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也真。
有时候这世间的事儿,还真就是论迹不论心。
徐青来白云洞之前的无尽岁月里,寻找混元祖师求学的人多了去了。
仙人神圣,凡人妖灵,或是精心算计,或是物有偶然,但最后真正得到祖师指点的却屈指可数。
可今日才一会儿的功夫,祖师见过的求学者就超过了十指之数。
外人组团前来找他求学虽不常见,可也算不上稀奇,但奇就奇在这些求学者竟个个都是身具功德清气,比玄门正宗还要正上三分的‘仙葩’。
在这特殊的时间段里,却有这么一群异类现世,饶是见多识广的祖师也不由纳罕。
这场面莫说大劫之世,就是天地清平时,他也没见过!
九尾灵狐,九命玄猫,五德之禽,赤尾灵猴.
这些异类本就难以驯服,你要说养这些异类的是个精通教化之法,德智体美样样具备的人族圣贤或是高功僧道,祖师也不会感觉惊讶。
但你一泡粪土,怎么就真培养出这么多仙葩来?
更别提还是在这人心不平,浊世当道的时候了。
祖师瞧着一脸虔诚,想要拜师学艺的徐青,到底还是给了对方一次机会。
不是看在这小子有多虔诚的份上,也不是看对方顺眼,祖师纯粹是想找个有趣儿的事消遣。
再有就是对方身上所透露的功德根底属实未来可期。
但可惜的是这小子心思偏居一隅,虽站在那里,却总有一种戒备,似是始终独立于外,反而阻碍了心性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得见大道前,身心皆开阔的通透感。
以至于祖师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那股子脱缰野马一般,在满是高墙的围城里乱窜的感觉。
也就是通天路断,围城里内外不通,无人知晓城内景象,不然任谁看到这一匹野马,都得把他控制起来,绝不会任其野蛮生长。
大千世界,四梵天界。
脱缰的尸怪头一次脱离俗世人间,来到了另一处光怪陆离的地界。
徐青眼之所及,天穹倒悬,琉璃为地。
虚空之中,零星浮岛错落如棋盘。
而徐青所立之处则似岛非岛,他试图连接地脉,却并未产生任何地气感应,可偏偏周围又有琉璃玛瑙一般透明放光的晶树茁壮生长。
那些宝树的枝干透若珊瑚,叶脉流淌萤火,风过时簌簌坠玉屑,触地化青烟,继而氤氲成霓虹溪涧,铺成星河通路,人脚踩而过,则有波纹流光荡漾,如梦似幻。
偶有鹤唳从远处传来,徐青抬头远望,却是三五只玄鹤掠波而过,振翅间翎羽抖落金粉,落地即成月见昙花,转瞬开谢。
徐青拍了拍脸颊,总觉得自个是误服了滇南的菌菇,不然怎会来到如此不真实的地界?
在距离徐青七八步远近的地方,骑乘神牛的孩童正在打量眼前四处观望的青年。
“原来是众妙归真,灵光顿彻之人,难怪能教出那许多仙葩。”
祖师恍然之余,笑语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人倒是好福运。”
身下老牛听到祖师言语,不禁疑惑道:“这不就是一旁门怪类,祖师怎会称呼他为人?”
红衣孩童笑而不语,他现出身形,乘着神牛便来到那青年跟前。
“那后生小子,你在寻我么?”
神神叨叨,又是敬香,又是诵念请神咒的徐青终于露出惊喜之色。
“原来是仙童当面,晚辈徐青,是来拜师学艺的,敢问此间主人可在?”
红衣孩童心中无奈,这些困于世俗,不曾超脱的求学者,眼界终究是狭隘了些。
“此间是无主之地,无有主人,你若是想要拜师学艺.这里除我之外,却是再无旁人。”
徐青瞬间醒悟过来。
是了!神明无相,不拘于形骸,所谓皮囊在神圣眼里也不过是浮云一缕,不足为道。
想通此间关节,徐青当即以师礼拜谒。
在徐青眼里,能创出如意宝册,且让天帝都敬让三分的人物,绝不会是普通仙神。
这一路走来,徐青深知跟脚靠山对一介野修意味着什么,就好像当初袁公盗取天书,若不是那白猿的师父是九天玄女,天帝绝不会轻描淡写的让袁公看守天书作为惩戒。
看守天书,看似惩戒,实则等同于送给了袁公一个修习天书的机会。
如今猫仙堂影响力越来越大,保生庙的建设也到了紧要关头,徐青几乎可以预料得见,只要哪一天通天路开启,玉宇澄清,他的仙堂怕不是第一个就得被人盯上。
在世俗,他或许还能凭借自家实力顾得仙堂周全,可一旦冲破这层壁障,后果便难预料了。
红衣孩童见徐青拜师果断,心里愈发觉得有趣。
“你且说说为何要寻我拜师学艺?”
