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69章 那罗延

  送别了伏陀,众人各自散去。

  大野昞向侯胜北保证,咱们陇右汉子最重承诺,等那罗延回来,就安排一次宴饮,届时来馆驿邀约。

  侯胜北表示先行谢过。

  待告别了众人之后,既然来到了城西,建章宫旧地不可不游。

  大汉建章宫周回二十余里,相当于一座城池,有千门万户之称。

  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

  其西则商中,数十里虎圈。

  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

  其北治大池,因其极广,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山,以象沧海神山。

  有玉堂宫,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

  有骀荡宫,言其景物舒缓荡漾。

  有枍诣宫,言其美木繁荣茂盛。

  有馺娑宫,言其极大,馺娑者,马行疾驰之貌。

  有天梁宫,言其极高,天梁者,梁柱已达天际。

  有奇华宫,内陈四海、夷狄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

  其余鼓簧宫、奇宝宫、疏圃殿、鸣变殿、铜柱殿、函德殿等,并饲巨象、天雀、狮子、宫马于其中。

  台室环列十二金色仙人,舒掌托奉铜盘玉杯,承接云表甘露。

  可惜曾经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鳌阙宫苑,尽数毁于新莽战火,如今连残垣断壁都未曾剩下。后人只能凭吊故址,遥想当年的盛况美景。

  腊月寒风瑟瑟,更添悲凉之情。

  而曾经的建章宫骑,羽林卫的前身,对大汉忠心耿耿的孤儿们,也已散去不见踪影。

  侯胜北冷笑一声,自己可不曾经就是一名羽林郎么?

  要是现在有人问对至尊的忠诚还剩余几分的话,回答就是这声冷笑了吧。

  说起来这长安城也是多灾多难,董卓烧毁洛阳,迁都不过五年又遭兵灾,成为了废墟。

  晋愍帝司马邺、前赵刘曜、前秦苻健、后秦姚苌定都于此,百年间好不容易开创了形制。

  刘裕北伐,昙花一现。

  赫连勃勃趁虚而入,把长安作为了南都。

  之后关中无主,直到孝武帝元修西迁,宇文泰奉其建立西魏,长安城才重新有了王气。

  不知什么时候,此地又会遭遇下一次的兵灾呢。(^_^)

  北周天子既然回到了长安,使节赶在年前得到了召见。

  侯胜北只是一介随员,没有资格入宫觐见。

  听袁泌回来说,北周天子很年轻,比他还要小两岁,坐在御座上姿势很端正,谈吐稳重有威严。

  袁泌递上了国书,无他,主要是表达问候与通好之意。

  献上了礼品,这次是黄柑、甘蔗之类的水果,听说前朝还有送孔雀和大象的先例。

  北周天子表示感谢,重申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回赠了盐和毡。

  侯胜北不甚理解,本朝靠海,完全是不缺盐的,北周回赠这个物事作甚。

  听了袁泌解释才知道,此乃展示国力的一种委婉方式。

  以前北魏回赠刘宋,就是各种类型的盐,如白盐、黑盐、赤盐、胡盐等,以显示掌握了多个产盐的所在。

  拓跋佛狸可真是既会做文章,又善于玩花样。

  北周无疑也学到了这个方法,看来不能以没有文化的胡人视之。

  嗯,这次是蜀地的井盐。

  北周是想告诉我们,蜀地已在他们的牢牢掌握之中呢。(^_^)

  侯胜北继续问道:”那毡又是代表甚么意思呢?”

  袁泌没好气地回答道:”毡就是毡了,大概是怕我们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喏,拿去盖吧。”

  长安的冬天确实寒冷,雪花飘起,寒风刺骨。

  此时当食一碗热腾腾的羊羹暖身暖胃。

  侯胜北来到集市,东逛逛西走走,看了几家店肆的商品,有卖蔬果的、有卖布匹的、有卖器物的、还有一家卖胭脂水粉的,不过只看,什么都没买。

  最后来到集市中的一家食铺,这家店以细供没忽羊羹闻名,食客众多。(注1)

  这个名字拗口的细供没忽羊羹是把羊肉切得细碎、加入葱韭等佐料炖制而成,乳白色的汤羹香气扑鼻。

  店家端上一盘小麦胡饼,侯胜北取了一张饼,撕成小块,泡入汤中。

  待汤汁浸润胡饼,捞起食用,麦香糅合鲜香,入口酥软即化。

  一口肉、一口汤下去,浑身立刻暖了起来。

  难怪这家店大受长安城的老饕们欢迎,门庭若市。

  他吃得意犹未尽,又点上一盘白切羊肉,叫上一壶酒喝了起来。

  吃饱喝足,走出食铺。

  由于羊肉腥膻,餐后需饮茶一解。

  侯胜北来到了附近的一座茶寮。(注2)

