这是铁的事实。

  “我在这里发出号召!”

  李怀德终于舍得从手里的演讲稿上抬起看向台下讲道:“请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习兴趣。也欢迎全厂职工、社会各界、合作企业向红星图书馆捐赠书刊。”

  “在这里我要宣布,圣塔雅集团决定向红星图书馆捐赠各类书刊两万本。”

  老李激昂的声音刚刚落下,象征友谊的掌声便响了起来。

  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已经实现,香塔尔站起身微笑着向现场的职工代表和各界代表挥手致意。

  “吉利星船舶决定向红星图书馆捐赠各类书刊两万本。”

  凯瑟琳站起身挥手,收获了同样热烈的掌声。

  “三禾株式会社将向红星图书馆捐赠5万本各类书刊。”老李站在台上,看着手里的文件用愈加响亮的声音讲道:“并与红星钢铁集团签署人才交流机制合作方案。”

  当三禾株式会社代表中村秀二站起身的时候,掌声出现了前后不均的情况,是因为老李宣读的节奏变化,以及后半句的迟疑。

  大家都还没搞懂,这个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是什么鬼东西?

  职工代表或许还没反应过来,但在前年参加了飞行器接收项目的工程师团队已经听明白了。

  不出意外的话,三禾株式会社又开始搞事情了。

  这一次捐书邀请函是发给了所有与红星钢铁集团有过合作,或者说正在合作的联合企业以及外企。

  特别邀请这三家企业参加图书馆开馆仪式也有鼓励的意思。

  只是凯瑟琳和香塔尔此前认识,相约捐书的数量是一致的。

  她们也认识三禾株式会社的代表,只是没有来往而已。

  她们没问,可谷仓平二却打听清楚了,还将这一看似平常的消息汇报给了国内总部。

  获此消息的副总裁中村秀二连夜召开了讨论会议,并决定亲自来京城主持并参加这一次的活动。

  其实红星钢铁集团诸多合作企业都有捐书的动作,就是没有他们这般大而已。

  外企捐书,基本上会定义为外文书籍,也就是企业所在国家的优秀书刊。

  可目前国内有相应的政策要求,也有特殊的影响需要,所以在邀请函上,对外办已经标注了捐书条件。

  能捐赠两万本书刊,已经是条件之下最优秀的选择了。

  凯瑟琳和香塔尔久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当然了解红星钢铁集团的需要,所以准备最多的是技术类书刊。

  了解这一消息的三禾株式会社将此另类解读,也将这一次图书馆开馆给予了别样的定义。

  红星钢铁集团为什么要建图书馆?

  这代表了该企业的文化风向标,也是这个时代职工学习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作为以文化为强国方向的馹本,对于这个活动的敏感度相当的高。三禾株式会社甚至认为这次活动是红星钢铁集团启动再一轮技术招标的前提和试探。

  红星钢铁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正是因为与圣塔雅集团展开了全面合作,获取了国际技术资源。

  同样获取内地发展和开发资源的圣塔雅集团赚的盆满钵满,而付出的只是技术和设备引进,如何能不叫三禾株式会社眼馋。

  如果红星钢铁集团应发展需要准备开展新一轮技术引进,那三禾株式会社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谨慎和小心,是要同圣塔雅集团争一争的。

  所以捐赠书刊5万册,并且提供了技术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方案。

  邀请内地技术工人到日本学习的难度大不大?

  这么说,项目本身的难度不大,甚至此前有诸多先例可以参考。

  那么这样的培训活动迟迟无法开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管理和人员筛选。

  企业和机关至少要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纯洁性和回国的意愿。

  时间短了还可以,三年五载下来,谁敢保证学员不会变质?

