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26章 无题

  应天,早朝。

  朱元璋也按照计划,对外公布了凤阳皇城案最新进展。

  朝堂之上他大发雷霆,表示此事一定会追究到底,所有涉案人员一律夷三族。

  群臣也都无比震惊,盗卖皇城建材?

  实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那些人太大胆了。

  要知道大明才立国三年,皇帝正励精图治想要开创盛世,你们就敢这么干。

  这完全是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哪怕是最古板的人,都能理解皇帝的愤怒。

  不过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夷三族,这牵连的人是不是太广了?

  当即就有人试图劝谏。

  朱元璋的反应自不用提,所有劝谏的人一律罢官问罪。

  这一下在没有人说话了。

  反倒是有些人瞅了瞅李善长,跳出来弹劾。

  赵彦君等人都是他举荐的…

  听到有人弹劾李善长,朝中不少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他们。

  李善长只是不屑的瞥了几人一眼,然后就主动站出来请罪。

  果不其然,朱元璋冷冷的道:“刘伯温、宋濂…”

  他接连点了十几个朝中大员的名字:

  “这些人皆是李善长举荐出仕,尔等是不是想连他们也一起弹劾?”

  这一下弹劾李善长的人开始流汗了,之前他们是真没想那么多。

  朱元璋这么一数他们才知道,朝中能数得上号的大员,过半都能和李善长扯上瓜葛。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但后悔也晚了,接着朱元璋就要将他们全部罢免问罪。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李善长竟然出面为他们求情。

  “他们弹劾我也是依规矩而行,若问他们的罪,恐会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秉公执法。”

  朱元璋叹道:“百室豁达如此,咱心甚慰啊。”

  于是就训斥了那几个官吏一番,让他们回去思过。

  朝廷确有类似的制度,谁举荐的人犯了罪,作为举荐人也要受连带责任。

  只不过李善长的身份太特殊,这条规则对他不适用。

  之后朱元璋又安抚了李善长几句,并当众表示刘伯温已经查清楚了,此事李善长并不知情云云。

  这个表态完全在情理之中,大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善长心里也松了口气,说起来此事他确实不知情。

  他只知道那些人克扣工匠钱粮,并不知道盗卖建材的事情。

  刚才骤然听闻此事,也是吓的一身冷汗,心中将赵彦君等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有人弹劾他也早有心理准备。

  换成以前谁敢弹劾他,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现在接连出事,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才会主动替那些人讲情。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都为他的宽宏态度感到佩服。

  但也正因为这么一闹,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之事。

  这事儿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下朝后,盗卖皇城建材案就快速传遍应天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毕竟事情涉及到皇家,大家自然喜欢谈论几句。

  至于夷三族…反正杀的又不是我,和我有啥关系,吃瓜吃瓜。

  马钰自然也知道了朝堂发生的事情,对于朱元璋的处置办法他并不奇怪。

  因为按照律法,买卖皇城建材确实是夷三族的大罪,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这一波是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确实是血流成河。

  在内线的通风报信下,毛骧顺利完成了对万宝全的抓捕。

  同时也知道了万通的结局。

  得知万通主动求死,毛骧颇为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被自己鄙视的人,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对于万通的选择,也变得理解起来。

  一方面是效忠的主人,一方面是自己的子女,左右为难啊。

  他做出这个选择,也实属无奈。

  于是他让人将万通的尸体保存好,准备还给他的家人,也算是叶落归根吧。

  之后他先去码头见了耿天璧:“耿将军,集结可以动用的军队,明日一早入城查抄钦犯。”

  然后毛骧又去见了吴桢。

  广州湾水战在只持续了一个半时辰不到就结束。

  主要是被困在水湾里的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见突围无望就开始投降。

  吴桢命人统计战果。

  共计俘获倭寇两千四百余人,张士诚余孽一万三千余人。

  倭寇首领藤原秀太自杀,孙运忠也想自杀,只是被部下给绑了投降。

  此站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不过己方的损伤也出乎了他的意料,占尽天时地利,竟然也战死四千多人。