  名为“江南居”。

  茶寮是由茶摊发展而来,集饮茶、歇脚、住宿为一体的设施。

  北朝本来鄙视饮茶,称为酪奴。不过随着与汉人的文化融合,几十年上百年下来,饮茶的风俗慢慢也普及起来。

  像长安这样天下有数的大城,茶寮更是不愁没有生意。

  有的是周边居民,好友相聚,泡上一壶茶闲聊消磨时光。

  有的是南朝人士,愿意花几个钱,饮上一壶茶解解乡愁。

  有的则是西域胡人,主食吃了香喷喷的烤羊肉,口干买一杯茶饮下,觉得竟似比蒲桃酒更能解去腥膻油腻,于是也逐渐爱上了饮茶。

  加上来打尖住宿的行脚商人,江南居这样的茶寮,久而久之就成了客流密集,人员复杂的场所。

  所以侯胜北走进店里的时候,一点都不起眼。

  进店之前,他先看了看门口的悬帜,见是和往日一般斜插着,便迈步走了进去。

  经营茶寮的主人是位三十左右的汉人女子,姓潘,不是什么天姿国色的美人,长得清秀而已。

  她引侯胜北到了一张空桌,轻叩两下桌面,笑问:“侯公子今日想饮什么茶?”

  侯胜北道:”吃多了羊肉,泡一壶慢火粗茶解腻即可。“

  待茶端上来,他慢慢喝完,径自回了馆驿。

  看似很正常的一天。

  就在侯胜北点了茶之后,潘氏叫来使唤僮仆:“今日想吃些冬葵,去买一些来。你知道平素我爱吃哪一家的菜,叮嘱店主人,务必好好拣选今日才进货的嫩菜。”

  下人按吩咐,前去经常购买蔬果的店铺,买了新鲜蔬菜回来。

  晚间关店之后,潘氏煮了买来的冬葵吃了。

  看似很正常的一天。

  而那家蔬果店铺的主人,当江南居的下人来买冬葵之后,使人看着门面招呼客人,自己绕到店后堆放货物,通常人所不至之处。

  在靠近市墙的某個角落,在一堆蔬菜货品中仔细寻找,捡到了一个纸团。

  “护纳宪言,起用独孤,善待勋功。”

  店铺主人不知道是谁丢的,什么时候丢的这个纸团。

  侯胜北也不认识那家蔬果店铺的主人,不知道谁会来此,捡起这个纸团。

  不紧急的情报,丢在蔬果铺的货堆,再去江南居点一壶慢火粗茶,毛喜是这么嘱咐的。

  萨保就是太师、大冢宰、晋公宇文护的佛名,稍一打听就知晓了。

  宪是指齐国公宇文宪,毛喜看了一定明白。

  嗯,用词需简洁。

  至于那个进言齐国公宇文宪起用独孤善的年轻人,是叫做阿敏?

  此人并不重要。(^_^)

  长安城的雪花很快掩盖了发生过的一切。

  陈天嘉五年、周保定四年、齐河清三年,正月初一。

  并州同样是大雪纷飞,而且下了数旬的雪,所积深厚,马不能行。

  达奚武的三万兵马久等不至。

  普六茹忠率领下的北周军弃马,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冲下,离晋阳城只有二里多路。

  北齐诸将都想迎击,段韶却力排众议。

  步卒力势自当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

  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风寒惨烈,齐主登北城,齐军悉其精锐,鼓噪而出列阵,盔甲鲜明,军容甚整。

  突厥震骇,引兵上西山不肯战,责怪普六茹忠道:“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见突厥欺软怕硬的本性暴露,退缩不前,众皆失色。

  普六茹忠激励其子并诸将道:“事势在天,无以众寡为意。”

  于是率亲随七百人步战,迎敌数万北齐军。

  死者十之四五,大败而还。

  一战失利,只得班师撤退。

  突厥军见普六茹忠败退,也迅速北还,沿途纵兵大掠。

  自晋阳至平城七百余里,人畜无孑遗。

  突厥还至陉岭,冻滑乃辅氈以度,胡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

  比至长城,马死且尽,截槊杖以归。

  段韶率骑兵追击,不敢过分逼近,只是尾随突厥军后,直至出塞才返回。

  由于没能夺回被掠的人口,被斛律光嘲笑道:“段婆善作送女客。”

  此时达奚武方至平阳,不知道普六茹忠已然败退。

  斛律光与之书信,打了个比方:“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

  达奚武得书,心知已经失去时机,亦撤兵回师。

  斛律光追击,直入周境,获二千余口而还。

  周帝宇文邕遣使,迎劳普六茹忠于夏州。

  及至京师,厚加宴赐。

  侯胜北就是在这时候,第一次见到了那罗延。(注3)

  -----------------

  “凯旋个屁!”