  不要低估了对方的糖衣炮弹,有多少人是倒在这样的攻势之下。

  在这个年代,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上至李怀德都要担责任。

  所以下面不愿意申请,上面不愿意担责,没人会给自己找麻烦。

  这一次三禾株式会社充分考虑到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顾虑,决定先向内地派驻优秀讲师,为集团的学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你看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想要抓住红星钢铁集团的心,就得把工作做到位。

  台下听到这一消息的香塔尔和凯瑟琳齐齐转头看向了隔着过道在另一边就坐的中村秀二,心里齐齐地骂了一声“小鬼砸没好人”。

  “你们要在钢城开展飞行器的合作拓展?”

  招待酒会上,香塔尔找到了正在吃饭的李学武,直白地问出了心中早就琢磨已久的问题。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指了指身边的位置,轻声且认真地提醒道:“窥探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难道我不能看报纸吗?”

  香塔尔挽了裙摆在他的身边坐下,歪着身子看向他讲道:“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秘密项目。”

  “据我所知,圣塔雅集团没有飞行器制造业务。”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直白地讲道:“难道是您个人对这个项目比较感兴趣?”

  “不要风声鹤唳,剑拔弩张。”香塔尔连续用了两个成语,企图打消李学武的谨慎和顾虑。

  她放下手里的酒杯讲道:“圣塔雅集团是没有飞行器生产业务,可我们是做国际贸易的。”

  “贸易总可以有吧?”

  “当然,当然可以有。”

  李学武微微一笑,看着她问道:“那么尊敬的香塔尔总裁,贵方在能提供给我们两条直升机生产线的前提下,想要同我们讨论哪种型号的直升机销售代理业务呢?”

  “你好像是在针对我?”

  香塔尔微微皱眉地看向他问道:“你还是在意过去那件事。”

  “真高兴您没带着梅赛德斯先生来参加这个活动。”

  李学武见她点透了这个话题,他也就没再藏着掖着。

  “否则我绝对不会跟您讲这么多的话,他表现的比我想象中更为危险。”

  “我或许要说你太敏感了。”

  香塔尔扭过身子正对了他,也不顾这暂时的社交礼仪,就这么认真地讲道:“你不能这么小气。”

  “我愿意听听您的见解。”

  李学武抬起手示意道:“希望您能给我不一样的答案。”

  “我无法给你答案,因为你内心的成见和固执的思维。”

  香塔尔很坦诚地讲道:“你是一个成熟且有大毅力的人,没有人能左右你的想法和思路。”

  “我不是在为梅赛德斯辩解什么,我只是希望你能向前看。”

  她摊了摊手,讲道:“圣塔雅集团和红星钢铁集团未来合作之路很长远,你我都不会留在原地。”

  “当然,我也注意到了贵方对梅赛德斯的警惕和防范。”

  香塔尔无奈地讲道:“如果能调他回国,我愿意做一切努力。”

  “这或许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了。”李学武微笑着讲道:“不用为难,我能理解您的苦衷。”

  “谢谢,你在我心目中一如既往的睿智。”

  香塔尔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站起身说道:“希望你们的飞行器制造项目有所突破。”

  “当然,也希望下一次你不要这么无情地拒绝我。”

  李学武看着身着白色礼裙离开的身影,眉毛微微一挑。

  都说苍蝇不盯没缝的蛋,集团的项目还没有落地就有人盯上了。

  他绝对不相信香塔尔说的话,这个项目的保密程度还没有到让媒体肆意刊载宣传。

  沈飞那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样不仅不会给红星钢铁集团增加压力,反而会将双方的合作谈判推向不可预知的方向。

  集团这边的态度也同样如此,在合作没有落地之前,宣传部门三缄其口,是不可能向媒体确定这些消息的。

  至于说内部工作调整和变动,为双方合作组建的工作组,这些都是集团机关内部的工作。

  如果圣塔雅集团要了解这个项目,唯一的渠道就是集团机关。

  李学武的反应为啥这么大,当初处理梅赛德斯那件事的时候,他就交代周瑶开展过专项调查。

  那一次行动收获颇丰,但大鱼没有,小鱼再多也不成气候。

  周瑶的意思是保密部门的调查行动会引起不必要的讨论和恐慌。

  她在行动总结方案中给出的意见是加强宣传,强化管理。

  也就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李学武其实更想一劳永逸,将已经生根发芽的杂草清除掉。

