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章 养肥了再杀

  姜大邺从香港回来后,这两天都在开车在城里闲逛。

  他要为自己以后奔驰大卖场,找一个好点的地方。

  但是他找来找去,都没有一个合适的。

  就算是有好点的门面,那租金贵得吓人,如果卖车铁定亏,租金便宜的就又太偏僻了。

  思来想去后,姜大邺觉得老是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应该另辟思路去经营。

  他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这个事情需要有专人去完成。

  因为国内政策的原因,进口车的关税特别高昂,尤其像奔驰这样的大排量汽车。

  能够买得起奔驰的,一般都是私人企业主,或者是跨国行政和商业机构。

  这这些人全国分布很不均匀,如果不是富人圈子或者是相关熟悉的人,是很难找到他们的。

  所以开设店铺卖车,现阶段只能是针对一些普通的老百姓阶层。

  他想到了安利,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直销。

  国内现在应该还没有或者很少奔驰的专营店,这就给了他一个空子钻。

  他现在是国内正式得到奔驰官方授权的省区总代理,更可能是中国区唯一的地区代理。

  这样的操作余地就很大了。

  他可以在全国内,招聘人脉比较广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做二级代理。

  这样就很凸显优势了,至少在销售方面不需有太多担心了。

  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富人和官方的圈子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启航商贸现在的业务主要是经营汽车类产品,本身就是具有高端气质的大宗商品,不管是消费层次还是终端利润都远不是其他类产品可以企及的。

  奔驰的产品运用也非常广泛,遍及医院,消防,客运,货运,商务和私人等等业务。

  最最关键的就是,这一类商品在这个时代向来比较稀少,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价格也不透明。

  这里面的价格操作空间也就非常大了。

  这个时代的信息网络都非常落后,又没有太多的参照比较,致使浑水摸鱼的环境就这样形成了。

  以上的种种好处,换作是精明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富二代,特别是官二代都对这类产品更是纷纷趋之若鹜。

  经营如此高端类的产品,面子里子都有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姜大邺能够想出如此共赢的方案,也真的是难能可贵。

  如果这个策划方案能够实施下去,对启航商贸公司的好处不言而喻。

  第一。前期不需要自己到处开店铺,只要自己在每一个省会级城市弄一个大一点的仓库和汽车售后维护中心就可以了。

  甚至以上可以两者二合为一,这样就省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第二。通过这样的广告效应,可以把启航商贸公司的名头打出去。

  毕竟,能够做奔驰总代理的公司肯定来头不小。

  以后各种各样的业务,都会接踵而至,甚至一些其他汽车品牌也可以进行混合搭售。

  第三。通过这种代理模式,可以很快掌握全国富豪的基本资料,能很快建立富人圈中的基本人脉关系。

  通过这样的辐射模式,几年之后,像这样富人村的生态模式,对周洪宇事业是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种直销模式比较简单,但是能在这个时代想出这个方法,那说明姜大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

  姜大邺让马特先辞掉他现在的工作,然后去羊城找一个废弃的工厂或者找一个比较大型的烂尾楼改装成一个汽车存储仓库和维修中心的综合体建筑。

  具体怎么改装?

  还是先找到这种建筑再说吧。

  接下来几天时间姜大邺去了奔驰驻香港办事处了解其经营运作,又和他们洽谈了汽车维修中心的员工培训,维修器械购买,银行保险合作等各方面内容。

  姜大邺这些天可是忙的跟狗一样,他得先把基本框架建立起来,虽然说不是专业人士,但基本的运作流程还是能够理解的。

  如果他这个出资人,大老板都不去管这些事情,那以后下面的员工随便找些事情忽悠自己,那可就真正的笑话了。

  毕竟新组建的公司,从头到尾,能够捞油水地方实在太多了。

  如果是小搞小闹那倒不是问题,关键这次投资最起码都是以千万级别起步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维修器械,估摸着最少也要千元起价。

  姜大邺这些天也是明白了创业的艰辛,开公司不仅仅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各种关节疏通,企业的运转,人才招聘、运用,公司产品的宣传推广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他决定用一个最省时省力的办法解决这种问题。

  挖人或招聘职业经理人。

  唐文基,奔驰香港企划部部长。

  自从毕业以后,他就开始在奔驰公司上班,从一个最基层的卖车的经纪人,花了20年时间,才做到公司的副总经理。

  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因为自己的一个手下,不小心招惹了香港一个超级大富豪的公子,加上被同行挤兑,导致他也被牵连,被降了一级。