  吴桢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倭寇果然悍勇。”

  最后综合统计,双方共有一万多人死在这一战,伤者不计其数。

  港湾的海水为之赤红。

  不过吴桢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派人对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进行审问,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情报。

  倭寇行踪隐秘,问了一遍也没能掌握剩下那两千余人的具体动向。

  不过吴桢也不失望,主力都已经被消灭,剩下两千余人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反倒是张士诚余孽那边,审问出了很多关键情报。

  陆续逃到海上的张士诚余孽,共有十一万左右。

  其中三万多人,逃到了南洋各国谋生。

  剩下八万多人,则跟随孙运忠落草为寇。

  孙运忠在南海占据了很多小岛,那些非战斗人员,目前就被安置在小岛上。

  拿到了海图之后,吴桢就开始计划,明日就派人去将那些人全部抓回来。

  就在他谋划着怎么去海岛抓人的时候,毛骧过来拜见。

  虽然很不喜欢锦衣卫,但吴桢也知道,经此一事毛骧肯定会升官,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于是就亲自接见。

  见面后毛骧就是一通恭维:“一战灭倭寇和张士诚余孽,靖海侯果大明柱石也。”

  吴桢客气的道:“多亏了陛下运筹帷幄和毛百户的计策,否则本帅岂能立下此等大功。”

  接着两人又互相恭维了一番,毛骧才道明来意:

  “这是钦犯名单,有些恰在靖海侯辖区,还需您派兵围剿。”

  看到这份名单,吴桢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全都是泉州有名的海商,很多与他也算是认识。

  关键是,如果真按照这份名单拿人,恐怕泉州又要遭受一次破坏。

  难怪要动用军队去抓人,这是怕牵连的人太多,有人造反啊。

  本来他还想亲自带人,去南海抓捕张士诚余孽,现在看来是去不了了。

  毕竟泉州那边更加重要。

  于是他就将此事交给了副将,自己则回泉州坐镇。

  至于俘虏,那自然是押送应天献捷。

  港口发生兵乱,自然是瞒不住人的,广州城内人心惶惶。

  不过好在城防军和衙门应对及时,倒也没有生出太大的乱子。

  普通人只能躲在家里,祈祷明军能挡得住敌军,广州城不要被攻破。

  有关系的则开始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有船只停靠在港口的人家,更是担忧不已,生怕自家的船没了。

  不过他们打听来打听去,也就只知道是倭寇和张士诚余孽想要洗劫港口,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这让他们更加担忧,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还不等他们派人继续打探,耿天璧就带着三千大军接管了城门。

  然后在锦衣卫的带领下,开始抄家。

  此举在此震惊全城,这是要做什么?

  就在这时,布政使沈叔同派出差役四处张贴布告,将事情原委告知百姓。

  得知万家偷买皇城建材,事情败露后竟然想勾结倭寇和张士诚余孽,洗劫广州城。

  现在明军正在查抄万家同党,大家不用担心。

  顺便也将昨日的战果告诉了大家。

  百姓们顿时就愤怒了,纷纷怒骂万家不得好死。

  对于明军一战全歼贼寇,那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换成以前,肯定会有人怀疑,是不是朝廷缺钱了,找借口杀猪。