  周瑶却不同意他的思路,她认为这种事永远不会杜绝,这种人也永远不会灭绝。

  与其一遍一遍地消灭勾连在一起的杂草,倒不如给土壤施肥。

  李学武考虑的是杀鸡儆猴,周瑶关注的是日常管理。

  出于尊重专业的考虑,李学武并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过周瑶也在随后组织了几个调查组,针对相关案件强化了调查和处理。

  没有严肃的氛围,这样的杂草层数不穷,他们以为企业的经营是不需要保密的,所以拿消息换钱。

  李学武不想跟周瑶讨论这种问题的危害性,而是从源头开展工作。

  既然这一次香塔尔主动送上门,那他就不用客气了。

  点一点梅赛德斯,也是警告香塔尔最好不要越线。

  圣塔雅集团在内地同红星钢铁集团的羁绊太深了,就像红星钢铁集团不放心他们一样,圣塔雅集团也想更多地了解和监视红星钢铁。

  在内地要是被对方给耍了,李学武都丢不起这个人。

  红星钢铁关注圣塔雅集团的发展状况是正常的企业经营手段,但圣塔雅集团恶意窥探集团的经营就是践踏双方合作的红线。

  午餐会结束后,李学武找到老李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李怀德听了他的意见和顾虑后,微微皱眉沉思良久。

  “他们想要干什么?挑战咱们的底线,挑衅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李学武微微摇头讲道:“至少我不认为他们是想介入到国际飞行器销售行业,而是别有目的。”

  “与沈飞的合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他抬了抬手指,微眯着眼睛问道:“圣塔雅集团会不会私下里接触沈飞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合作也就到头了。”李怀德态度坚决地讲道:“我决不允许有人挑战红星钢铁集团的原则和红线。”

  “这一次去奉城,你也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

  他点了点李学武,讲道:“不过也要注意尺寸,不能误伤。”

  “很有一种可能是圣塔雅集团在放烟雾弹,干扰咱们的行动。”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李学武点头表示认可,“那我去奉城就看一看,对方有没有小动作。”

  “尽量不要伤了和气。”

  李怀德想了想,叮嘱他道:“合作不成仁义在,反正咱们也没损失什么。”

  什么特么不要伤了和气!

  老李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一就有二,合作谈判进行到第二轮,就确定双方有合作的基础。

  一旦一方出现反复,合作不成哪里还有仁义存在,反目成仇才是最正常的表现。

  “不好意思啊,招待不周。”

  李学武主动给姬毓秀的母亲付采凝和丈母娘倒了杯红酒。

  招待不周是向付采凝说的,丈母娘是自己人,哪里用得着他客气。

  跟丈母娘客气,那就是他的不对了,也不能两个人一起请了。

  李学才的婚礼,李学武出力甚多,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他从未向任何人讲过自己对弟弟的照顾,更不会向长辈表功。

  只是付采凝难得从港城回来一趟,双方又是姻亲关系,总不能就婚礼那一天见一次面。

  李学武是以个人的名义,以及丈母娘的名义邀请对方来家里的。

  他并没有叫李学才两口子过来,小两口在长辈面前放不开,长辈们有话也说不透。

  李学武是在同父母沟通以后,这才在家里设宴款待对方。

  以个人的名义不太合适,无论是从姬卫东朋友的身份,还是从李学才二哥这边论,他都低了一辈。

  但有丈母娘出面,两人也算是亲家,那就有了足够的理由。

  付采凝此次回来主持女儿的婚礼,但也有别的工作。

  她回京一次哪可能就专注一件事,是早就定好了行程的。

  凑巧,明天李学武也要乘飞机回奉城,付采凝回港城。

  这前一晚是双方都有时间处理个人关系的机会。

  要论亲戚,李学武没有资格同付采凝直接对话,但这种邀请哪里可能是简单的亲戚相处。

  付采凝其实也有一肚子话想同李学武谈谈,便有了这次的赴邀。

  “没想到你还喝红酒。”

  付采凝笑着看了他问道:“是有这个习惯还是喜欢这个味道?”