  那罗延把酒樽往案桌上一砸,酒洒了一片,蹬开桌子站了起来。

  大野昞以接风慰劳,洗去征尘的名义邀他前来相聚,席间说起这次战事的话题,却触到了那罗延的痛处。

  侯胜北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位左右十二开府大将军之一,随国公普六茹忠的长子。

  只见他体貌多奇,身长七尺八寸,却是身长腿短。额上有五根肉柱入顶门,下颌如龙颔突出。美须髯,口如四字,声若钏鼓。

  “太师说这是个胜仗,不过是为了他自己颜面好看。我家的七百精锐部曲死了一多半!”

  那罗延吼道:“我的两个亲卫也战死了,他们跟了我快十年!”

  “开府权袭庆被北齐军围了百余重,力战矢尽,便以短兵接战。最后刀矛皆折,力竭脱胄掷地,大骂贼何不来斫头。齐人一拥而上乱刀乱枪齐下,我眼睁睁看着他战死的!”

  “就是因为达奚武这厮迟迟不至之故。此人自诩天下健儿,我呸!之前迎司马消难,就胆怯不敢进,这次又是如此!”

  那罗延踢着桌案,继续发泄情绪:“突厥这帮狗杂种,抢钱抢丁壮女子如狼似虎,看到北齐军阵形坚固,吓得就不敢战了!十万骑兵,他们可是有十万骑兵,居然都会害怕!”

  “汉书有云,匈奴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突厥也是一样。”

  “咦?”

  那罗延诧异,这才注意到作陪的侯胜北:“大野昞,是你请的客人?”

  “不止是我的客人,还是伏陀的朋友,特意让我介绍给你认识的。”

  侯胜北不慌不忙,站起身来拱手通报姓名。

  “哦,你就是伽罗说的那个南人啊。听说伏陀和你一见如故,强练还预言什么青龙白虎不该相见,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说的究竟是谁。”(^_^)

  那罗延毫不客气地问道:“你刚才说得倒是有些道理,南朝人士,也知军阵之事吗?”

  他在长安见多了江陵文人,听多了其父攻克安陆、奇袭擒获柳仲礼;半日陷落汝南、斩杀萧纶的战绩,早就形成了南人软弱不能战的印象。

  侯胜北经过毛喜指点,加上和伏陀、大野昞打交道下来,了解这帮关陇权贵子弟的性格大多直爽不羁,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倒未必真有什么恶意。

  和他们打交道,不能用和文人礼让客气的那一套,否则平白就被看轻了。

  侯胜北微笑道:“我朝的军事如何,普六茹兄不妨去问问贵国的贺若敦。”

  “贺若敦?他儿子贺若弼和我关系倒是不错,他怎么了?”

  “三年前贺若敦率军在湘洲与我朝相争,请问结果如何?不才区区当时也是军中一将,倒是略知一二。”

  那罗延被顶了回来,不怒反喜:“原来你也是带过兵的行伍中人,怪不得说话有骨气,和那帮子文人完全不同。贺若敦那场仗,一万人回来只剩三千多,原来是被你打败的。”

  “不敢当。”

  侯胜北心中又是骄傲又有些酸楚:“彼时我朝率军的,先是太尉侯瑱。他因病故去之后,由我父侯安都继任主帅。”

  “原来如此。我们北周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只要输得不憋屈,败给好汉并不寒碜。”

  那罗延举杯道:“敬你父一杯,能打败贺若敦,想必是位良将。”

  侯胜北举杯一饮而尽,惨然一笑:“可惜先父却被皇帝以骄横跋扈之罪赐死了。”

  那罗延和大野昞都吃了一惊,他们都是武人,心中大生同情:“当兵打仗是刀头上舔血的买卖,哪能像朝堂之上雍容礼让。跋扈一点又怎么了,哪个统兵的将帅没有点霸气?”

  两人心想,怪不得伏陀和此人一见如故,原来还有同病相怜的这层缘故。

  却不知侯胜北这套说辞,则是三分真实七分演技了。

  现在他几乎可以确定陈顼、毛喜为什么选他,那条没有说出口的原因。

  从北周的角度看来,一个父亲被赐死的人,心中难免对朝廷怀有怨气,自然不会愿意为朝廷卖命出力。

  进一步言之,甚至是北周可以拉拢的对象。

  这利用人心弱点、思维盲区的陷阱,正是毛喜善用的手法。

  侯胜北的经历背景,天然成为了一层保护色。

  可惜,阿父教导我凡事但依本心,你们虽然是真心与我交往,只能对不住了。

  我如今是周旋于北朝权贵后代、江陵名流雅士之间的那条卧虎!

  侯胜北默默想道。

  就听那罗延问道:“既为军中汉子,可能骑马射箭?”

  “骑射乃是武人本份,怎能不会。”

  “好!如今春意盎然,来日去城外跑马,踏青射猎去!”

  侯胜北十分自然地回答道:“好的。”

  -----------------

地名对照夏州:今靖边县北白城子

梦想岛中文    相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