徐青抬起头,将自己身为掌教,想要寻求护道之法,维护仙堂的事如实道出。
红衣孩童目光闪动。
这人倒是和那玄猫有些相似,不过却没那猫心思纯净。
红衣孩童踱步上前,再次发问:“我孩童之躯,如何能为你师?你就不怕拜错了地方?”
徐青拱手道:“神明本无相,晚辈素来听闻为仙为圣为佛者,千面千相,若追其根源,皆婴儿也。”
“譬如大成文圣,亦称作儒童菩萨。文圣徒孙亦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前辈莫说是孩童模样,便是婴孩当面,晚辈也愿奉为尊师。”
红衣孩童注视徐青良久,方才开口回应:
“汝非仙非神非鬼,亦非人;汝修仙修神修鬼,更修人。”
“我做不得你师,不过你既然来到这里,就证明你与我有些缘法,你且说说,想要学些什么.”
本打算开口学习天罡法的徐青忽然改口道:“学生愚钝,敢问老师,那几非几修可有玄奥?”
红衣孩童这下倒真多出了几分认可,眼前青年虽然修行路子甚广,心思也不如一,但好在为人聪颖,颇有慧根。
祖师微微一笑道:“没甚玄奥,你本身是人,也是异类,只是被知见障暂时遮了眼,若能认清己身,则立时明心见性,终不为三障所迷。”
徐青心中一凛,听到异类二字,他便明白对方看穿了他的跟脚,可他心中反而愈发困惑。
“我如何能既是异类又是人?”
他分明是一具僵尸,便是道一句死人那也只是玩笑话。
为尸怪者,早已脱离了人的范畴,活人死人都不再与之相关。
这些尸说里有述,养尸经里有讲,无论正道邪道还是芸芸众生,也都这么认为。
可他怎么就突然又成人了呢?
祖师看着徐青,语气平和道:
“人无心则死,灯无芯则灭。”
“但心在人中,灯在心中,人心不死,则灯就不灭。”
“你心未死,人又怎会死去?”
祖师笑道:“此人非彼人,人之道,可不是一具躯壳就可以说的清楚。”
徐青心头一震,仿佛醍醐灌顶一般,许多无法言说的道理都显露出来,恰似一朝顿悟。
三才之道,人居其中。
天、地、人此三者并立,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此处之‘人’,原并非指的血肉之躯,也不是什么僵尸之躯,而是作为与天、地并驾齐驱的一种根本性的力量与法则。
因此,祖师口中所言之人,实为宇宙根本,它上承天道之规律,下接地道之厚德,是贯通天地、调和万物的关键所在。
是以,人道即‘真道’,乃是复归于朴的本性。
道门追求返璞归真,那所谓的真即是人最初始、最本真的状态,也是人道的本来面目。
徐青心中通路顿开,他下意识说道:
“人神鬼变,三法齐修,一心见性,可见大道”
此时徐青虽然还未修得天罡法,但却感觉此行已然不虚。
红衣孩童难得点头,可见是真认可了徐青。
“你可有想学的神通?”
见徐青沉吟,祖师言道:“我这里有术门之道;有流门之道;也有静门、动门之道;除此外,尚且有躲三灾之法,有诸般变化之术,你想学哪般?”
徐青总觉得这词儿耳熟,这些不都是旁门左道之术么?
“学生只想学那天罡三十六般神通,旁个却是不想学。”
祖师挑眉:“那天罡法虽厉害,可却只是神通,并非修行之道,凡修道者几人不为长生?你修那天罡法,恰似问道于盲,终是竹篮打水,化作一场空处。”
徐青觉得这位祖师一定是没见过像他这般出挑的僵尸,他一个僵尸要长生有什么用?