  “您说笑了,以前我家连小康都算不上,哪里有红酒给我习惯。”

  李学武放下酒瓶,坐下后看向她回道:“我也没品酒的爱好。”

  “不过是朋友相赠,也有个人收藏爱好,今天恰逢其会,有您和我妈在,这杯酒必须是红酒。”

  他端起酒杯笑着讲道:“我就在这里祝二位母亲生活像这杯酒一样红红火火,甘醇滋润。”

  “怪不得卫东说你最能讲。”

  付采凝笑着抿了一小口,意外地点点头说道:“真是好酒。”

  “法国的朋友送来的。”

  李学武笑了笑,讲道:“我是不太会喝,一直存在地窖里。”

  他在敬酒过后,也同顾宁轻轻地碰了杯。

  顾宁面前也有一支红酒杯,里面是浅浅的二两,她不太会喝酒。

  “你叔叔以前也爱藏酒。”

  付采凝微微点头说道:“只是后来频繁地搬家,就都送人了。”

  她笑着看向顾宁问道:“小宁也喜欢喝酒吗?”

  “喝不了一点——”

  顾宁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道:“一年都喝不了一次。”

  “医生是这样的,怕伤了神经,对吧?”付采凝点点头,看向丁凤霞说道:“有这样的女儿,您一定很骄傲吧?我都要羡慕了。”

  “快别这么说,毓秀还不够好啊?”丁凤霞矜持地笑着讲道:“我就没见过比毓秀更懂事的孩子了,要羡慕也是我羡慕你啊。”

  “咳咳,还当着我们的面儿呢。”李学武玩笑道:“总得先夸夸我们吧?”

  顾宁见母亲和付采凝看过来,脸红着用胳膊肘暗暗撞了他一下。

  本就不善言辞,更喜欢听母亲和对方谈话,却总有李学武将话题拉回到他们的身上。

  顾宁也不是厌烦长辈关心自己的生活,只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她自己的生活如何只需要自己感受就可以了,真将这些感受讲出来总觉得虚伪和古怪。

  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人能将自己的生活在外人面前事无巨细地展露出来,那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无非是遮掩过后的鸡毛蒜皮。

  李学武是不太认同她的沉默的,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认为长辈的关心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问候。

  如何回答,或者说回答什么,他们或许都不甚在意,只是想通过问询来确定他们过得好不好。

  李学武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把自己和顾宁的生活用玩笑的形式讲的温馨又浪漫。

  顾宁听了他的话既无奈又好笑,她都没注意自己的生活有这么温馨和浪漫。

  当然了,温馨是有的,浪漫从何而来。

  李学武的解释是,能相濡以沫,陪着对方慢慢变老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浪漫。

  顾宁只想说她就服了李学武的这张嘴了,没有都能说出花来。

  可偏偏付采凝和母亲就喜欢他的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小宁就是太含蓄了。”

  付采凝品着红酒,看着顾宁和李学武这对金童玉女讲道:“也应该适当地活跃一下自己,换一换生活的节奏和心情。”

  “她最接受不了的就是环境变化,连去钢城看我都是勉强。”

  李学武没在意顾宁的点头应许,替她说出了心里话。

  顾宁又觉得他多事多嘴,自己都已经含糊过去了,他又给自己拉下水。

  “这家里的摆件,一草一木,都是她决定和设计的。”

  李学武伸手按住了顾宁怼过来的拳头,笑着讲道:“如果不去当医生,我觉得她还能去做设计师。”

  “总能发现生活的美。”

  付采凝看向丁凤霞问道:“您也喜欢养花吧?”