  但万家新宅院很多人都去过,当时大家都在惊叹,某些建筑雕刻特别精巧,不是一般的工匠手笔。

  而且前段时间他们家就开始变卖资产,采购商船和物资。

  将这一切都联系起来,顿时就说的通了。

  原来不是商船出事了,是想逃跑啊。

  和万家没有什么牵扯的,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争夺他们家留下的份额了。

  而和万家有瓜葛的,则开始担忧自家会不会受到牵连。

  但担忧也没用,该来的还是会来。

  毛骧圈定了十七户人家,其中只有两户是参与了皇城建材盗卖案。

  其余十五户都是他们的亲属。

  夷三族是父、母、妻三族,古代讲究门当户对,豪强大户的联姻对象也基本都是豪门大户。

  这十七户可以说,将广州城豪强的半边天给打破了。

  沈叔同对此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么多大户被抄家灭族,确实会破坏广州城的繁荣。

  但将这么多大户打掉,以后他这个布政使的话将会更管用。

  所以总体上来说,他是支持朝廷这次行动的,也给予了配合。

  否则毛骧的行动不可能那么顺利。

  当然,被牵连抄家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他们纷纷痛骂连累他们的人,然后想办法求饶。

  可惜根本就没用。

  锦衣卫带着军队直接冲进去抄家,但凡敢反抗的当场斩杀。

  一日之间,广州十七户豪族被灭。

  抓捕的案犯超过三千人,缴获的钱财无法计数。

  其他豪族瑟瑟发抖,生怕被牵连进去。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还真有两户豪族被牵连。

  原因是在查抄其中一家豪族的时候,在他家后院发现了几名阉人。

  一番拷问下来,那家人什么都招了。

  说起来东南豪族使用阉人也是有历史的。

  元朝朝廷除了收税什么都不管,关键他们采取的还是包税制。

  地方豪族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土皇帝。

  他们家大业大,就想玩点花活,比如花钱购买幼童阉割。

  既可以用来伺候女主人,又可以满足男主人某些特殊癖好。

  大明建立后,他们明知道时代变了,却依然难舍特殊癖好,继续在家里豢养阉人。

  结果这次就被抓了。

  非但如此,他们还供出了另外两家使用阉人的豪族。

  这同样是死罪,毛骧哪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即派人缉拿。

  同时也借此机会大索全城,一时间广州城人心惶惶。

  直到这时候沈叔同才终于坐不住,出来和毛骧交涉。

  毛骧这会儿还保持这理智,知道大索全城对当地破坏太大。

  这么干得罪当地官吏是小,万一逼的当地豪强造反就麻烦了。

  所以见沈叔同亲自出面,也见好就收。

  另一边,得知倭寇和张士诚余孽大部被灭,早就接到朱元璋手谕的廖永忠,也展开了军事行动。

  他的目标是岭南地区的豪强,主要是坞堡。

  锦衣卫给他的名单上,足足有六十一家。

  “陈家堡,南宋时期迁徙至此,靠着家族帮助迅速站稳脚跟。”

  “元朝中期获得当地包税权,又以抵御蛮夷侵扰为名,获准建立坞堡。”

  “目前陈氏拥有族人八百余人,另有奴仆打手五百余人。”

  “控制着坞堡周围三个村子,拥有土地一万余亩…”

  “根据调查,他们的坞堡内可动用的青壮超过四百,人人拥有兵器,部分人拥有甲具的弓弩。”

  “坞堡内部有水井,囤积有大量粮草,可坚守半年之久。”

  “如果提前准备,再将部分佃户撤入坞堡,动员男女老少,可战斗人员超过三千。”

  “但要动他们,最大的阻碍不是坞堡本身,而是陈氏家族,他们的势力太大了。”

  “其分支遍布全国,拥有族人数十万。”

  听着手下的汇报,廖永忠却毫无惧色:

  “不论他们是谁,只要违反了大明律,一律严惩不贷。”

  “陈氏势大是吗?那正好,这次将他们在岭南的势力连根拔起。”

  他的部下还想再劝:“将军三思啊。”

  廖永忠冷哼一声,暂定截铁的道:

  “勿要多言,依照计划行事即可,有什么后果我一力承担。”

  小明王都能在我的船上失足落水,还怕你陈氏?

  他的部下见此也知道劝不动,只能调集军队,按照名单进行清剿。

梦想岛中文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