那东西最不值钱了!
“学生半死不活,能修多少神通就是多少神通,若是要长生,那和暑热添衣,饱腹吃饭也没分别,属实是多此一举。”
祖师恍然回神,差点又忘了,这是个茅坑里的顽石得道,风味与他以往见过的顽石全然不同,哪能以常理论之?
只是说来可笑,有些顽石一心长生,有些却视之如敝履,一正一反,却是让人感叹其中无常变化。
红衣孩童不知想起了什么,径自发出一吁叹,随后再次问道:“也罢,不过我有言在先,那天罡法不易学也不易精,断不可贪得数多,不然到头来修了个四不像,岂不是还要来怪我?”
眼瞅着被看穿心思,徐青立马收回想学三十六门神通的话头,改口道:
“那学生就学十二般神通,所谓天有十二辰,地有十二子,此正合一纪仙缘数,不多不少,却是正合天地变化。”
接下来,徐青就按排除法,把仙堂众人所学过的二十四门神通一一排除,单剩下了十二门神通留给祖师发挥。
祖师伸手想去摸戒尺,却还是忍住了。
这小子跟那顽猴、白猿一般,原也不是个憨实货色。
天外无日月,徐青不知呆了多久,只知时间如窗间过马,转眼即逝。
等回过神时,他已知悉‘补天浴日、移星换斗、回天返日、胎化易形等十二门天罡神通修习之法。
徐青再次以师礼参拜,
“学生愚钝,幸得师父教导,如此厚恩,学生必当铭记于心。”
祖师瞥了眼徐青,立时划清界限道:“我和你哪来的厚恩?那天罡法原也不是单传你一人。你也莫说什么铭记不铭记,只要你此去不将我说出,我便当你是报恩了。”
说到此,祖师似是想起了什么,他脸色忽然冷下道:
“你莫不往心里去,要是让我知道,你打着我的旗号,惹是生非,四处招惹祸端,我却必定不会轻饶于你!”
“你可记下了?”
徐青听着这词儿,愈发觉得耳熟,这不是他收弟子,教学生时爱说的话吗,没曾想转头来却用到了自个身上。
“老师之言,学生铭记于心,莫不敢忘。”
红衣孩童轻笑道:“我可不是你老师。”
徐青摇头:“一日为师也是师,老师可以不认弟子,但弟子却不能不认老师。”
祖师面无异色,也不再反驳,只是伸手一抬,周围场景便开始扭曲变化。
徐青眼看快要脱离出去,遂急忙问道:“学生还未请问老师尊讳?”
“名者,造化之尘垢;相者,真常之幻影。圣人无名,神人无功,你又何须问我根底?”
“无名无功,是为混元”徐青瞬间了然,他所学之师,果然是如意宝册的主人,也就是袁公口中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混元祖师。
可惜袁公先拜得九天玄女为师,后遇见的混元祖师。
九天玄女是祖师学生,论辈分袁公便该是祖师的徒孙。
徐青阴差阳错的,却是高了那白毛猴子一个辈分。
白云洞内,天机隐遁。
此时镌刻天书的墙壁彻底化为平常,却是天罡法高于地煞,只能学得一次,一旦有人学去,则天机不再。
徐青回过神来,环顾四周,却发现子时刚过,那天外数日,在白云洞里也不过是一盏茶长短。
一旁,眼看天书彻底不见,赤尾猴上前安慰道:
“掌教不必灰心,咱都是自家人,等改日掌教得空,俺就把那天罡法说与掌教”
徐青瞧着如刚开始安慰对方一样,安慰自己的赤尾猴,忍不住挑眉道:
“你怎知我就学不得天罡法?我身为掌教,不过是想让你们先行参悟,这盏茶功夫里,我已然学得余下神通,凑够了那三十六天罡数。”
赤尾猴掰起手指头一算,大伙加起来总共才学来二十四门,资质最好,最得祖师器重的青卿娘娘也才学得九门。
掌教却独自一人学了余下十二门?
赤尾猴心中感慨万分。
要不然人能当掌教呢,它学的神通加一块,却也只赶得上掌教的零头!
请:m.llskw.org