  “以前还行,可我是急脾气。”丁凤霞笑着解释道:“小宁没出阁前同她嫂子喜欢侍弄花草,我是不伸手的,嫌麻烦。”

  “没想到您还是这样的性格。”付采凝意外地讲道:“我以为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心都细呢。”

  “学武是这样的,总能面面俱到。”丁凤霞夸奖自己的姑爷没有一点压力,看着小两口讲道:“小宁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也没后悔当初将她交给学武照顾。”

  “现在儿女都有了,两个人又都事业有成,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付采凝笑着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姝今年上幼儿园了?”

  “去年就上了,在她妈妈单位的幼儿园,离家里很近。”

  李学武介绍道:“李姝倒是懂事,也省心,自己张罗着要去。”

  “有点小,如果可以,还是在家里多养两年。”

  付采凝微微叹气道:“我也是瞎操心,不凡也快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雅婷照顾不过来的。”

  “如果是厂里的幼儿园,我知道的还可以,老师很负责。”

  李学武介绍道:“从前年开始,我们集团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兴建了全新的办公楼。”

  “不仅将教育体系从原本的市属体系中剥离出来,还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教育等制度。”

  “我听雅婷说了,真的很好。”付采凝认真地讲道:“如果没有了尊师重道,我真不敢想象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学到什么知识。”

  这话她只敢在这说,也只敢当着他们说,出去了就不会认了。

  李学武能感受到她的感情和热忱,是对当前年轻人学习的担忧。

  同样的,也是对祖国的未来,对人才凋零和断档的忧虑。

  为什么她要赞许红星钢铁集团在教育体系上的作为,这是一种形势和政策下的主动争取,是对下一代充分负责的态度。

  至少从现在看,红星厂未来几十年内不会缺少发展所需的人才了,更不会让厂职工的子女失去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能从联合学校毕业,除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选择,还有诸多联合工业企业抢着要人。

  社会招录工作基本上已经停滞了,连厂职工子女都安排不过来,还有哪些企业会在社会上招录工人。

  但对于技术工人的招录指标并没有做调整,甚至要增加。

  “听说你出力颇多?”

  付采凝看着他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这份付出和努力不会背弃于你。”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

  李学武端起红酒杯示意了两人,微微摇头解释道:“只是当时集团正面临技术和人事变革,很大一批工人要重新配岗,为了减少工人的担忧和子女教育的焦虑,这才有了建设联合学校的想法。”

  “也是没想到,联合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项目也越做越大。”

  他是这么解释,可付采凝和丁凤霞都没怎么相信。

  你想吧,李学武参与主持了这个项目,他会允许项目边做边谋划吗?

  现在的结果就是当初李学武设定的目标,只是执行力度的差距。

  “你有没有想过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付采凝问出了心里话,看着他讲道:“我认为你留在内地难有发展空间,即便你现在已经是红星钢铁集团领导了。”

  “如果你能来港城,我愿意推荐你到华润集团工作。”

  她很认真地强调道:“可能比不了你现在的级别,但待遇和机遇一定能让你尽情地施展才华。”

  丁凤霞和顾宁都没想到,付采凝会提出这个问题。

  她们是没想到付采凝会如此欣赏和认可李学武,并且给了一个去港城发展的机会。

  以前大家当然不会认为港城能比内地好多少。但是随着大学习活动的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奔赴港城生活,也让这种差距和对比愈加的明显了起来。

  “如果你想来港城,我可以做主,安排小宁和孩子们也来。”

  付采凝继续讲道:“以小宁的技术,在任何一家医院都有立锥之地,孩子们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她说完后便看着李学武,想听听他的回答。

  顾宁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同母亲一样看向了李学武。

  丁凤霞没有说话的原因很简单,这是姑爷的选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作为长辈的越是不能干预太多。