  现在也是快奔五的人了,眼看自己攀上高峰的机会很渺茫了,所以他就有了跳槽的打算。

  恰巧,姜大邺对他伸出了橄榄枝,他了解其状况之后也是很爽快的同意了。

  他俩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唐文基是从基层起家,又在企划部做了两年,对创办汽车销售公司那是门清得很,更加何况是同一个品牌。

  姜大邺允诺他在内地做奔驰公司的总经理。

  100万港币的年薪,如果三年内把公司做到井井有条,至少不亏本(除去一切开销,至少要把每年的代理费要赚回来),就给他5%的股权。

  姜大邺还把自己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分析和战略布局,通通跟唐文基做了交代。

  他还把公司现阶段的销售策略拿出来一起参考,修正。

  唐文基都忍不住对姜大邺的这些奇思妙想点赞。

  他拍胸脯保证,绝对不会辜负姜大邺对他的期望。

  为免以后节外生枝,唐文基也表示亲自会去找奔驰总公司协调跟进总代理授权的事情。

  毕竟在奔驰旗下工作了20年,多少还是有些人脉的,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忙完了这些最令他头痛的事情后,准备休息一段时间。

  可是明报集团的赵总编又找上门来了,总共来了三个人。

  姜大邺也不想跟他们再多的废话,那纯粹是浪费时间,他把自己条件提了出来。

  第一。他可以让明报继续把小说斗破苍穹继续刊登连载,但是每天不能超过5000字。

  第二。明年1月1日之前,他的小说斗破苍穹繁体版书本,必须要发行。

  第三。除了印刷费用,自己承担之外,其他的发行成本由明报集团负担。

  第四。之前的广告费用,全部返还给他。

  第五。明确斗破苍穹的版权归属于姜大邺。

  赵总编也没有想到,姜大邺这么果决,还没开始谈判呢,就把条件定死了。

  他只好跑到外面,打电话跟总部联系,如果同意的话就签字。

  他觉着姜大邺条件并不让人为难。

  一刻钟后,姜大邺便收到赵总编的回复。

  明报集团答应他的所有条件,现在可以去总部签约。

  他们几人是开着车来的,姜大邺带着他的那些小说原稿,便跟随他们一起到了明报集团总部。

  这一次合作,双方都是共赢,明报集团根本就没有吃大亏,就是花费的人手多一些而已。

  所以签约现场的气氛是和谐,融洽的。

  合约签订完以后,姜大邺被赵总编带到一个小型接待室,他们要详谈一些印刷成本,小说封面,小说版纸的选择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

  一个小时之后,姜大邺走出接待室。

  由于在来之前都有了充分的准备,两方人接洽非常顺利。

  劳动人才市场的中介公司打来电话,告诉他,杜囯盈已经找到了,并且留了对方的一个电话,可以先让他联系下。

  姜大邺感觉这个中介公司还是非常靠谱的,贵是贵了一些,但是效率也还是蛮高的。

  他按照留下来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响了一声后就会有人接了。

  “喂,您好!”

  “我是杜囯盈的一个朋友,能叫他来接个电话吗?”

  电话那头估计是个销售部,里面的声音很嘈杂。

  过了大概一分多钟,话筒里面就传出了声音。

  “您好,请问您是?”

  “您好,我是姜大邺,现在在鹏城,听一个熟人介绍,说你很有本事,我想聘请你过来当我们公司的销售经理。”

  姜大邺的话语中的诚恳意味十足。

  双方都互不相识,这个态度很重要。

  话筒里面没有传来声音,估计在思考。

  “姜老板,我这样称呼你可以吗?”

  “没有问题。”姜大邺回道。

  “我去你们那边是没问题的,但是我现在这里的工作怎么办?”

  杜囯盈很担心去了以后又被放鸽子,到时候里外两头都不是人,自己又得重新去找工作。

  姜大邺对这样的事情也很了然,他很有耐心的回答道。

  “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打5000块给你,这样足够证明我的诚心了吧。”

  杜囯盈听到这个数字,瞬间就不淡定了,这可是相当于他将近一年的收入啊。

  既然这个老板,这么大方,这么识趣,自己太过矫情就不太好了,他立马回道。

  “姜老板,您看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需要准备点什么吗?”

  姜大邺对杜囯盈态度的立马转变大为赞赏。

  这是一个销售人员的必备素质。

  “给你一个礼拜收拾的时间,够不够?”

  “完全没问题,老板。”

  之后,两个人又把见面的地址和通讯号码做了一番沟通。

  一个营销界的天才,一个科技领域的黑马,两两结合,也不知道以后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咱们拭目以待。

梦想岛中文    无限升级科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