  她也相信李学武有智慧和思维来决定这一问题。

  “要去港城我早就去了,不会等到现在。”

  李学武很认真也很坦然地看着付采凝讲道:“说才华,我有的只不过是适者生存的能力,说机遇,我现在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先进。”

  “如果说待遇,在我看来,我和顾宁都不是贪图享受之人,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

  他微微点头讲道:“或许正因为离不开这片土地,我才选择了继续坚守,等待凛冬过去的那一天。”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相信百花齐放,万物复苏,会有更多的机遇等待我去发现和尝试。”

  丁凤霞并不觉姑爷的回答有多么的完美,她更看重这份坦诚和诚恳的态度。

  连凛冬都说出来了,她当然相信姑爷说的都是心里话。

  在当前的形势下,有人出现迷茫的心态是很正常的。

  就连她自己,也会有怀疑和迷茫,但日子不还得一天天的过嘛。

  真如付采凝所说,去港城发展,她相信以姑爷的能力一样能照顾好闺女。

  但是,她会为小两口感到遗憾,是对祖国失望的遗憾。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她更希望李学武和顾宁能留在内地发展,这样她才有机会看看他们,看看孩子。

  港城虽好,可也不是故土。

  看付采凝一家的状况就知道了,就算他们飞的再远,不还是像风筝一样总得飞回来嘛。

  家乡的羁绊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同样的道理,谁都无法割舍自己的亲情。

  “这是你的想法,小宁呢?”

  付采凝并没有被拒绝的恼怒,只是很平常地看向顾宁。

  而顾宁的回答并没有给她增添意外,依旧是她想的那样。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顾宁端起面前的酒杯想要尝一口,可还是放下了。

  连自家收藏的红酒她都不想喝,更别提异乡的水了。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

  付采凝点点头,说道:“我劝过雅婷,她也不想去港城生活。”

  “只是夫妻两个这种状态,长此以往难免要出现问题的。”

  她有些叹气地讲道:“我这做婆婆的能为她想的,能为她做的只有这些了。”

  丁凤霞微微皱眉,嘴里的话却是没有说出口。

  就连顾宁都觉察出了她话里的意味深长,就更别提李学武了。

  让韩建昆开车送走了付采凝,李学武回来时二丫正带着孩子们去洗澡,刚刚他们是在客厅吃的饭。

  餐厅里的谈话丝毫没有影响到家里的生活,甚至他们都没有在意餐厅里谈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丁凤霞坐在沙发上,微笑着看孩子们玩闹着,姐弟俩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等二丫带着孩子们去了卫生间,赵雅萍也回了房间,丁凤霞这才看向回来的姑爷问道:“是不是港城出了什么事?”

  “您是说姬卫东吗?”

  李学武走到沙发这边,坐在了丈母娘的对面,微微点头说道:“或许吧,也许是付姨误会了。”

  “这种事当亲妈的能误会?”

  丁凤霞微微皱眉讲道:“你拒绝她是对的,我是很不赞成他们现在做的那些工作,只是不好说。”

  “呵呵,没什么不好说的,我的意见跟您是一致的。”

  李学武笑着附和了丈母娘的话,道:“花花世界再繁华,也终有极限,从零开始才有更多可能。”

  “怪不得她要撺掇你去港城。”丁凤霞越想越翻白眼,哼声道:“你要真答应了她,那下一步她就要给她儿媳妇做工作了。”

  “可能吧,毕竟是当奶奶的,也想同孙子团圆。”

  李学武理解地讲道:“只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姬卫东那边还是有想法,有主意的,应该不会出问题。”

  他给丈母娘解释了姬卫东的身份,以及他在港城的工作。

  “出淤泥哪有不染的。”

  丁凤霞嘀咕道:“她儿媳妇倒是个聪明人,懂得进退取舍。”

梦想岛中文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